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枯矾乌贼骨粉治疗Ⅲ度压力性溃疡的疗效

刘柳芳;韦燕萍

关键词:白枯矾乌贼骨粉, 压力性溃疡
摘要:压力性溃疡(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表现为局部症状,但严重感染的压疮可出现全身症状.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2].本文就白枯矾乌贼骨粉治疗Ⅲ度压疮进行疗效观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维持性HD且伴有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HD)组、HD-血液灌流(HP) (HD-HP)组和高通量透析(HPD)组,每组各21例.于首次透析前、后和透析12w后观察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及可视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3组透析前后及治疗12w后BUN、Cr、血钙和Kt/V值差异不显著(P>0.0.5).HPD组和HD-HP组首次透析后及12 w后的血磷、PTH和β2-MG与透析前及HD组差异显著(P<0.05),但HPD组和HD-HP组差异不显著(P>0.0.5).12w后3组的VAS评分较透析前均降低(P<0.05),以HPD组和HD-HP组显著,与HD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HPD和HD-HP均显著减低血磷水平、清楚PTH,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而且两种方法效果相近,均可作为治疗维持性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有效血液净化方式.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额颞叶痴呆-TDP的病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额颞叶退行性变(FTLD)是一组以行为、人格改变和失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行为变异额颞叶型痴呆(bvFTD)即狭义的额颞叶痴呆,额颞叶痴呆额叶型、语义性痴呆(SD),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1].FFLD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遗传学病因上都具有异质性.目前许多研究正在寻找其遗传学特征、病理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FTLD-TDP是额颞叶痴呆具有遗传异质性的一个亚型,神经病理检查可见TDP43阳性包涵体,其中20%存在GRN(人端粒酶RNA基因)突变表达阳性.FFLD-TDP有多种临床表型,如出现社交、行为及语言功能减退,语言脱抑制性痴呆和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有些患者可出现阿尔茨海默病(AD)或帕金森病(PD)的临床特征,所以一些FTLD-TDP患者常被诊断为以上两种疾病[2].本文将对FTLD-TDP的病理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金辉;南善姬;吴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诱导组、左归丸诱导组、地黄饮子诱导组、右归丸诱导组、维甲酸(RA)诱导组、左归丸联合RA诱导组、右归丸联合RA诱导组、地黄饮子联合RA诱导组,不同补肾法代表方药含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7、14 d进行移植细胞神经标志蛋白的检测.结果 诱导BMSCs经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后,阳性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能够促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补阴类代表方左归丸和阴阳双补类代表方地黄饮子在体内诱导分化的效果优于补阳类代表方右归丸.

    作者:刘永琦;王倩;颜春鲁;苏韫;张毅;范萍;吴晓晶;董介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八段锦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运动与健康,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令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领域.而八段锦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1].本研究以实验论证的方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探讨八段锦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市自愿参加本实验的老年男性4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70岁,身体健康,心肺功能正常,无肢体残疾,不常参加体育锻炼,实验前及实验期间不服用影响测试指标的药物.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按照安排练习八段锦)和对照组(无锻炼组),每组22人,见表1.

    作者:翟凤鸣;陈玉娟;黄志芳;崔巴特尔;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老年社区牙周指数评分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社区牙周指数(CPI)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牙齿健康状况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35例研究对象进行基本资料调查,并由专科医生进行CPI评估.结果 男性的平均年龄和CPI平均分明显高于女性(P<0.05);吸烟者平均年龄和CPI平均分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5);有糖尿病史患者平均年龄和CPI平均分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史者(P<0.05).性别,吸烟和糖尿病3个因素与CPI构成比明显不同(P<0.05).多因素Ordinal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男性、吸烟、有糖尿病史的人群CPI评分越高.结论 CPI与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史因素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改善人群牙齿健康状况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作者:翁巧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白枯矾乌贼骨粉治疗Ⅲ度压力性溃疡的疗效

    压力性溃疡(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表现为局部症状,但严重感染的压疮可出现全身症状.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2].本文就白枯矾乌贼骨粉治疗Ⅲ度压疮进行疗效观察.

    作者:刘柳芳;韦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2型糖尿病是一旦发病需长期用药并限制饮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均具有增加体质量,导致低血糖等风险,因此影响临床用药及治疗效果[1].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不仅确保了疗效,而且减少了体质量变化,降低了低血糖等风险,从而提高了药物的依从性,受到临床医患的认可[2].本文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影响.方法 选取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各60只,比较3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重、左室重量/体重及血清MMP-2水平等.结果 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重、左室重量/体重及血清MMP-2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改善(P<0.05);但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减轻心室肥厚,延缓心室重构过程,相较于卡托普利改善作用无显著差别;而MMP-2参与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

    作者:吴越;崔常雷;郑秋宇;金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MP-1及MMP-3在心肌肥厚大鼠中的表达及奥美沙坦对其影响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只Wistar大鼠,分为甲组(对照组)、乙组(模型组)、丙组(干预组)各10只.分别对乙组和丙组用异丙肾上腺素按3mg·kg-1·d-1进行诱导10 d,同时丙组用奥美沙坦10 mg· kg-1 ·d-1进行灌胃处理.后通过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大鼠心脏MMP-1及MMP-3的表达.结果 乙组和丙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均高于甲组,与心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乙组和丙组MMP-1及MMP-3的表达均高于甲组(P<0.05),而乙组MMP-1和MMP-3的表达又高于丙组.结论 MMP-1及MMP-3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奥美沙坦抑制心肌肥厚,可能与其调节MMP-1、MMP-3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涵;赵玉兰;张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引导射频热凝治疗老年性三叉神经痛25例

    射频热凝毁损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肯定,需经皮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节才能进行有效毁损.由于卵圆孔位置深在,解剖差异较大,操作上有一定难度[1].本文观察应用双定位CT引导穿刺,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三叉神经痛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60~ 90(平均63岁);左侧7例,右侧18例.疼痛分支:三叉神经第Ⅱ支(V2)7例,V3支17例,V2+ V3支1例.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4.7年,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2例.都有连续服用卡马西平和(或)苯妥英钠史,22例接受过三叉神经周围支的神经阻滞术,3例接受过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等.

