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ECOPD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规律探讨

张海燕

关键词:AECOPD, 检测血清, 甲状腺激素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患者治疗, ESS, 健康体检者, 甲状腺病态, FT4, FT3, 严重程度, 激素变化, 变化规律, 比较观察, 死亡率, 发生率, TSH, 综合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AECOPD 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发生率及与预后的关系;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存活组与病死组、观察组中ESS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检查差异.结果 观察组ESS 46.67%,死亡率28.57%高于未发生甲状腺激素变化的8.75%( P <0.05).观察组T3、FT3低于对照组( P <0.05),T4、FT4、TSH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中病死组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 ( P <0.05),TSH无显著性差异( P >0.05).ESS患者治疗后T3、FT3、T4、FT4均高于治疗前( P <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AECOPD患者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和转归.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 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35例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RRI儿童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降低( P =0.014; P =0.000; P =0.000),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 P =0.000);血清IgG、IgA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P =0.000; P =0.000).结论 RRI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存在紊乱,该结果对于临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青;杨希晨;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2010年6月呼吸科住院的230例老年患者卒中后细菌性吸入性肺炎病例,统计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结果 卒中后细菌性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共检出病原菌316株.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206株(65.2%),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62株(19.6%),真菌48株(15.2%),混合感染127例(40.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属多见,且耐药率较高.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在临床较为多见,预后较差,根据其病原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综合治疗,积极防治老年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戴莉莉;张翀;金烨;沈斌;刘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28例体会

    1994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1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一、本组128例,男109例,女19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25.6岁.右侧56例,左侧67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35例,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3~7天不等;发作2次及以上者93例.胸部X线检查示:肺压缩20%~90%,平均57.5%.术前均行CT检查,发现明显肺大疱81例.

    作者:闫云龙;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输液盒在临床中的应用

    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操作技术之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我院使用输液盒摆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兰;叶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头孢他啶注射液致过敏反应4例报道

    目的 报道4例头孢他啶注射液过敏反应.方法 2010年6~9月1782例患者应用头孢他啶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4例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结果 4例过敏反应均为初次使用头孢他啶注射液,输液5~10 min后出现面色潮红,面、颈、手部不同程度皮疹,其中1例皮疹表现为全身风团样皮疹伴头晕目眩.结论 使用头孢他啶前必须常规进行过敏试验,阴性方可注射,输液5~10 min后要密切观察反应,出现过敏及时抢救,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及时上报,配合药剂科监测药物使用情况.

    作者:张凤玲;蔡顺云;张广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3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经综合治疗后哮喘症状全部缓解,7例机械通气者,6例缓解,1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永文;张倩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情况.结果 4464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451例,占54.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7%,位列前五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3.2%,前二位是缓症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9.5%,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其它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合理用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小燕;罗祥文;金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经氧气驱动雾化给药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3组:A组:射流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g+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B组:射流吸入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加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C组:硝酸甘油10 mg+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射流雾化,每日2次,每次15 min,疗程7 d.治疗前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血气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每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C组与A、B组比较,PaO2及肺动脉压力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联合吸入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改善血气及肺动脉压作用快而直接,能明显缓解血液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纠正心肺功能不全效果显著.

    作者:陈刚;葛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年龄20~58岁,其中男7例,女1例,症状有发热 7例(87.5%),咳嗽8 例(100%),气短3 例(37.5%),咽痛2例(25%),全身酸痛3 例(37.5%),腹痛、腹泻1 例(12.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例(75%)、升高2例(25%),心肌酶谱异常5例(62.5%),转氨酶异常4例(50%),呼吸功能不全3例(37.5%).胸部影像学以双肺散在、多叶段、多灶性或弥漫性渗出性病变,短期进展迅速.8例患者均经抗病毒、吸氧、对症支持治疗,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合并症.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胡智敏;魏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误诊肺栓塞1例分析

    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因反复咳痰喘20余年,呼吸困难一周于2010年4月16日入院.既往已确诊慢阻肺病史多年,多次在我科诊治,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入院前无明显诱因觉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无加重,无畏冷,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饮食体力明显下降.

    作者:张昌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7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肺结核的发病趋势、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我所6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以Ⅲ型为主,起病隐匿、病情重、合并症多、症状及X线表现不典型、病灶范围广、痰菌阳性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率高,易造成误诊.结论 掌握老年肺结核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的抗痨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对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老年人,应积极查痰及胸部X线检查,以便对肺结核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社会传染源.

    作者:常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8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分析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肺结核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的认识,对2005年~2009年68例老年肺结核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好转2例(5.4%),无效1例(2.6%).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病人窒息、死亡.有些患者内科治疗往往达不到立即止血的效果.目前我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展介入工作以来,共治疗肺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372例.其中肺结核咯血患者123例,绝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肺结核咯血37例患者,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茅惠娟;丁建春;孙梅;孔杰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结核性脑膜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36例结脑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总疗程不少于一年,也可以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后继续抗痨治疗不少于6~8个月计总疗程.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后遗症发生的关键.鞘内注射药物是提高晚期重症结脑患者疗效和防止在蛛网膜下缘形成粘连梗阻而导致慢性脑积水,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蒋昌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联合吸入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液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茶碱类及对症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用药7 d后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 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日.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呼吸困难、PaO2、PaCO2、FEV1%、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混悬液雾化吸入的多靶点抗炎治疗对AECOPD能够迅速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治疗AECOPD的有效选择.

    作者:包明红;梅晓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顽固性胸腔积液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顽固性胸腔积液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胸腔积液398例,其中顽固性胸腔积液54例,占13.6%,观察其顽固性的原因及特点.结果 54例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57.4%)为误诊所致,18例(33.3%)为误治所致,5例(9.3%)为疾病本身所致.结论 误诊与误治为顽固性胸腔积液的重要原因.

    作者:万耘;孙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大咯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纤支镜在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9年纤支镜检查治疗的大咯血病例42例的方法和结果.结果 明确出血部位:右上叶尖后段21例,右中叶9例,右下背段3例,左上尖后段3例,左下支气管6例;气管阻塞情况:有28例不同程度血块阻塞;止血疗效判断: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24~48 h内完全止血30例,其中无效患者48 h后第二次纤支镜治疗有10例48 h内止血,2例经次纤支镜治疗无效后选择经支气管动脉选择性栓塞术后止血.结论 经纤支镜抢救大咯血,快速、有效、方便.

    作者:罗红辉;张倩云;张华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在青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2月20例青年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60~100 min,术中出血量40~90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 d,随访6~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综合了传统开胸和常规VATS手术的优点,并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不易复发,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适合在中国普及开展.

    作者:王前进;赵汉卫;孙强;王礼俊;薛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激素治疗验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附3例报告)

    目的 探讨激素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意义.方法 对3例临床上拟诊COPD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及肺部影像学变化.结果 接受激素治疗后,3例患者病情缓解,肺部病变逐渐好转,1年后随访,肺部病变完全或基本吸收.结论 激素治疗有效可作为COPD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韩其政;亓梅;贾曰林;赵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E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激素组、全身激素组及对照组,三组基础药物相同,对三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于治疗后7 d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且不良反应少于全身激素组.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作者:许立;吴智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