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0例分析

曹蕾;吴纪明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临床诊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疾病合并存在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2006~2008年来在市结核病防治所完成规则全疗程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控制水平有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病变范围广、痰菌涂阳率、空洞率高,其预后通常较差;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早期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能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127例.其中右肺上叶19例,右肺中叶12例,右肺下叶17例,右肺中下叶7例,左肺上叶44例,左肺下叶28例;对9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并同期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可靠、技术可行,安全、微创、恢复迅速,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施行肺叶切除的良性肺部疾病,但需要娴熟的内镜下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作者:陈宽冰;石文君;宣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pH、SaO2、PaO2、PaO2/FiO2等指标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aCO2,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耿新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8例原发型肺结核的CT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型肺结核的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68例原发型肺结核患者进行CT扫描,所有病例皆经临床诊断证实.结果 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 11例,单纯肺门增大者2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门增大者33例,合并肺内病灶21例,表现为典型的原发综合征者11例.结论 CT明显提高了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谭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RCT评价COPD剑鞘样气管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HR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je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剑鞘样气管指数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从129例经临床诊断为COPD并全部行HRCT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中,根据剑鞘样气管的评定标准,从中选出具有剑鞘样气管改变的患者30例.按照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其中0级患者5例,1级患者7例,2级患者8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4例.在PASC系统软件上测量其内冠状径、矢状径,计算出气管指数.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剑鞘样气管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是7.0~15.7 mm,均值为(11.8±2.2)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是17.2~25.4 mm,均值为(21.3±2.2)mm,气管指数范围是0.33~0.67,均值为0.56±0.10.剑鞘样气管指数与FEV1/FVC%呈正相关,(r=0.50,P<0.01)、与FEV1呈正相关(r=0.42,P<0.05),与患者临床严重度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5),与FVC、FRC、TLC、RV、RV/TLC无相关性.结论 HRCT可以精确测量其气管指数,可作为评估气流受限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刘勇彬;陈淮;曾庆思;陈利娜;李雯;郑劲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对3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93次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术中并发低氧32例次,术毕25例次更换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支持4 h~24 h,术后呼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围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成败至关重要.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脉麻醉与雾化吸入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与雾化吸入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行纤支镜检查的本院住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对照组性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情况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术前麻醉方式.

    作者:田雨;李杨;喻益勇;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利迭辅助治疗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都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及肺活量大呼气流速(FRF)、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利迭辅助治疗COPD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作者:王鹏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肺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的肺损伤.方法 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行分析.结果 10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2例,与年龄、肺部照射体积、照射剂量、联合化疗和肺部基础疾病有关.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老年患者随着照射体积和剂量增加、联合化疗和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会增加放射性的肺损伤.

    作者:宋永浩;夏炎春;周诚忠;夏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93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分析影响临床诊断正确率及肺活检术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93例患者中有90例得到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6.67%.病灶离胸膜距离≤5 cm和>5 cm的肺出血发生率分别是1.67%和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以气胸和肺出血为主,肺出血发生率随病灶离胸膜距离的增加而增高,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蒙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6份结核杆菌涂片与培养的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结核杆菌培养对诊断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改良罗氏(L-J)培养.结果 痰涂片阳性率为26.78%,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0.35%.结论 结核杆菌培养敏感性优于涂片法.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L-18和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血清IL-18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E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血清IL-18和Ig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期患者血IL-18与IgE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5,P<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l8和IgE表达水平增高,两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宋斌;许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近10年我院收治的2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29例病人男女比例为14:15,100%有淋巴结肿大,72.4%有发热,44.8%患者有咽痛、咳嗽等,超声发现脾肿大者占46.7%(7/15),肝功能异常者34.6%(9/26),白细胞降低者占39.3%(11/28),血沉增快者占59.1%(13/19),C反应蛋白升高者占66.7%(10/15),ANA阳性率9.1%(1/11),抗-EBV IgM阳性率3.3%(3/9),16例患者接受了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自行缓解,另有1例出院后复发而服用皮质激素、1例半年后诊断为成人斯提尔病、1例不除外合并结缔组织病.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赖淋巴结活检,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部分病人可自愈.

    作者:张利群;陈杭薇;王四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石家庄市2007年~2010年肺结核病人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初诊肺结核病患者4783例和随访肺结核病患者5709例痰标本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萋尼式染色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结果 对2007~2010年初诊的4783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的痰抗酸杆菌的检测,共检测涂阳806例,4年中平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6.85%,随访病人查痰总人数为5709,检出痰涂片阳性人数99,4年中平均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3%.结论 肺结核病人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监测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桦;马立新;张青剑;苏志敏;孙家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属于气流受限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应用NIPPV可挽救患者生命,无创正压通气已成为COPD的一线治疗手段,而家庭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的一种主要方法,本文对家庭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珍;刘艳芹;宋春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D133+肺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研究

    目的 收获CD133+肺腺癌细胞并评估其肿瘤干细胞特性.方法 从13例新鲜肺腺癌组织中收获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裸鼠成瘤实验等对比研究,观察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的差异.结果 13例中有10例发现CD13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高为13.12%,CD133+和CD133-细胞在侵袭性、致瘤能力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CD133在人肺腺癌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CD133+较CD133-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致瘤能力.

    作者:王树岗;曾志勇;杨胜生;林建生;袁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型H1N1流感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甲型H1N1流感是由A/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1].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本文选择2011年1~3月对襄阳市樊城区万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的留观发热病人和辖区居民两类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菌株分布及耐药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院住院肺结核病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住院肺结核病人498份痰标本做各种病原菌培养.结果 共培养出644份菌株.结核分枝杆菌190株,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是链霉素26.5%、异烟肼24.9%、利福平22.7%、乙胺丁醇10.3%.革兰阴性杆菌31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革兰阳性球菌34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真菌98株,耐药率高的依次是益康唑和氟康唑.结论 住院肺结核病人检出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多,真菌检出率也较高,结核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

    作者:陶波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水和血清ADA、TB-Ab-IgG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胸水/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TB-Ab-IgG)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和酶连续监测法对234例胸腔积液进行胸水/血清ADA和TB-Ab-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4例其胸水、血清中TB-Ab-IgG的阳性率分别为62.0%和70.1%,特异性分别为93.1%(56/60)和86.6%(52/60).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59.58±29.85)U/L和(15.31±7.36)U/L(P<0.01).以P-ADA>40 U/L做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86.4%;以P-ADA/S-ADA>1为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5.5%.结论 胸水和血清ADA、TB-Ab-IgG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与非结核性胸膜炎上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晓梅;钟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治疗组),并与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胸腔积液中总数和白细胞介素-16的意义

    目的 联合细胞技术检测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细胞总数和白细胞介素16(IL-16)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6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PE)和32例为恶性积液患者的胸水中的细胞总数和IL16的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的IL16水平.结果 恶性PE中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结核性PE(P<0.05),而结核性PE中巨噬细胞和间皮细胞明显高于恶性PE(P<0.05).胸腔积液中的IL-16在结核性PE中、高恶性PE(P=0.036),而外周血中的IL-16水平,结核性PE高于癌性PE(P=0.089).结论 恶性和结核性PE中细胞类型和IL-16表现出明显差别呈相关性,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作者:孙学智;郑春兰;朱琦;曾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