    作者:胡世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干预的研究进展

    感染性休克是以低血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虽然在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和生命支持技术等方面均取得进展,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感染性休克以血流分布异常为主要特征,高心排血量,低外周血管阻力,组织细胞存在缺氧或氧利用障碍,而且心功能常受损害.以往的研究比较关注内毒素对机体的直接损害作用,但近年来认为内毒素诱发炎性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是血管通透性障碍的重要原因.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有其较好的疗效.本文将黄芪注射液对休克后器官损伤干预的相关研究及当前应用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徐赫;姜晓明;王瑞霞;周雯倩;刘晓亮;陈满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定量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CT密度定量分析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个月后瘤体缩小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的CT资料及血清学资料,然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升高)和对照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降低),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肿瘤的密度变化.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9,P =0.013).两组治疗前后CT密度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4.979,P=0.026).结论 NSCLC经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尽管肺部实体肿瘤缩小,但是病灶密度增高以及癌胚抗原升高均为疗效欠佳的反映,定量分析病灶密度变化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房芳;刘海霞;陈红;何世东;孙晓东;王建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EG-1-shRNA阻断AEG-1对肝癌细胞BEL-7402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shRNA阻断AEG-1对肝癌细胞BEL-7402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U6mRFP AEG-l-shRNA阻断肝癌细胞BEl-7402的AEG-1表达,设立阴性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半定量RT-PCR法比较侵袭相关基因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Millic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pU6mRFP AEG-1-shRNA组与对照组相比AEG-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侵袭能力下降,侵袭相关基因MMP2、MMP9、VEGF表达减少(P<0.05).结论 shRNA沉默AEG-1明显抑制了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侵袭性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AEG-1是有效治疗肝细胞癌的靶点.

    作者:马建;吕国悦;谢淑丽;耿亚军;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胱抑素C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胱抑素C(Cys C)在人体内稳定生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1].在原尿中,Cys C几乎全部经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后迅速分解代谢,不从肾小管分泌,也不再重返血流.因此,血清Cys C可以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而尿Cys C可以较好的反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2].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典型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对于尿Cys C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价值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期望可以初步揭示尿Cys C对诊断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Jun氨基端激酶对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对帕金森病(PD)模型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区磷酸化p-c-Jun免疫阳性反应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神经元p-c-Ju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JNK抑制剂组p-c-Ju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 JNK可能参与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过程;JNK抑制剂SP600125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黑质区JNK信号通路,减轻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

    作者:刘江;李冉;李磊;杨国海;张宇新;张作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蜡疗和超激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较多,如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包括关节置换)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院康复医学科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蜡疗、激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在60 ~ 86岁,平均(67.4±9.13)岁,其中男22例,女38例;病程(1.61±1.27)年;关节功能Ⅰ级19例、Ⅱ级28例、Ⅲ级13例.治疗组:60例,年龄60 ~ 89岁,平均(68.2±10.26)岁;其中男25例,女35例;病程(1.73 ±1.19)年;关节功能Ⅰ级17例、Ⅱ级31例、Ⅲ级12例.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功能分级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 病例选择①诊断标准:诊断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关节功能分级[2].②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及血液系统疾患和其他恶性病变的患者;石蜡、药物过敏者.

    作者: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姚立新;刘亚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频超声波辅助药物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联合股四头肌锻炼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联合股四头肌锻炼对于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KOA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治疗组给予超声波辅助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照组仅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30 d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膝关节运动能力及股四头肌肌力均有增强,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联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在KOA的治疗上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马立国;王世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O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游离脂肪酸及三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辅酶Q10改善心衰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存活的24只大鼠饲养6 w,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辅酶Q10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5 w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 联合应用辅酶Q10及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升高,血清FFA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 联合应用辅酶Q10及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纠正心衰时FFA及ATP的代谢紊乱,改善心衰时心肌重构过程中的能量代谢.

    作者:赵东明;杨萍;杨杰;魏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脾脏肿大伴血细胞过多消耗,引起患者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1].因此,脾功能亢进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脾脏增大、门静脉出现高压、血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引起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积极进行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尽管对原发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是对于增大的脾脏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脾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其可以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进而增加肝动脉的血液供应,减少由于脾亢引起的血液有效成分的减少[3,4].本研究旨在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利;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fibulin-5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fibulin-5的表达规律.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脑动脉闭塞(MCAO)模型6、24、48和72 h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共聚焦定位fibulin-5在脑组织内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缺血后fibu-lin-5蛋白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测定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结果 ①fibulin-5主要在内皮细胞间表达,偶可在实质细胞或内皮细胞胞质内表达;②大鼠缺血侧脑组织fibulin-5蛋白表达从再灌注6h开始升高(1.26 ±0.46,P<0.05),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1.78±0.48),72 h(0.89±0.27)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0.30±0.14,P<0.05),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与蛋白表达有同样的趋势.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内fibulin-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可能对脑损伤后血管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徐广会;秦新月;陶涛;程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