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鸣;胡晓燕;穆永旭;闫瑞强;李启明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 DM病程和WC是 DN 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作者:张翠萍;汤旭磊;刘慧慧;傅松波;杨洁;蔺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制老年人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方法采用惯性传感技术研制一套基于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三轴陀螺仪传感器的姿态测量系统,通过卡尔曼滤波进行数据融合,使该系统可以输出较高精度的姿态角数据。将受试者测试关节的近端环节固定,惯性传感器通过绑带固定在测试关节的远端环节上。惯性传感器在远端环节运动过程中与其做相同的运动,并记录下实时变化的三维角度值,即关节活动角度值。记录本体感觉测试常用方法———角度重建法中三维的目标角度、重建角度等数据。结果采用国际公认的本体感觉测试装置 BIODEX测试系统测试8名男性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结果与该测试系统获得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能够测试老年人各关节的三维本体感觉,尤其是可以测试小关节本体感觉,能方便携带到康复大厅、病房等场合,在老年人健康评估、康复进程监控、伤残评定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作者:李林;纪仲秋;龚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组织神经元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早老素(PS)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9月龄健康雄性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齐墩果酸组、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SAMR1小鼠作为正常组。齐墩果酸组给予齐墩果酸50 mg/kg(灌胃治疗),1次/d,连续灌胃4 w。安理申组给予等量安理申溶液(1.3 mg/kg)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 w后应用光镜检测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海马组织 APP和 PS1基因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海马DG区神经元发现,在形态学上,齐墩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有保护神经元细胞的趋势,且优于安理申组。 PT-PCR检测发现,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APP和PS1基因升高(P<0.05)。齐墩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APP与PS1基因表达量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理申组与模型组相比,APP和PS1基因表达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墩果酸可通过下调海马组织中APP及PS1基因的表达,抑制Aβ形成,保护神经元,进而起到防治AD的作用。
作者:张琳琳;张素玲;张玉莲;王凯;王雪研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D )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环节和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索TGF-β1在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中的表达和意义,旨在为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阳;郑柳明;韦英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感染菌群中,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在临床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中占据首位,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近年来,机械通气并发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PA-VAP)逐渐增多,其耐药率及耐药谱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对我院急诊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于文忠;黄式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网织红细胞分类(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等参数在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后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在患者化疗后监测骨髓造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乳腺科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房广泛切除或象限切除后,采用AT、CMF或FAC化疗方案,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第3、7、14、21、28天抽取外周血分别检测 RET、HFR、MFR和 IRF,观察各项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第3天外周血RET、HFR、MFR和IRF即出现降低,RET、HFR和MFR持续降低至第14天后开始升高,IRF持续降低至化疗后第7天,随后开始升高。外周血WBC从化疗后第3天持续低至第21天,随后逐渐缓慢升高。结论 RET、HFR、MFR、IRF各参数可以反映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和开始恢复情况,IRF升高较其他参数出现更早,是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林;张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的常见症状〔1〕。肺功能是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主要指标,然而临床上部分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与肺功能受限程度并不完全符合,研究表明这可能与患者存在的焦虑状态有关〔2〕。本文拟观察心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缓解作用。
作者:孙婧婷;唐颖;李晓丹;许力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观察帕金森病( PD)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局部一致性( ReHo)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针灸科诊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8例,针刺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标准(UPDRS)评分。利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MR成像设备,对 PD 患者针刺治疗前行 T1WI、T2WI、FLAIR 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针刺治疗后仅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T1WI、T2WI、FLAIR发现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受试者排除本研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利用SPM8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软件进行处理。ReHo分析在REST软件上计算并获得脑活动ReHo图像。对P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及ReHo图像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 PD患者针刺治疗后较治疗前UPDRS评分明显减低(P<0.01)。 PD 患者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eHo 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楔前叶;ReHo减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豆状核、右侧豆状核、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左侧尾状核。结论 P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在静息状态下脑部神经活动存在差异,这些不同的脑部神经活动区可能和针刺治疗后PD患者症状改善相关。
