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文;张倩云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影响肺和身体淋巴系统的全身性肉芽肿疾病.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该例患者以反复喘息发作为主要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和俊;姚庆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由基因重组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融合抗原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结核抗体,评价其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免法分别对361例结核病人和288例非结核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结论 本试剂盒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84.9%.即血清结核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瑛;乐军;王洪秀;杨景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大咯血急症手术中两种术前出血部位定位方法,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行Carlens双腔管气管插管后:对照组用吸痰管间断多次吸引左右主支气管血液,观察两侧吸引血液的量来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研究组用纤维支气管镜分别对两侧肺进行吸引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对两种出血部位定位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对术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纤支镜比吸痰管术前确定出血部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无再咯血发生.结论 大咯血急症手术中,术前出血部位的定位吸痰管吸引法既简单又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马宏伟;杨永斌;耿恩江;李凤茹;丁丽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一种廉价、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方法.方法 以绝对浓度法对照,对92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硝酸盐还原酶试验,并比较两种方法.结果 四种一线抗痨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的敏感度分别为96.83%、97.22%、94.11%、88.89%;特异度为92.59%、85.0%、87.80%、96.43%;符合率为93.48%、96.74%、91.30%、93.48%.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但硝酸盐还原酶法的检测时间要比绝对浓度法快2~3周.结论 硝酸盐还原酶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结核药敏的方法.
作者:罗丹;向延根;潘建华;王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低保人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情况.方法 通过对昆明市社区低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定,了解社区低保人员COPD发病情况.结果 社区低保人员中COPD患病率11.54%,非低保人员COPD患病率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14.65%,非低保人员吸烟者中COPD患病率6.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低保人员吸烟率及COPD患病率均高于非低保人员.
作者:姚为群;杨艳霞;戴百章;张静珊;赵开武;杨曦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CMO在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并发ARDS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确诊病人,在常规机械通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给予实施V-V ECMO,实施ECMO期间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并给予必要的镇静、镇痛,加强护理.结果 4例病人在应用ECMO后氧合明显好转,双肺病灶明显吸收,均顺利脱离ECMO,其中3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拔管、治愈出院,1例病人因原发基础疾病加重导致MODS而死亡.结论 V-V ECMO可较长时间替代肺脏功能,缓解机体缺氧,为肺脏病变的治愈和功能恢复赢得时间,对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尤其是常规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失为一种临时挽救生命的手段.
作者:孙文青;李磊;刘春利;肖长国;周明香;杜庆;温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7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给药组(39例)、引流组(27例)和对照组(9例).给药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引流组患者仅进行胸腔引流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化疗.结果 给药组有效率(79.49%)高于引流组(55.56%)及对照组(22.22%),差异显著( P <0.01).结论 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澄英;倪华;邵荣;沙江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T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S)/4HR及胸穿抽液,此外治疗组胸腔内注射微卡每周1次,共2次.观察两组病例胸水吸收及胸膜肥厚情况,同时观察微卡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治疗组胸膜肥厚率为5.0%,对照组为2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组平均胸水吸收时间为19.2 d,对照组为27.9 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1);微卡胸腔注射后主要副作用为低热,发生2例.结论 微卡能明显加快胸水吸收,降低胸膜肥厚率,用药安全,是治疗TP一种较好的药物.
作者:崔泰震;韩伟;黄健;崔秀琴;肖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老年痰菌阳性的MDR-PTB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T组)33例与对照组(H组)32例;试验组用莫西沙星0.4 g/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 g/d,疗程12 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影像吸收率、副作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老年MDR-PTB的治疗是有效更安全的.
作者:陈俊林;顾德林;施军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支气管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 分析35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气管结核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方法.
作者:廖锦良;邝浩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胸壁疾病,也是常见的胸外科疾病之一,2000年3月~2010年6月我们共手术治疗98例胸壁结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明;潘道刚;杨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用微量注射泵持续24 h通过静脉给病人输入一些特殊药物(如:乙己苏、硝酸甘油等),以达到治疗目的.待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开始停静脉泵药.
作者:韩诗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的认识,对2005年~2009年68例老年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我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ICU诊断为VAP的145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41株(占76.2%),前五位的G-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6株)、肺炎克雷伯菌(24株)、鲍曼不动杆菌(17株)、大肠埃希菌(8株)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株);革兰阳性(G+)球菌17株(占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3株;真菌27株(占14.6%).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3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的药物还有头孢他啶、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率<30%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是院内G+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菌球菌的首选药物(耐药率为0%).结论 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临床需动态监测VA P 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渊;宫立新;唐安华;肖振鹏;鲁友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尿白三烯E4 (Ieukotriene E4 LTE4)的变化.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测定15位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尿LTE4水平,并与8位健康对照组者比较;同时对COPD患者的尿LTE4与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NC)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E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LTE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尿LTE4值和FEV1呈显著负相关( r =-0.607,P <0.01,n=23),和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 r =-0.697,P <0.01,n=23),和pNC无显著相关性( r =0.218,P >0.05),和pEC无显著相关性( r =-0.032,P >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中LTE4增高.提示LTE4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夏阳;白冲;徐永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我们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持续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声门下气囊上区域滞留物,观察该措施对VAP发生的影响.
作者:黄燕洁;徐晔;华银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酚妥拉明,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1次/12 h,连用7~10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部医学影像对早请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活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周围型肺小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像学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6例,混合性磨玻璃影5例,完全性实变性结节5例.经纤维支气管及经皮细针穿刺肺部病灶针吸活检(PNB)证实腺癌4例,1例颈部淋巴结活检及3例胸水中检见到腺癌细胞.8例手术证实腺癌.CT动态观察发现毛刺征12例,小泡征6例,胸膜牵拽征5例,PET-CT假阴性2例.结论 CT动态观察病灶内部形态学变化有助于提高早期肺小腺癌诊断水平.
作者:时靖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遵循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程序,诊断和治疗两者同步或顺序进行.结果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39.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0.0%),胃食管反流(GERD)(7.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6.7%),CAV合并UACS(7.5%),CAV合并GERD(3.3%),UACS合并GERD(4.2%),CAV合并UACS、GERD(0.83%)等,经过病因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咳嗽消失.结论 UACS、CVA、EB、GERD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可为单一病因,也可为两种、三种病因同时存在,大部分患者采取相应病因治疗有效.
作者:阚晓美;钱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2例,另选30例健康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测定腰椎(L2-L4)、右髋骨(股骨颈、大转子、Word ′s三角)的骨密度(BMD),并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HOP/Cr)及TNF-α,分析骨密度与TNF-α的关系.结果 COP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骨形成指标血钙(Ca)、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无明显差异( P >0.05),而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尿肌酐(HOP/Cr)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COPD患者的腰椎与右髋骨(股骨颈、大转子、Word ′s三角)的骨密度值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减低( P <0.05).COPD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增高( P <0.01),TNF-α的水平与腰椎(L2-L4)及右髋骨(股骨颈、大转子、Word ′s三角)的骨密度值均呈显著负相关( P <0.01).结论 COPD患者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减低,继发于COPD的骨质疏松可能与慢性炎症和缺氧有关.
作者:黄燕;韩文铭;倪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