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欢迎订阅《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关键词:订阅, 中国, 妇幼保健,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稿件, 预防医学会, 中文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一次性支付, 统计源期刊, 人民共和国, 更年期保健, 信息服务, 网络出版, 统一刊号, 适宜技术, 使用方式, 生殖健康, 社区服务, 人才培养
摘要:《中国妇幼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1001-4411,国内统一刊号:CN22-1127/R,大16开本。辟有改革管理、社区服务、母婴保健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调查研究、更年期保健、讲座、综述、人才培养、实验与基础研究、适宜技术等栏目。网上投稿电子信箱:zgfybj@sina.com/zgfybj0431@yahoo.com.cn。来稿需付稿件处理费,每篇20元,通过邮局寄至编辑部,切勿夹于稿件中。稿件刊用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份。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iNOS表达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β淀粉样蛋白( Aβ)后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方法21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在大鼠左侧海马定向注射凝聚态 Aβ1~40作为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为用药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 iNOS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iNOS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iNOS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毡内突触和突触小泡数量较对照组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用药组大鼠海马神经毡内突触和突触小泡数量较模型组增多,突触后致密物增厚。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Aβ诱导的大鼠海马iNOS的表达,对突触超微结构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小令;桂婷;黄涛波;吕诚;李耀斌;薛国勇;温蔚;石嘉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浆总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TAS)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收治的年龄>60岁EH患者(老年EH组)122例,收集基线资料(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血压及合并发症)并检测常规血生化指标(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及血糖),根据高血压分型将老年EH组进一步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亚组、全期型高血压(SDH)亚组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亚组,分析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TAS)、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内皮型NO合成酶( eNOS)水平,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不同时期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FMD)。同时选取130例>60岁非 EH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老年E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老年EH组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TAS、NO、eNOS及FMD水平降低,血浆ET、IMT水平升高,且ISH亚组的以上指标均劣于其余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老年EH患者血浆TAS水平与血浆ET水平(r=-0.512)、IMT(r=-0.647)呈负相关,与血浆NO(r=0.473)、eNOS水平(r=0.368)及FMD(r=0.604)呈正相关(P<0.05)。结论门诊老年EH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尤其在 ISH型中更显著,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过程,应加强此类患者的预防。

    作者:康国强;陈树强;林志鸿;蔺佩鸿;晋学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合并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效果

    一定比例的高血压患者伴随有抑郁、焦虑〔1〕,而对于这部分患者,其血压的升高常常控制不佳,其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在长期的病变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对于心脑血管的调节作用减弱〔2〕及与主动脉弓、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发生感受阈值的改变有关。合并有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绞痛、恶性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3〕。本研究探讨卡普托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有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作者:马晓英;赵晓玲;金明磊;马建华;杨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左甲状腺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钠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构建后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25~75μg/d,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片20~40 mg/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甲功五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甲功五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及血脂水平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斌;叶立英;洪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肺叶裂游离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肺叶裂游离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老年慢性脓胸患者,其中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患者42例(对照组),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肺叶裂游离的患者43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肺活量(VC)、每分钟大通气量( MMV)、肺总量(TLC)及功能残气量(FR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叶裂游离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能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

    作者:袁世璋;肖家荣;杜小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微波治疗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占泌尿门诊的25%~30%〔1,2〕,是常见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反复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还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亦常合并前列腺增生〔3,4〕。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是美洛昔康,近年来亦有报道称微波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5,6〕。本研究分析微波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NIH-CP-SI)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

    作者:陈胜辉;姚文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TRABE)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行TRABE治疗的86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后眼表改变情况分组,其中加重组24例,无变化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整术眼眼表改变情况,分析滤过泡面积、夹角眼部感觉改变情况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均 P<0.05)。随访6个月,薄壁滤过泡计56眼,厚壁滤过泡计30眼。术后患者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 FSS)评分、虎红染色( RBSS)评分、泪膜仪分级、对称指数( SRI)、不规则指数( SAI)均显著高于术前,潜在视力(PUV)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手术前后比较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变化组相比,加重组眼部感觉改变的患者滤过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均显著小于无变化组(均P<0.05)。根据 Spearman 法分析可知,上述指标均与滤过泡夹角呈显著负相关( r=-0.615,-0.589,-0.712,-0.698,P=0.000,0.002,0.000,0.000)。与无变化组比较,加重组有干涩感和有痒感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TRABE之后,恢复效果较好,但加重组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更小,因此应重视其滤过泡角度情况。

