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戟天醇提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及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影响

金辉;岳海波;王丽岩;杨煜;吕若谷;谢宇;吕文伟

关键词:巴戟天醇提物, 乳酸脱氢酶, 游离脂肪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摘要:目的 研究巴戟天醇提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及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刺五加注射液,10.0 mg/kg)、巴戟天醇提物(2.5、5.0、10.0 mg/kg)组每组6只.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的影响.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阳性药对照组(刺五加注射液),巴戟天醇提物1000、500、250 μg/ml组,每组8只.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缺氧缺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LDH的影响.结果 巴戟天醇提物降低血清中CK、LDH、AST的活性,降低血清中FFA、LPO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减少新生大鼠心肌细胞LDH的释放.结论 巴戟天醇提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脑转移瘤是NSCLC常见并发症,近年来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发生率达30%~50%[2],其中多发脑转移约占70%[3].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4].

    作者:李娈;高亚杰;董岩;朱海波;徐小玉;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研究[2]证实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均对老年BPH有一定疗效.但有研究[3]表示这两种类型的药物的实际应用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性欲减退、阳痿等.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是上述两种类型药物的代表之一,近几年临床研究中较为多见[4].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兴;王亮;黄庆华;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空腹超声对老年浸润性胃癌的诊断价值

    在目前的胃癌影像学诊断中,内镜及X线钡剂造影是为普遍的成熟技术,其准确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内镜及X线钡餐对胃癌浸润导致胃壁层次破坏,以及浆膜外浸润癌肿的诊断却存在诸多局限.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消化道空腔脏器的诊断中也越发体现出其优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4].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弥补胃镜诊断的局限性,对于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价值[5~7].本文探究空腹条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红;郑忠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y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Syk mRNA及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5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这些标本中Syk mRNA及Sy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yk mRNA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要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Syk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论 Syk mRNA及蛋白在人膀胱黏膜组织及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降低,并与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可以认为Syk基因的表达下降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作者:刘鹏举;胡恩平;张海涛;燕东亮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孤立性肺结节116例良恶性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高危因素.方法 根据良、恶性将116例孤立性肺结节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分析强制进入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结果为应变量(良性疾病=0,恶性疾病=1),自变量:年龄,结节直径,结节形态,结节内部特征,磨玻璃征,毛刺分叶,周边特征,结节钙化,结节界面,吸烟史,咯血.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恶性诊断的高危因素中,年龄≥60岁的OR值为28.098,P=0.004;结节直径>1 cm的OR值为41.886,P=0.016;毛刺或分叶征的OR值为138.386,P=0.001;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的OR值为57.602,P=0.003.结论 年龄(≥60岁)、结节大小(直径>1 cm)、毛刺分叶、结节内部特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高危因素.

    作者:朱少金;杨小龙;丁伯应;任刚;龚荣福;熊克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选取53例老年丙肝患者,对比36例中青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系列生化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 病毒应答率老年组早期病毒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20.8%、41.5%、79.2%、69.8%,肝功复常率老年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白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无论普通还是长效干扰素其SVR与年轻人相同,治疗6个月时疗效欠佳和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成为能否坚持用药的关键点.加强监测和心理疏导,必要时应用抗抑郁药物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作者:刘雪梅;朱跃科;刘海霞;姚勤伟;王克菲;于红卫;孟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恩度联合顺铂对胃癌种植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以及顺铂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0、5 mg/kg恩度,5 mg/kg体积顺铂,5 mg/kg恩度及5 mg/kg顺铂干预人胃癌荷瘤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MVD)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ID1、VEGF表达量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恩度组ID1、VEGF、MVD表达量减少,顺铂组肿瘤减小,细胞凋亡量增加;联用组肿瘤减,细胞凋亡多,而MVD表达量与恩度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恩度可以通过抑制ID1表达减少胃癌血管生成,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

    作者:李迪诺;王玉彬;王贵军;马艳梅;金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脓毒症是由微生物侵入人体而诱发的过度全身炎症反应[1],老年人由于其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及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某些诱因激发下极易发生脓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40%~60%.研究表明[2],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建生;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肥胖、胰岛素抵抗与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 评价中国汉族人群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突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河北居住的健康查体人群,体质指数(BMI)≥25.0 kg/m2归为肥胖组,共233例,BMI< 25 kg/m2归为正常对照组,共108例.从正常对照人群中选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343例样本LPL基因第8内含子HindⅢ多态性,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后,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中并发高TG血症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H+H+基因型者与H-H-基因型者比较,血清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突变与肥胖无相关性,与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关.

