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倩;覃健;黄永全;罗兰英;施礼威;梁桂云;农清清;张志勇
残余肾功能(RRF)是指慢性肾衰竭患者到了终末期,肾脏仍然保留的部分肾功能.尽管这些残余的肾功能已经很少(少于正常功能的10%以下),甚至于不足以维持生命,但它对患者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清除,以及营养的维持和血压的控制仍有很大的作用[1].本文拟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RF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RRF分为有RRF组48例和无RRF组30例,诊断标准主要参照文献[2].无RRF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8 ~70[平均(44.86±17.19)]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4.52±1.53)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DM)肾病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多囊肾1例.
作者:李丽;郭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每年有150万~ 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16 ~ 219)/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58 ~142)/10万人口,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有70%为缺血性脑卒中[1].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显示[2,3],炎症反应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病理发展的始终,是导致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炎治疗能使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延长,为进一步康复治疗赢得宝贵时机.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免疫调节机制[4],该通路由迷走神经介导,能快速、持续地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或调节炎症反应,CAP的发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治疗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从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的关系、CAP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刘晓洁;梅志刚;王明智;曾永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1],其中2型糖尿病接近95%.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伴发病,发生率可达糖尿病患者的30% ~ 80%[2].肾脏为两者共同受累器官,尿微量蛋白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记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由蛋氨酸转化而来,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血清Hcy升高,可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增加而升高,为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3].胰激肽原酶可降解激肽原,激活纤溶酶原,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调整血压等作用.本研究探讨胰激肽原酶、VB12及叶酸三药联用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吕振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居家非正式照护者及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对750对照护者及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 居家非正式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上低于被照护的失能老人,也低于国内常模.其中两者都处于高水平满意度者20.5%,两者都处于低水平满意度者37.5%,两者不一致者42.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照护者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月收入、每天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老人的性别、失能程度、医保类型及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结论 照护者以及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值得关注,提高二者的生活满意度可以把两者作为整体进行干预.
作者:侯蔚蔚;王玉环;冯雅楠;刘素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胸痛三联征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是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起病急,可危及生命,常需要快捷、准确的做出诊断.由于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漏诊率较高.64排螺旋CT(64-MDCT)的高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使一次扫描覆盖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并清晰重建其血管影像成为可能,可以对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三种常见急性重症进行快速联合检查.本文采用64-MDCT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为快速准确有效的发现急性胸痛的病因及临床分类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金龙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相比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期更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1],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肯定,但应用于老年患者目前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评价分析我院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荫浩;吴翔;陆齐;张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白藜芦醇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功能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四动脉前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缺血后再灌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的变化;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白藜芦醇或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DTC),识别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白藜芦醇对脑缺血MMP-9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 脑缺血/再灌诱导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增加(P<0.05).PDTC能一定程度的抑制缺血后MMP-9基因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NF-κB核易位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MMP-9依赖NF-κB通路的蛋白水平增加,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9的功能,继而阻断MMP-9激活介导的胞外基质降解及海马脑区损伤.
作者:朱佳蕾;邓夏珩;高丽;顾昊;沈伟;郭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现今腹腔镜已被应用于胰腺外科手术,而胰腺本身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其位置在腹膜后,周围解剖关系复杂,胰腺与脾脏动、静脉及脾门关系密切,故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难度大、技术操作要求高、风险系数大,较难开展.然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拥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1],使其对于老年人胰尾肿物能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我科从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对10例老年患者胰尾肿物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巍;王蒙;张学春;张平;王广义;刘亚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HCC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在HCC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HCC患者(HCC组)48例,回顾螺旋CT表现.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 ~82[平均(57.5±8.6)]岁.入院后均常规行甲胎蛋白(AFP)与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前均未经任何治疗.诊断均符合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与体重减轻.
作者:王镇;王德阳;邢曜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伴有非常明显的症状,病情发作后可能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迄今缺乏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采取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该药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药,将左旋芹菜甲素采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结构单一安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脑梗死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2],本文回顾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1~8月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 ~79[平均(57.35 ±22.34)]岁,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80[平均(58.75 ±21.85)]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张振昶;武国德;郭佳;石正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RBP4的关系.方法 将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喂养8w后,模型组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IR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4w.实验结束时检测两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血清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体重在前8 w呈更明显的持续增加,第9周模型组大鼠体重开始下降,至第12周末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FBG、FINS、TG、TC、LDL-C、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ISI则显著降低;③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与FBG、FINS、TG、TC、LDL-C、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HOMA-IR是血清RBP4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RBP4参与了T2DM的IR发生发展.
作者:朱丽丽;于健;苏珂;胡璟;何永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同社区60名MCI患者和60名健康老年人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MCI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60.57±15.01),生理领域的得分为(59.42±12.38),心理领域的得分为(59.11±10.48),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为(59.67±9.86),环境领域的得分为(61.07±9.49),除环境领域外,MCI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O.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MCI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ADL得分、慢性疾病、性别、年龄.结论 MCI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偏低,为提高MCI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曙红;刘风兰;冯晓敏;曾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大规模房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总发病率为0.77%.以往房颤多被看作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然而近20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同时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因此,房颤的治疗成为了临床上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房颤的分类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临床上房颤的发作特点,大致可分为初发型、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以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房颤治疗的重点在于去除房颤的始发和维持因素,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上.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以及外科治疗几大类.各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适应证,禁忌证.