作者:王丰;李昂;李晓陵;于国强;曹丹娜;张秦宏;金弘;徐佐宇;张帆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不依赖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心脏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心脏收缩〔1〕/舒张功能障碍、射血分数降低、心肌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微血管病变、间质炎症、氧化应激及胞内钙稳态异常,并终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2〕。近年来,针对DCM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认为, DCM也伴随着基因表达改变。事实上,基因表达失调参与了DCM发病过程〔3〕,针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也愈发深入。其中, microRNA( miRNA)与DNA甲基化的发现使DCM基因调控的机制更为复杂。因此,针对miRNA和DNA甲基化的研究必将加深DCM发病机制的理解。
作者:郭鑫;杨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偏头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现有的药物治疗普遍存在毒副反应多、禁忌证多等问题〔1〕,本文就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老年偏痛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杨丽华;马春;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骨组织的力学强度下降,在遭受轻微外力或者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此类骨折的治疗,切开手术往往因老年人全身情况差、基础疾病多、骨质疏松内固定易失效而受到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严格卧床休息防止椎体塌陷、口服止痛药物、腰围保护等,但是卧床休息导致失用性骨质疏松,加速骨质脱钙,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微创技术,椎体成形术( VP)和后凸成形术( PKP)可起到迅速止痛和稳定脊柱力学结构的作用,打破恶性循环,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脊柱功能恢复。本文对比PKP和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遥伟;王树金;吴树华;孔丹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 a)水平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253例患者心脏瓣膜情况,分为瓣膜钙化组与非瓣膜钙化组;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按年龄分层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的差异;进行多元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瓣膜钙化组年龄与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值分别为0.002和0.018);按年龄分层后老年患者中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0.025),非老年患者两组间脂蛋白(a)未见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年龄与脂蛋白(a)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a)可能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健瑜;黄裕立;苏亮;许顶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测定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容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等值,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C反应蛋白为(8.82±4.21)mg/L(正常值0~6 mg/L),其中>6 mg/L 68例;<6 mg/L 2例;高通量患者AC、AMC、BMI、SF、 PA、25-( OH) VitD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通量患者TSF、Hb、Scr、BUN、Alb、TC、 TG、CRP、ALB、Β2-MG、AGEs、IL-6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通量患者Hb,Hct,Alb,BUN,Scr,TC,TG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患者,SF二者没有区别。 CRP与 Hb、Hct、Alb、TSF、AC、AMC、BMI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1;r=-0.367,P<0.01;r=-0.154,P<0.05),与 TC、TG 不相关。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作者:李述真;刘法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在临床预测和判断老年胃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中的评价。方法筛选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研究组内不同肿瘤侵犯深度、不同肿瘤分化等级以及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侵犯深度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肿瘤侵犯深度增加,患者FIB、AT-Ⅲ、PLT水平也呈现升高趋势(P<0.05);在肿瘤分期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FIB和 PLT也随着相应增长;在肿瘤转移方面,研究组发生转移与无转移患者同对照组比较 PT缩短(P<0.05),有转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FIB、AT-Ⅲ和PL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存在凝血指标、PLT计数异常,且与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或血行转移相关性较大,术前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老年胃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
作者:马伟达;王树生;金正贤;鲍乐峰;唐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1〕。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且易复发。本研究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低钾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其并发症横纹肌溶解症( RML)易发生延误诊断或漏诊,诊治不及时可能因代谢紊乱、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影响预后,严重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作者:余武;李敬会;徐剑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EGFP-Bach1,并检测其表达及对血红素氧化物(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ch1基因与质粒pBI-EGFP连接构成重组质粒,RT-PCR法检测重组载体及HO-1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TT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NheⅠ和 MluⅠ双酶切以及PCR表明重组质粒pBI-EGFP-Bach1构建成功;RT-PCR显示转染重组Bach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同时 HO-1的表达降低;MTT检测未转染组的IC50为0.15μg/ml,转染组的IC50为0.21μg/ml。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BI-EGFP-Bach1,转染后Bach1能够在SMMC-7721细胞中表达并抑制了HO-1;MTT验证重组质粒能提高癌细胞对长春新碱( VCR)敏感性。
作者:时英英;杨靖;时学秀;单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居家养老能降低照料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更能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本文综述了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时常用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结论。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全身器官会发生退化,由于下肢肌力和本体感觉逐渐变差,导致日常步行速度减慢,容易跌倒,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1〕。因此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方式来延缓老年人机体运动能力的退化,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还能减少生活医疗支出。研究显示〔2〕,通过有效的日常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本体感觉能力,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形式很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太极拳和健步走在改善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作用差异,得出一种更适合老年人改善本体感觉能力的运动形式。
作者:闫永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