学术投稿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于广娜;任占军;李莉;张艳蕉

关键词:长春西汀, 奥扎格雷钠, 进展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血流变
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164例进展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长春西汀,疗程均为2 w。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散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CD62p表达和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 w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 w时观察组PDW、MPV、血小板黏附性和CD62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6%)显著优于对照组(76.83%)(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制血小板活化,值得临床推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银杏叶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对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 D-D)水平以及血小板( PLT)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以及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注射液,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两组 Fib、D-D及PLT计数,分析肿瘤转移程度与血浆 Fib、D-D水平及 PLT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改善率为72.58%(45/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45%(31/58);无效率为8.06%(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9%(12/58)(均 P<0.05)。观察组的稳定率为19.35%(12/62),与对照组的25.86%(1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Fib(3.71±0.33)g/L,D-D(281.24±32.32)μg/L,PLT(300.92±19.83)×109/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83±0.48)g/L,(523.46±60.39)μg/L,(360.71±30.24)×109/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8±0.26)g/L,(396.57±49.29)μg/L,(340.78±18.26)×109/L(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可知,肿瘤转移程度与血浆 Fib、D-D 水平以及 PLT 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5,0.864,0.893;P=0.002,0.000,0.000)。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较好地改善老年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效果较好。

    作者:苏雷;胡玲;刘妙玲;史鸿云;张峰;臧爱民;宋子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诊发现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口服,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白昼、夜晚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值,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 h 胰岛素(INS)、OGTT 2 h血糖。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8例、29例完成6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2 h PG、FINS、2 h INS、ISI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胰岛素抵抗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白昼及夜间SBP、DBP控制较好,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老年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腹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1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 S组行右侧SGB后麻醉诱导,C组直接诱导。于颈内静脉置管后即刻(基础状态,T0)、术后4 h (T1)、24 h(T2)和48 h(T3)采集颈内静脉血,ELISA 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于术前和T1、T2和T3时点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C 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 IL-1β、IL-6和TNF-α下降,IL-10升高(P<0.05)。 S 组术后各时点 MMSE 评分均高于 C 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诊断人数均低于 C 组(P<0.05)。结论 SGB 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作者:刘勇军;徐名开;林毓政;张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EA.hy926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苦荞麦总黄酮作用于高浓度软脂酸刺激下的EA.hy926细胞,RT-PCR技术检测Bcl-2 mRNA 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Bcl-2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苦荞麦总黄酮组与二甲双胍组细胞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苦荞麦总黄酮组与二甲双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苦荞麦总黄酮可以促进EA.hy926细胞 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凋亡的作用。

    作者:柳春;杨雪峰;张瑞鹏;赵丹玉;王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雷帕霉素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FN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小剂量雷帕霉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大鼠,观察雷帕霉素对DN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雷帕霉素干预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干预组予雷帕霉素1 mg· kg-1· 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 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及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糖、Ccr、24 h 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系膜基质扩张指数、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TGF-β1、F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TGF-β1、FN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作者:李琳琳;郑祥雄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参数值;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期与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55例,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血管形成指数(VI)。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组的超声血管参数PSV、PI、RI值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VI值显著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P<0.05);②子宫内膜癌组的VI值在Ⅰ期与Ⅱ期、Ⅱ期与Ⅲ期分别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子宫内膜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RI和VI值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为临床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提供了一种相对准确的新手段。

    作者:李华;王丽;王忠鑫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质粒与结直肠癌细胞剂量和时间的相关性

    目的:构建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质粒,探讨不同浓度和时间点的 survivin-siRNA 重组腺病毒质粒 pBAsi-survivin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pBAsi-survivin,按浓度梯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 nmol/L 6个浓度梯度分别转染SW480,并检测适浓度下转染12、24、36、48、60、72 h 6个时间梯度,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 的表达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 蛋白的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结直肠癌SW480细胞对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 pBA-si-survivin有浓度依赖性,浓度在100 nmol/L时survivin mRNA表达抑制率39.01%,蛋白表达抑制率为47.8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5.1±1.0)%;在转染48 h后转染效率高, survivin mRNA 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19%、68.24%,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7.0±2.7)%。结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对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pBAsi-survivin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BAsi-survivin浓度100 nmol/L是体外抑制结直肠癌 SW480细胞的适宜浓度,转染48 h效率高。