    作者:胡辅华;刘丽林;季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 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15 d。 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含量,制作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清IL-1β、TNF-α含量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后 VD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P<0.01),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埋线后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缓解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作者:唐中生;谢高宇;陆莹;陈波;张作涛;罗亚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VitalStim电刺激对老年人误吸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VitalStim电刺激疗法辅助治疗对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对其基础疾病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Intelect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工作站治疗;对照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仅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 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判断临床疗效。结果4 w治疗后,2组的 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误吸率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二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优于对照组20%(P<0.01)。结论运用Vital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减少误吸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成静;杜勤;曹爽;蔡文炜;陆平;陈谊;盛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海州香薷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海州香薷总黄酮(THE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 Langendorff离心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全心停灌处理方法,在K-H液平衡30 min后,全心停止灌流40 min,再灌注120 min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HES低、中、高剂量组,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用 TTC 染色法对心肌梗死面积进行测定,观察并测定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情况和再灌注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心率压力乘积(RPP)、冠脉流量(CF)、左心室内压力大开降速率(±dP/dtmax)呈现进行性降低,提示造模成功。 TFES 1、10、100μg/ml剂量组各复灌时间点RPP、CF、±dP/dtmax均明显高于I/R组(P<0.05);与I/R组相比,TFES 10、100μg/ml剂量组均能够明显提高心肌 Formazan含量(P<0.01);恢复灌流后30、60、90 min时间点TFES 1、10、100μg/ml剂量组中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明显低于 I/R组( P<0.01);在给予TFES 1、10、100μg/ml之后,CaCl2诱导的线粒体520 nm处吸光度降低被明显抑制,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ES能有效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对心脏的保护机制与抑制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作者:邱国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对比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与非CNSL(N-CNSL)患者脑脊液(CSF)中表达差异。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及自身前后比较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 CSF 中 SDF-1α表达。结果 CNSL 组 CSF 中 SD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CNSL组(P<0.05)及对照组(P<0.05),N-CNSL组高于对照组(P<0.05)。 CNSL组经治疗SDF-1α表达水平下调(P<0.05),而N-CNSL及对照组治疗后SDF-1α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F中SDF-1α表达与CNSL发生密切相关,SDF-1α高表达可能是CNSL发生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曲延章;王苏亮;韩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70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两组个体中的白细胞介素( IL)-17和人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比较两组个体中四个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 IL-17水平、Th17细胞、Th17/Treg和Treg细胞均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Th17细胞及Treg细胞可能通过调节其分泌的IL-17和TGF-β1水平从而在银屑病性关节炎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英;董砚奉;董汉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小板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特征是恶性变的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于树突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激发和控制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范围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免疫应答的起始细胞〔1,2〕,因此与其相关的蛋白,可能是促使骨髓瘤发生和发展的因子〔3〕。血清增殖诱导配体( APRI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血小板生成素(T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均为此类相关蛋白,骨髓瘤患者四种蛋白血清表达升高〔4~7〕,四者对病变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关注 A-PRIL、sICAM-1、TPO和VEGF在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王欢;陈曦;刘艳春;刘庆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抗凝认知、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及抗凝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50例(27.78%),栓塞6例(3.34%),抗凝认知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是患者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护者抗凝知识的指导,同时强调社会支持对患者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性,降低华法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屈清荣;凡中霞;李颖颖;郭亚男;乔晨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 BYHWD)对脊髓损伤( 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明确其发挥作用的佳给药浓度。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SCI模型组、假手术组和BYHWD 组,其中BYHWD 组根据给药剂量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亚组。采用自制击打器建立SCI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7、14、21、28 d观察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功能评分,观察大鼠SCI模型建立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大鼠麻醉清醒后,假手术组大鼠行走轻度异常,术后1 d完全恢复正常;SCI模型组大鼠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术后第1天 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到第21天,低剂量 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P>0.05);中、高剂量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SCI模型组( P<0.05)。结论 BYHWD对SC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佳给药浓度为中剂量组。

    作者:贺小平;董贤慧;赵静怡;徐倩;郝云涛;张梦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午睡状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午睡情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新发T2DM患者,年龄40~78岁。对照为同期住院非糖尿病(DM)患者,年龄与患者相同。以1∶1匹配。病例与对照各34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分级分析χ2检验计算出不同睡眠时长组与7 h/晚组的关系,采用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组OR值和95%CI。结果与睡眠7 h/晚组相比,全部研究对象中,夜睡≤5 h/晚组和>8 h/组与T2DM相关性强于其他组( OR≤5 h/晚=5.615,95%CI 1.689~18.665;OR>8 h/晚=2.387,95%CI:1.609~3.542),睡眠不足强于睡眠过长组。不午睡群体中,趋势与上述相同〔(OR≤5 h/晚=6.500,95%CI:1.127~37.484);(OR>8 h/晚=6.356,95%CI:1.749~23.098)〕。午睡群体中仅夜间睡眠>8 h/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R>8 h/晚=2.042,95%CI:1.336~3.119)。结论夜间睡眠时间过短(≤5/晚,6 h/晚)或过长(>8 h/晚)均可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夜间睡眠时长与T2DM发病呈U型关系,睡眠不足相对睡眠过长危害更大,不午睡群体这种趋势更明显;午睡群体,夜睡时间过长(>8 h/晚)增加T2DM发病风险,睡眠不足及正常者差异不明显。

    作者:李志强;奚悦;吴东妮;肖艳杰;马洪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推拿疗法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乳酸脱氢酶( LDH)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抗衰老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家兔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推拿治疗组各8只,模型对照组和推拿治疗组采用乙酰苯肼( APH)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家兔动物模型;推拿治疗组予以推拿治疗21 d,其余两组不予特殊处置。分别于治疗过程中的第7、14和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GSH-Px、LDH的含量。结果第7、14、21天推拿治疗组血清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 LD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结论推拿疗法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GSH-Px、LDH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王宇峰;丛德毓;高辉;楚云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