作者:刘洋;王天策;许日昊;朱志成;柳克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该模型,使用鱼油对成模后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经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心功能变化.造模后的26只阿霉素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心衰组和鱼油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鱼油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给两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处死所有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鱼油组大鼠较心衰组大鼠心功能改善(P<0.05).HE染色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正常,胞核清晰,高倍镜下可见清晰横纹,未见胞体水肿,组织间隙无炎性渗出;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失去正常结构形态、排列明显不规则、部分呈水肿和空泡变性,部分出现灶性坏死,部分心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鱼油组大鼠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肌细胞间隙增宽,但程度和范围均较心衰组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TNF-α和IL-10浓度升高,且上调IL-10/TNF-α比值;与心衰组相比,鱼油组TNF-α和IL-10降低,且下调IL-10/TNF-α比值.结论 鱼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平衡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起保护作用.
作者:滕丽莉;赵荫涛;邵莉;江华;张代富;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因髓母细胞瘤(MB)术后1年,放疗后7个月余,右侧臀部疼痛2个月入院.该患2011年8月因头晕、恶心及呕吐1个月就诊于我院,入院时意识清楚,查体配合,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小脑性步态,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核磁提示小脑上蚓部见2.92 cm×3.46 cm×4.31 cm团块样高信号,轻中度强化,中心可见斑点状无强化区.遂于2011年8月11日行腰大池引流术+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都,约3.0cm ×3.5 crn ×3.5 cm,质软,血运丰富,边界欠清,将肿瘤完整切除.
作者:王瑜;曲雅勤;王旋;蒋鑫萍;罗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大疱是临床上常遇到的一种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其症状重、病情复杂,临床治疗棘手,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衰退,心肺功能差;内科治疗过程长,效果差,并发症多,肺大疱破口难以愈合,且愈合后容易复发[1];我科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COPD合并肺大疱,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鹏飞;段东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西巴马地区≥60岁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巴马地区≥60岁的286例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将其结果与201例南丹中老年人作比较.结果 巴马老年人群血清FPG、TC、LDL水平存在性别上差异,男性血清FPG水平较高(P<0.05),TC、LDL水平较低(P<0.01).与南丹组相比,巴马组FPG、TG水平较低(P<0.01),但HDL、LDL水平较高(P<0.01);巴马高FPG、高TG、低HDL检出率较低(P均<0.05),但高LDL检出率较高(P<0.05).两地区人群间收缩压、脉压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巴马地区舒张压水平高于南丹地区(P<0.05).结论 巴马老年人血脂、血糖、血压有其特点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不同有关.
作者:黄倩倩;覃健;黄永全;罗兰英;施礼威;梁桂云;农清清;张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参与血栓形成,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其表面的糖蛋白来完成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包括血小板质膜糖蛋白和颗粒膜糖蛋白.较重要的血小板质膜糖蛋白有CD41(GPⅡb,CD61(GPⅢa),CD42a(GPⅨ),CD42b (GPIb),CD36(GPIV)[1].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内α-颗粒膜糖蛋白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处于静息状态,在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因素刺激下,Q-颗粒膜和溶酶体膜与血小板胞浆膜融合,血小板表面CD62p、CD63表达而成为活化血小板,其黏附、聚集功能显著增强[2].各种因子的作用使静息状态下血小板膜糖蛋白迅速发生数量重排和构型变化,与血浆中相应物质结合而使血小板聚集,同时血小板内发生各种分泌反应,促进血栓形成.这些糖蛋白主要包括CD62p、CD42b、GPⅡb/Ⅲa等,其表达多少,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为了确定这些指标的阳性预测值,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即主要检测CD62p、CD42b、GPⅡb/Ⅲa等指标;探讨其在脑血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王朝辉;鞠文博;黄竞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绝经期前后(我国50岁左右)妇女呈高发人群.虽然其手术方式不断改进,但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关键,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素及其受体通过调节有丝分裂、细胞生存周期、血管重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侵袭转移等方式在不同的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乳腺肿瘤的转移侵袭中内皮素1(ET-1)表达增加.ET-1与受体A结合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协调分别促使肿瘤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7),面CCR7能诱导趋化现象和侵袭转移[1].因此,阻断ET-1生成,就可能阻断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ET-1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以及ET-1表达浓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作者:张大伟;秦优优;习勋;刘世浩;仲磊;单东力;闫朝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组:地佐辛20 mg、昂丹司琼16 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S组: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16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观察记录两组术后4、8、12、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24 h内不良反应情况和有效PC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VAS评分、有效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8、12、24 h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优于S组(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甲状腺癌手术PCIA的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娄金凤;金立民;韩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