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应用可调钠和超滤模式对相关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陈曦;于大川;孙小立;杨添博;祖承成;周奇

关键词:可调钠, 超滤模式,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摘要: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2].由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常不能耐受到透析结束,脱水量和血生化指标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长此以往将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本中心联合应用可调钠和超滤模式的透析方式用于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抑郁症相关慢性病应对行为的效果

    抑郁情绪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高发,有统计显示,老年抑郁症每年发病率为16.5%,并逐年有上升趋势[1,2].抑郁是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和躯体疾病自身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对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和抑郁症的发生率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病例纳入标准根据老年抑郁量表2次评分结果均≥1 1分.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不低于初中.排除有智障、精神病史或老年痴呆症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其中干预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69.3±4.3)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65.0±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婚姻、教育背景等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师玉红;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征象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子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分期的准确性方面仍有不足[1].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采用薄层、小FOV成像.提高了肿瘤对邻近组织侵犯显示的准确性,目前在直肠癌的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本文研究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I征象与术后病理的关系,为子宫颈癌的术前准确分期提供依据.

    作者:何鲜辉;张霖;蔡尚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洛铂(LBP)联合紫杉醇(PTX)与顺铂(DDP)联合PTX治疗老年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TL、TP方案,每组30例.TL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LBP 50 mg/m2,第二日静点;TP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DDP 25 mg/m2,第1~3日静点,21 d重复.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每周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①TL、TP组有效率(RR)同为76.7%,疾病控制率(DCR)为83.3%、8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随访5~12个月,TL组:中位生存期(MST)为8.2个月,疾病缓解时间(DRT)为3.9个月;TP组:MST为8.4个月,DRT为3.7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TL组近期毒副反应:骨髓抑制Ⅲ~Ⅳ度占13.3%,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40%(12/30)、47%(14/30),消化道反应27%(8/30),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TP组:骨髓抑制Ⅲ~Ⅳ度占3.3%,消化道反应57% (17/30),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 (9/30)、40% (12/30),发现轻微肝肾功能损害.两组间骨髓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55,P=0.018).结论 TL和TP方案均为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有效方案,T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消化道反应轻,因此安全性更高.

    作者:任立新;王亚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肌钙蛋白T对判断肺栓塞预后的临床意义

    肺栓塞(PE)是指由于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组织血液供应阻断而引发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外PE发病率极高,其中,美国每年发病率达到60万,占死因第三位.近年来,有报告指出随着接受抗凝治疗的增加,PE发病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临床上,缺乏判断PE预后的观察指标.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对判断PE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玲珑;张建涛;肖玉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肌无力术后早期危象的预测因素

    重症肌无力(MG)严重的临床表现即病变累及呼吸肌引起的肌无力危象[1].肌无力危象致死率高,需给予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及重症监护[2].目前,在MG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胸腺切除术仍占有重要地位[3,4].胸腺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肌无力危象的诱发因素多为之前研究关注热点.但对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预测因素的分析却报道较少,且争论较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行胸腺切除术的MG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索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防治术后肌无力危象提供依据.

    作者:牛耀东;王铁栓;赵松;丁理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根管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老年人磨牙大面积缺损的疗效

    龋病导致的磨牙大面积缺损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多发性牙体疾病,常因治疗不及时致牙齿拔除和牙列缺损,其残根残冠可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技术予以保留,并通过修复方法恢复其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核桩冠是修复磨牙残冠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核桩材料有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全瓷桩等[1,2],有很多不足[3].近年来,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影响核磁成像检查的纤维桩材料作为金属桩核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结合上部全瓷冠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4,5].本研究应用多根管纤维桩及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老年人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应用此种修复方式保留老年人磨牙残冠提供依据.

    作者:姜雅萍;张海英;李恬;宋文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ARV药物致血液毒性反应中老年艾滋病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ARV药物致血液毒性反应老年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分析年龄≥50岁中老年组患者和18~39岁青年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分析病例116例.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及血细胞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常模组(P<0.05);中老年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低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发生率超过40%者有疲乏、头晕及心慌.青年组腰膝无力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外,其他症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V药物致血液毒性反应中老年艾滋病患者与青年组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有一定差异性.

    作者:刘志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癌症症状群的发展历程

    Dodd于2001年首次提出癌症病人症状群的概念,其10年内发展历程可归纳为:理论的研究——结构的研究——集群模式的研究——干预和管理的研究.症状群十年发展历程证明其运用于癌症研究的可行性以及与患者的密切相关性.本文将从症状群运用于癌症研究中的概念、方法学选择、测量工具、干预措施及临床联系性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未来症状群的研究重点.

    作者:林双兰;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海人酸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学

    目的 研究海人酸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运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和质谱技术对海人酸TLE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海人酸TLE大鼠海马组织中共检测出15个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9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结论 海人酸TLE大鼠海马组织中存在许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癫痫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李欣;罗海龙;陈雪寒;杨印东;关亚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女性Ⅲ~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疗效分析

    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繁多,其中上皮性肿瘤所占比例高,而浆液性囊腺癌又是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分型中常见的[1].卵巢肿瘤被发现时,70%以上已经到达晚期,错过了治愈肿瘤的佳时期.Ⅲ~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由于丧失了早期手术切除的机会,故多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联合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传统化疗方案以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机体耐受性差,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紫杉醇作为近年来的抗癌新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效果[2].本文拟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TP)用于治疗老年Ⅲ~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疗效.

