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晓美;钱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AECOPD)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
作者:聂彦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与年龄、职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2月结核内科病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年龄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各型肺结核的发病与职业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在校高中生、大中专生、农民工为常见的发病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邢云翠;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淡水淹溺型兔肺损伤中N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1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淡水淹溺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气管淡水灌注后于0、0.5、1、2、3、6 h抽血观察PaO2、PaCO2和NO变化,试验终点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果 淡水灌注后动物PaO2、PaCO2低,血清NO增高( P <0.01).肺组织中NOS、MDA含量增高( P <0.01),SOD降低( P <0.05).病理学显示淡水淹溺后出现肺间质、肺泡水肿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地塞米松可减轻肺损伤.结论 淡水淹溺可升高兔血清中NO;地塞米松可减轻淹溺后肺损伤.
作者:罗哲;段蕴铀;王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的无创检查手段、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并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6年至2010年我院住院30例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 肺栓塞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常见;D二聚体对肺栓塞具有高度敏感性;CTPA+心脏彩超检查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呼吸支持等治疗可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结论 在基层医院,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作者:陈丽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经氧气驱动雾化给药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3组:A组:射流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g+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B组:射流吸入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加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C组:硝酸甘油10 mg+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射流雾化,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治疗前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血气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每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C组与A、B组比较,PaO2及肺动脉压力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联合吸入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改善血气及肺动脉压作用快而直接,能明显缓解血液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纠正心肺功能不全效果显著.
作者:陈刚;葛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用微量注射泵持续24 h通过静脉给病人输入一些特殊药物(如:乙己苏、硝酸甘油等),以达到治疗目的.待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开始停静脉泵药.
作者:韩诗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大咯血急症手术中两种术前出血部位定位方法,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行Carlens双腔管气管插管后:对照组用吸痰管间断多次吸引左右主支气管血液,观察两侧吸引血液的量来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研究组用纤维支气管镜分别对两侧肺进行吸引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对两种出血部位定位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对术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纤支镜比吸痰管术前确定出血部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无再咯血发生.结论 大咯血急症手术中,术前出血部位的定位吸痰管吸引法既简单又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马宏伟;杨永斌;耿恩江;李凤茹;丁丽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追踪观察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在治疗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短期以及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6~2008年我院89例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的气道狭窄,在规则内科抗结核同时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对扩张前后气道内径、肺功能等比较,并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 1例死亡,2例气管软化治疗失败,其余86例效果满意,有效率96.6%,追踪半年以上气道狭窄无复发.结论 球囊扩张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较好的短期以及中长期疗效.
作者:游佩涛;卢小红;薛宗锡;邵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T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S)/4HR及胸穿抽液,此外治疗组胸腔内注射微卡每周1次,共2次.观察两组病例胸水吸收及胸膜肥厚情况,同时观察微卡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治疗组胸膜肥厚率为5.0%,对照组为2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组平均胸水吸收时间为19.2 d,对照组为27.9 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1);微卡胸腔注射后主要副作用为低热,发生2例.结论 微卡能明显加快胸水吸收,降低胸膜肥厚率,用药安全,是治疗TP一种较好的药物.
作者:崔泰震;韩伟;黄健;崔秀琴;肖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20例我院住院的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加用大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关注其疗效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及夜间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岳伟;周洁;张剑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良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我科收治的食管气管瘘患者13 例,食管烧伤造成9例,先天性食管气管瘘3例,原因不明的食管气管重复瘘1例.采用结肠或胃代食管术治疗10例,行瘘口修补术3例.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治疗痊愈.术后患者进食情况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良性食管气管瘘应及时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先天性和获得性食管气管瘘诊断和治疗有明显差别.
