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纤维化治疗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

陈峰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抗肺纤维化, 头孢噻肟
摘要:目的 观察抗肺纤维化药物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9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五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干扰素组(C组)、盐酸氨溴索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各18只,除A组外均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的方法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C、D、E组分别每天腹腔内注入γ-干扰素3万IU/只、盐酸氨溴索7 mg/只、地塞米松0.1 mg/只.各组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8天,每次取6只大鼠,鼠尾静脉注射头孢噻肟600 mg/kg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BALF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头孢噻肟浓度,并取肺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 第7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低于B组,C组高于B组,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12).第14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升高,而C组下降,三组均高于B组,D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00).第28天E组头孢噻肟浓度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D组锐降,C组继续下降,且均低于B组,C、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可提高纤维化期BALF中头孢噻肟的浓度.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良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我科收治的食管气管瘘患者13 例,食管烧伤造成9例,先天性食管气管瘘3例,原因不明的食管气管重复瘘1例.采用结肠或胃代食管术治疗10例,行瘘口修补术3例.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治疗痊愈.术后患者进食情况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良性食管气管瘘应及时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先天性和获得性食管气管瘘诊断和治疗有明显差别.

    作者:李栋;张志泰;区颂雷;宋飞强;马旭晨;张韶岩;梁林;郭琳;孙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肺结核强化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1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除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外,治疗组给予利福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给予复合利福平口服.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痰涂片结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50.9%和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影像学结果表明,两组的病灶率分别为 87.27%和5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较口服复合利福平疗效显著,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焉学英;张酉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3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经综合治疗后哮喘症状全部缓解,7例机械通气者,6例缓解,1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永文;张倩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误诊肺栓塞1例分析

    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因反复咳痰喘20余年,呼吸困难一周于2010年4月16日入院.既往已确诊慢阻肺病史多年,多次在我科诊治,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入院前无明显诱因觉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无加重,无畏冷,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饮食体力明显下降.

    作者:张昌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在青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2月20例青年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60~100 min,术中出血量40~90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 d,随访6~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综合了传统开胸和常规VATS手术的优点,并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不易复发,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适合在中国普及开展.

    作者:王前进;赵汉卫;孙强;王礼俊;薛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观察

    目的 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老年痰菌阳性的MDR-PTB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T组)33例与对照组(H组)32例;试验组用莫西沙星0.4 g/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 g/d,疗程12 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影像吸收率、副作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老年MDR-PTB的治疗是有效更安全的.

    作者:陈俊林;顾德林;施军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持续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我们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持续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声门下气囊上区域滞留物,观察该措施对VAP发生的影响.

    作者:黄燕洁;徐晔;华银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联合吸入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液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茶碱类及对症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用药7 d后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 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日.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呼吸困难、PaO2、PaCO2、FEV1%、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混悬液雾化吸入的多靶点抗炎治疗对AECOPD能够迅速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治疗AECOPD的有效选择.

    作者:包明红;梅晓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进行研究,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指导早期干预.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75例,其中单纯毛细支气管炎42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33例,对患儿发病72 h内的实验室及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基础心脏疾病、贫血、心肌损害的毛支患儿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并且心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基础心脏疾病是毛支患儿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肌损害及先天心脏疾病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毛支患儿应及早给予心肺支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希晨;华亚军;潘伟;刘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纤维化治疗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肺纤维化药物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头孢噻肟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9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五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干扰素组(C组)、盐酸氨溴索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各18只,除A组外均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的方法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C、D、E组分别每天腹腔内注入γ-干扰素3万IU/只、盐酸氨溴索7 mg/只、地塞米松0.1 mg/只.各组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8天,每次取6只大鼠,鼠尾静脉注射头孢噻肟600 mg/kg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BALF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头孢噻肟浓度,并取肺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 第7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低于B组,C组高于B组,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12).第14天D组、E组BALF头孢噻肟浓度升高,而C组下降,三组均高于B组,D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00).第28天E组头孢噻肟浓度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D组锐降,C组继续下降,且均低于B组,C、E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可提高纤维化期BALF中头孢噻肟的浓度.

    作者: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TP和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TP方案和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43例晚期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资料,其中Ⅲ期NSCLC患者27例,占62.8%,Ⅳ期NSCLC患者16例,占37.2%.总结接受的TP组和GP组至少接受2个周期以上.结果 TP和GP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0.9%和38.1%.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的范围.结论 TP和GP 方案均对晚期NSCLS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晚期初治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周青;杨俊;刘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对中重度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临床诊断为中重度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舒利迭(50/500 ug)吸人,每天2次,加用思力华,使用吸入装置(HandiHaler)吸入,每次1粒胶囊(18 ug),每天1次.B组:18例,单纯舒利迭(50/500 ug)吸人,每天2次.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的评分、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均减轻,但A组呼吸困难下降值明显高于B组( P <0.001).与B组比较,治疗后A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及血气指标(SaO2、PaO2)明显升高,而PaCO2则明显下降( P <0.01).结论 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与舒利迭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血气和肺功能,优于单纯应用舒利迭,可使COPD得到良好的控制.

    作者:黄玉民;陶玉坚;丁寿来;陈晓林;吴丰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鸦胆子油乳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6例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胸腔内注入凝血酶和鸦胆子油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凝血酶组有效率86.8%,平均住院天数14±3.3 d,鸦胆子油乳组有效率95.6%,平均住院天数10±2.5 d,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凝血酶组胸痛发生率19.1%,发热发生率26.5%,鸦胆子油乳组胸痛发生率2.9%,发热发生率4.4%,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比凝血酶有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短,引起的胸痛、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种杰;洪原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癌合并系统性硬化症的护理体会

    肺癌,目前是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而女性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人群,我科于2009年收治了一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癌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琛霞;乔永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中的作用.方法 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常规机械通气,并设对照组;应用PEEP治疗后设置为治疗组,进行肺部啰音、RR、PaO2、SaO2、PaCO2比较.结果 PEEP治疗2 h后,26例患者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少甚至消失,RR、PaO2、SaO2改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01).结论 机械通气加用PEEP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NPE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PaO2,是目前治疗NPE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锦平;何鹏;刘付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8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分析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的认识,对2005年~2009年68例老年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机在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呼吸机在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5例重症肺大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机的应用并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例患者除一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14例患者中,呼吸机短使用2 d,长23 d,平均(6.8±3.8)d.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过程中,有5例出现对侧气胸.14例患者术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血PaCO2降低明显.结论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文;于长海;崔建国;李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结核误诊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支气管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 分析35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气管结核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方法.

    作者:廖锦良;邝浩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6日~2010年1月10日我院ICU救治的7例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中期妊娠,6例晚期妊娠待产.7例均有中高度发热,咳嗽,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血白细胞总数正常,4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胸部CT见两肺不同程度斑片状浸润实变影,伴微至少量胸腔积液.1例引产,1例自然分娩,5例行剖宫产术.2例行无创通气治愈,5例有创通气治愈.结论 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重,发展快,应及时终止妊娠,及时分娩并积极行机械通气支持与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施学进;曹坤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矽肺及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矽肺及肺癌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筛选矽肺患者128例,矽肺伴发肺癌患者10例,肺癌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空腹SOD、TNF-α测定,对4组受检者的SOD、TNF-α进行统计学F检验分析.结果 矽肺组、矽肺癌组、肺癌组受检者血清中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矽肺组SOD含量低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矽肺组、矽肺癌组、肺癌组受检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矽肺组TNF-α含量低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通过SOD、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改变,可能预测早期肺癌的发生.

    作者:刘桂桃;刘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