    作者:李日恒;张爱民;宋艳敏;赵立华;李娟;张娜;张涛;陈治;吴建飞;谢天浩;安宇亮;程树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髓鞘碱性蛋白( MBP)水平变化,探讨微创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1例和内科治疗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血清 MBP水平,取40名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分析。结果①微创术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10 d血清 M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1),手术组在第5、10天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脑出血患者第1、5、10天血清MBP含量均与当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成正相关。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后血清MBP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

    作者:赵修敏;杨健军;吕涌涛;秦敬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开胸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3岁,体重47~76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左旋卡尼汀预处理组( L组)。在麻醉诱导后,L组从颈内静脉输注左旋卡尼汀20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时取血样,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并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 组术后血清 MDA、cTnI浓度和 CK-MB 活性降低,SOD 活性升高(P<0.05),术中心肌缺血、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可产生心肌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涂杰;张炳东;梁东科;韦秋英;李涛;何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单节段组行颈椎单节段椎体斜行切除减压术治疗,双节段组行颈椎双节段椎体斜行减压术治疗。利用三维运动检测系统比较术前与术后运动中性区( NZ)及运动范围( ROM)的变化,比较两类术式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类手术术后与术前相比C3/4、C4/5、C5/6三个节段的屈曲、侧弯及旋转 ROM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P<0.05);颈4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 ROM 整体增加3.1%、11.1%和11.6%, NZ增加了7%、10%和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4及颈5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ROM整体增加29.3%、33.5%及35.9%,NZ增加了7.9%、11.1%及10.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节段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均能增加颈椎各个方向的活动度,而且单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后椎体稳定性优于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与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运用 Cochrane图书馆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 Meta 分析。结果12个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系统评价,均为Jadad评分<3分的低质量研究,共1290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5个红花注射液与常规治疗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6,95% CI(0.10,0.22),P<0.00001〕;5个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7,95% CI(0.11,0.23),P<0.00001〕;1个红花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03,95% CI(-0.11,0.17),P=0.64〕;1个红花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8,95% CI (0.08,0.29),P=0.0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对5个研究的分析显示,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25,95% CI(-1.36,-1.15),P<0.00001〕。研究中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相对安全。结论现有有限证据显示,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等对照药物比较,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纳入文献研究方法学质量低,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大,因此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需要更多设计合理的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杨阿莉;崔寒尽;唐涛;杨期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传统敬老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养老的借鉴

    伴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养老的物质保障方面已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但精神养老却往往被忽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为避免老年人因精神空虚而带来各种身心疾病,精神养老必将成为当今社会养老的重点环节。

    作者:马可;张丽华;张健明;曾瑞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肾病(EDN)的关系。方法测定94例T2DM患者和32例健康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应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计算IMA指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及体重指数(BMI),并依据UMAER将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及合并早期肾病组(EDN组)。结果 T2DM患者BMI、血清IMA、IMA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DN组患者的BMI、IMA、IMA指数均高于SDM组患者;单因素简单相关显示,IMA与BMI、UMAER呈显著正相关(r=0.256、0.408,均P<0.01),而IMA指数仅与UMAER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结论 IMA增高,尤其是IMA指数增高与T2DM早期肾病的发病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肾小管内皮损伤所致的氧化应激所致。

    作者:孙华;郭玉珊;翟羽佳;郑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探讨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预防放疗中分别采取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 IMRT)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辅助放疗的患者,分别针对术后瘤床应用eclipse10.0计划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调强及旋转调强计划,均给予50 Gy/2 Gy处方剂量,在保证计划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三种计划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 RapidArc及IMRT计划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均匀性显著高于3D-CRT(P<0.01),RapidArc计划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稍高于IMRT(P<0.05);其肺V5明显高于3D-CRT(P<0.01),而肺V10及肺V20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肺V5高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心脏V30及V40明显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心脏V30低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食管及脊髓的平均受照剂量低于3D-CRT(P<0.05);其余数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的术后辅助放疗,无论是IMRT技术还是RapidArc技术,其靶区剂量分布均优于3D-CRT技术,同时可以减低大部分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RapidArc技术和IMRT技术相比,后者在肺组织的保护上更具优势,前者在靶区适形性及心脏的保护上更具优势。