    作者:刘娜;陈树春;魏立民;唐勇;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2例

    既往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疗法,但不少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卧床休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并由于长期卧床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发现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通过椎弓根路径进入病变椎体,向内注入调配后的骨水泥[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达到稳定脊柱、迅速止痛及允许患者早日下地活动的目的.我院采用此技术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2例共123个椎体,疗效满意.

    作者:李建哲;贾全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IL-8基因多态性及硼替佐米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IL-8基因多态性及硼替佐米(万珂)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多种细胞株中找到3个细胞株分别含有IL-8启动子区-251位的三个基因多态性,加入万珂后检测分析各细胞株生存率,并测定各细胞株IL-8水平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细胞株IL-8表达量高,对万珂敏感,T/T细胞株IL-8表达量低对万珂不敏感.结论 MM中IL-8基因存在多态性,且与万珂干预治疗有关.

    作者:石峰;王建军;王晓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新癀片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心包切开综合征为心内直视术后2~3w或数月患者出现发热、前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1].新癀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三七、肿节风和牛黄等,药理作用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临床观察发现新癀片在治疗心包切开综合征效果显著,但随诊曾发现两位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服用新癀片,其INR均大大延长,超过4.0,经及时调整华法林和新癀片用量,INR恢复正常.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临床进一步观察,许多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值出现波动,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癀片引起换瓣术后患者INR值变化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新癀片对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作者:项海燕;唐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优化、合成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并构建其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将基因导入卵巢细胞(CHO)中进行初步表达.方法 目的基因经优化后人工合成全长编码区,利用双酶切连接法将其连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采用脂质体法稳定转染CHO细胞后应用PCR和RT-PCR法检测△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D4,并整合进CHO细胞基因组,实现了该基因在CHO中的表达.结论 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以及△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后的分析为下一步深入研究△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功能和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打下了基础.

    作者:汪坤福;朱贵明;张涛;孙洁;江旭东;王明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影响因素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C)发病率占卵巢细胞癌病变发生率的25%,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较高[1].目前临床上将OSCC作为卵巢细胞癌中独立的亚型进行研究,在国外研究中认为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效果主要是铂类化疗药物反应[2].本文拟分析老年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石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随着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抑郁症的治疗造成了家庭以及社会的沉重负担,从而导致老年抑郁的治疗较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更加慎重,需探讨更加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1].本文采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析其疗效以及副作用.

    作者:陈川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女性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

    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64岁的年龄段多见[1].因卵巢位居盆腔深部,且缺乏特异性筛查,发病隐匿,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首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付建红;高湛;翟旭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液中相关的神经丝蛋白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尿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对AD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50例AD,60例轻度认知障碍(MCI)和82例智能正常老年人尿中AD7c-NTP的含量.结果 AD组、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尿中AD7c-NTP的含量分别为(2.20±0.34)、(1.53±0.43)、(1.38±0.38) ng/ml,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中重度AD组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AD组(P<0.01).90.0% AD和43.3% MCI患者尿AD7c-NTP含量异常(>1.90 ng/ml),而87.8%智能正常老年人该指标正常(≤1.90 ng/ml).结论 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对AD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曾瀛;徐丽君;唐震宇;邓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改良盆底加固法在脱垂子宫阴式切除中的应用

    传统的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为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但容易发生阴道穹隆膨出,尤其是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单纯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穹隆膨出发生率达2%~45%[2],本文观察采用盆底加固法+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FOLFIRI方案用于晚期胃腺癌二线化疗的疗效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疗仍缺乏标准的化疗方案,尤其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的选择更是难点.研究表明伊立替康联合持续静点5-氟尿嘧啶(5-FU)(即FOLFIRI方案)在晚期胃腺癌治疗中无论作为一线还是二线治疗,均有一定疗效[2~4].本文就FOLFIRI方案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腺癌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王轶卓;王畅;肖慧杰;姚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粥样斑块不稳定使冠状动脉狭窄加重或发生闭塞是发病的共同机制之一[1].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以导致粥样斑块纤维帽基质降解,从而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2].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