    作者:匡海燕;曾新;周小飞;罗梅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血清降钙素原IL-12和IL-18的表达及意义

    白血病老年患者由于化疗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常引起发热.但是常缺乏发热的症状体征和病原学证据,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一定难度,超广谱抗生素应用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机会性感染,因此寻找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指导抗生素选择尤为重要.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是重要的促炎物质[1,2].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血清中PCT、IL-12和IL-18的水平,探讨其在发热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海平;胡萌;王娜;朱冰柯;张艳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胰岛素瘤25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胰岛素瘤约占胰岛细胞瘤的70% ~ 80%,年发病率约为(1 ~4)/100万[1].胰岛素瘤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低血糖表现,常常反复间断发作.有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智力及神经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癫痫及精神病.本文回顾性分析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5例胰岛素瘤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45.6岁.良性胰岛素瘤23例,恶性胰岛素瘤2例.肿瘤位于胰头12例,胰体4例,胰尾9例.肿瘤直径1.5~3 cm.入院时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的有24例.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作性头晕,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口吐白沫等癫痫样表现;25例均有不同程度低血糖诱发儿茶酚胺释放症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10例患者体重有明显增加.

    作者:曲义坤;程卓鑫;焦成斌;张英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4 310例健康体检者常规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009 ~ 2010年度部队例行健康体检人员,共4 310人,其中男性3 590人,女性720人,年龄41~ 92岁,平均63.9岁.男性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女性检测AFP、CEA、CA125、CA199.排除已确诊恶性肿瘤患者.

    作者:杨星;任庆余;洪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发生于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的类赫反应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发生类赫反应(PR)的频率、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列队研究.结果 符合条件的52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后80例发生PR(15%),发生PR的时间是抗痨后(54±38)d.发热(36%)和呼吸困难(30%)是PR的常见症状.80例PR误诊为耐药结核26例(33%),肺炎12例(15%)和肺癌7例(9%).发生PR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较年轻、低蛋白血症,以及胸液中白细胞总数较低、淋巴细胞比例较低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P<0.05).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中出现PR不是不常见的现象,且易误诊,因此,医生对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过程中发生PR的可能情况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胡良安;傅玉;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

    目的 研究复元胶囊及其与甲氨蝶呤(MTX)联用对气虚血瘀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机制.方法 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RA模型后,采用疲劳、饥饿、高脂饮食及寒湿等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元胶囊组、MTX组、复元胶囊联用MTX组(联用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灌胃,于8w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复元胶囊组、MTX组及联用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B、IL-6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以联用组较优(P<0.05).结论 复元胶囊联用MTX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证RA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TNF-α、IL-1B、IL-6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有关,由此为复元胶囊治疗气血血瘀证RA大鼠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学荣;李荣亨;杨敏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及利用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保证.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与认知情况,笔者对长春市城区的居民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与认知情况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长春市南关区与朝阳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1.2 文献回顾法及访谈法 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及各省市之间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纳.随机选取部分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初步了解社区居民健康观念、就医倾向、卫生需求等.

    作者:高艳;张菁;黄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健康档案干预与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性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在医院经过正规手术、放疗、化疗后回到家里康复疗养.在社区医疗服务站建立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对癌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定期追踪随访,对患者实现连续性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杨丽萍;赛顺平;刘宗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轻度认知障碍筛查方案研究进展

    人类已疾步跨入老龄化社会,衰老和随之而至的认知功能损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已构成巨大压力.从战略上考虑,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应将重心转向其早期阶段,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概念应运而生.初期MCI特指老年人以记忆损害为主,但总体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正常,没有达到痴呆的状态[1].近年MCI概念的外延扩大,泛指各种原因导致老年人有轻度认知损害但没有达到痴呆的状态,该状态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2].研究表明,MCI以每1年15%、每2年40%、每3年53%的比率发展为痴呆[3].准确筛查和诊断MCI可为其防治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个公认的MCI筛查方案.

    作者:侯俊林;詹向红;闫国立;刘永;李伟;杨丽萍;王友杰;韩贺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脓毒症治疗中预后判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 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 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胡碧江;陈建南;陈文腾;丁毅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种植材料表面飞秒激光掺银改性的抗菌性

    目的 比较不同蒸镀银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和生长的影响,探讨飞秒激光掺银改性技术在种植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钛合金Ti-6A1-4V圆片,蒸镀掺银与飞秒激光技术联合应用改性钛合金表面,飞秒激光掺杂金属银的含量随蒸镀银的厚度增加而增加.样品依激光蒸镀银厚度分为7组,分别命名为Ag-Ti-0 nm,Ag-Ti-25 nm,Ag-Ti-100 nm,Ag-Ti-200 nm,Ag-Ti-300 nm,Ag-Ti-400 nm和Ag-Ti-500 nm组.观察培养基表面菌落的形态和数量,测定各组在第1、3天、5天和7天时的吸光度值.结果 各组培养基表面菌落形态有差别,菌落的数量随着蒸镀银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在Ag-Ti-500nm组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菌落.在不同的时间点,各组的A值均随着掺银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抗菌能力随着掺银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飞秒激光掺银改性的种植材料表面具有抗菌性,抗菌能力随着镀银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王瑞;周延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