    作者:宋宇哲;杨旭;李长远;石硙岩;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在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中按性别、年龄分层随机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人群。收集空腹血糖、踝臂指数等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等相关资料。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踝臂指数异常的影响。结果终对5184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空腹血糖正常3446(66.47%)例,空腹血糖受损1109(21.39%)例,糖尿病629(12.13%)例,其踝臂指数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50%、4.1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后,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踝臂指数异常的风险分别是理想血糖组的2.05倍(95%CI 1.37~3.06)和2.92倍(95%CI 1.94~4.40)。结论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都是 AB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早期检测空腹血糖,从而能够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及早进行干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

    作者:林黎明;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农村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 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235例农村地区老年T2DM患者,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5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 MS组,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平均年龄、性别、SBP、DBP、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性高于非MS组患者(P<0.01);MS组FPG、1、2 h的餐后血糖、FINS及胰岛素抵抗(HOMA)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β细胞功能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5)、HDL-C显著性低于非 MS组(P<0.01);MS组UA、hs-CRP、HbA1c、FCP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UA、TC、TG、LDL-C、HDL-C为危险因素。结论与非MS组相比,合并MS的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BMI、UA相对较高,脂质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汪茂荣;姚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持续吸氧环境对大鼠肺气肿的作用

    目的:观察持续吸氧环境对治疗大鼠肺气肿的疗效。方法于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并烟雾暴露,建立肺气肿大鼠模型5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对照组在常温通风状态下饲养,每天辅以6 h的吸氧治疗;实验组每天均在氧疗环境状态下饲养。于4 w后观察2组大鼠血气和肺泡形态计量学改变情况。结果4 w后,实验组大鼠的血气和肺泡形态计量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且对照组有4例大鼠死亡,而实验组仅有1例死亡。结论持续吸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气肿大鼠的病情,能够提高大鼠的生命力。

    作者:吕云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特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眼眶淋巴瘤患者的 CT与 MRI资料,20例患者均行磁共振T1WI、T2WI及T1WI增强压脂检查,8例行MR动态增强、3例行DWI检查,8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冠状位或(及)矢状位重建。结果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4例,共24眶病灶。病灶范围局限16眶,弥漫多发8眶;病灶位置主要分布于肌锥外区12眶、泪腺区7眶、肌锥内6眶、眶隔前区5眶;形态以结节状10眶、铸型9眶为主;界限清楚19眶,5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4眶 MR图像中,与大脑皮质相比,病灶以T1WI等信号22例、T2WI等信号20例为主,DWI示4眶病灶均呈等高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7/9眶、流入-流出型1/9眶,1/9眶病灶的不同感兴趣区分别呈平台型及流入-流出型。10眶患者CT图像中病灶均呈等密度,无骨质破坏。结论老年患者眼眶淋巴瘤的CT及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伟;董洋;陈宏海;曲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活动的改变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改变。方法收集该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 PD患者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MR 成像设备,对健康志愿者和PD患者均行 T1WI、T2WI 、FLAIR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经T1WI、T2WI、FLAIR发现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受试者排除本研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利用 SPM5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软件进行处理。局部一致性分析在 REST 软件上计算并获得脑活动局部一致性( ReHo)图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 Re-Ho 值增高的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右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双侧楔前叶;ReHo值减低的脑区为右侧额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嗅皮层、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距状皮层、左侧角回。结论 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异常的脑部神经活动,这些异常的脑部神经活动可能和 PD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相关。

    作者:王丰;李晓陵;曹丹娜;范越;曲冰;赵桂君;徐佐宇;张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