作者:李栋;张志泰;区颂雷;宋飞强;马旭晨;张韶岩;梁林;郭琳;孙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近一年多来住院诊治的老年AECOPD患者5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30 mg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予a糜蛋白酶4000 U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疗程均为5~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81.48%.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AECOPD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中伟;雷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胸腔积液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胸腔积液398例,其中顽固性胸腔积液54例,占13.6%,观察其顽固性的原因及特点.结果 54例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57.4%)为误诊所致,18例(33.3%)为误治所致,5例(9.3%)为疾病本身所致.结论 误诊与误治为顽固性胸腔积液的重要原因.
作者:万耘;孙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儿科学医学教育新方法以提高医学教学效果.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某班9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每人课前完成所授内容小儿肺炎综述,课后两组完成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对所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兴趣程度.结果 实验组对小儿肺炎内容掌握程度、课堂积极主动性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医学生撰写综述不仅能提高医学教学效果,并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丁圣刚;范晓晨;王亚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7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给药组(39例)、引流组(27例)和对照组(9例).给药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引流组患者仅进行胸腔引流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化疗.结果 给药组有效率(79.49%)高于引流组(55.56%)及对照组(22.22%),差异显著( P <0.01).结论 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澄英;倪华;邵荣;沙江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CMO在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并发ARDS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确诊病人,在常规机械通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给予实施V-V ECMO,实施ECMO期间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并给予必要的镇静、镇痛,加强护理.结果 4例病人在应用ECMO后氧合明显好转,双肺病灶明显吸收,均顺利脱离ECMO,其中3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拔管、治愈出院,1例病人因原发基础疾病加重导致MODS而死亡.结论 V-V ECMO可较长时间替代肺脏功能,缓解机体缺氧,为肺脏病变的治愈和功能恢复赢得时间,对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尤其是常规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失为一种临时挽救生命的手段.
作者:孙文青;李磊;刘春利;肖长国;周明香;杜庆;温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空洞性肺结核的外科治疗适应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方法 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治疗217例空洞性肺结核,其中厚壁空洞73例,薄壁空洞34例,张力空洞26例,慢性空洞127例.痰菌阳性94例,78例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果 择期手术191例,大咯血急症手术26例.空洞清除18例,肺段切除27例,肺叶切除44例,上叶加下叶背段切除34例,上叶加下叶背段病灶清除21例,中下叶切除20例,中上叶切除14例,右全肺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2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6例复发,4例术后合并脓胸,4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5例合并支气管残端瘘,其余全部病例无复发,治愈率97.1%.痰菌阴转率93.6%.讨论 外科手术是空洞性肺结核内科治疗失败者较有效的手段.手术原则为宁小勿大,以肺叶切除方式为主.
作者:李秀萍;吴纪峰;白云;李玉琢;刘佳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TP方案和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43例晚期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资料,其中Ⅲ期NSCLC患者27例,占62.8%,Ⅳ期NSCLC患者16例,占37.2%.总结接受的TP组和GP组至少接受2个周期以上.结果 TP和GP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0.9%和38.1%.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的范围.结论 TP和GP 方案均对晚期NSCLS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晚期初治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周青;杨俊;刘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6日~2010年1月10日我院ICU救治的7例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中期妊娠,6例晚期妊娠待产.7例均有中高度发热,咳嗽,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血白细胞总数正常,4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胸部CT见两肺不同程度斑片状浸润实变影,伴微至少量胸腔积液.1例引产,1例自然分娩,5例行剖宫产术.2例行无创通气治愈,5例有创通气治愈.结论 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重,发展快,应及时终止妊娠,及时分娩并积极行机械通气支持与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施学进;曹坤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6例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胸腔内注入凝血酶和鸦胆子油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凝血酶组有效率86.8%,平均住院天数14±3.3 d,鸦胆子油乳组有效率95.6%,平均住院天数10±2.5 d,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凝血酶组胸痛发生率19.1%,发热发生率26.5%,鸦胆子油乳组胸痛发生率2.9%,发热发生率4.4%,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比凝血酶有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短,引起的胸痛、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种杰;洪原城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