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单世民;汪云朋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COPD急性加重期常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发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麦默通手术残腔灌注肾上腺素盐水的疗效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性化医学模式及治疗观念的更新,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治疗乳腺较小良性肿瘤尤其是不可触及肿瘤的常用方法[1,2].它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通过负压抽吸乳腺病灶,可进行重复切割,使一次穿刺能切取多个标本,且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后无明显瘢痕.但由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不能像传统手术在直视下将肿物完整取出,并彻底止血,所以术后肿物残留与术中、术后出血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向手术残腔灌注肾上腺素盐水,从而发现可疑残留病灶,彻底切除,并减少术后皮肤瘀斑的发生,就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于志强;李志旺;韦伟;孙德胜;钟洁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24式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 验证太极拳对老年人站立时平衡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等选取某地区65 ~ 7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平衡仪对受试者平衡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经过6个月时间的实验,实验组平衡能力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前后,实验组的平衡功能有很大提高(P<0.01).实验前后,对照组平衡功能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其可能机制是太极拳练习增强了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加强了大脑对躯体和四肢的协调能力.

    作者:王红雨;张林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人负性情绪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 克服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常用工具的不足,编制适用于测量中国老年人负性情绪的量表.方法 根据已有文献与访谈归纳出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参照已有的工具编制出原始的由42题组成的老年人负性情绪问卷,将其施测于34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项目分析,选出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20题组成正式的量表.结果 此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7,它与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及平衡式赞许性作答调查表的印象整饰分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651与0.226.结论 此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与辨别效度,适用于老年人.

    作者:刘萃侠;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38例

    老年性白内障为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目前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切口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散光大、愈合慢、住院时间长[1,2].本研究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

    作者:王佩丽;郭光;申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26例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文献报告在13%~50%之间[1]高龄患者更高,60岁以上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者多3倍[2].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差,心律失常是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手术后心律失常高龄肺癌患者临床特征.

    作者:李学灿;张强;李晓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空腹超声对老年浸润性胃癌的诊断价值

    在目前的胃癌影像学诊断中,内镜及X线钡剂造影是为普遍的成熟技术,其准确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内镜及X线钡餐对胃癌浸润导致胃壁层次破坏,以及浆膜外浸润癌肿的诊断却存在诸多局限.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消化道空腔脏器的诊断中也越发体现出其优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4].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弥补胃镜诊断的局限性,对于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价值[5~7].本文探究空腹条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红;郑忠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李百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优化、合成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并构建其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将基因导入卵巢细胞(CHO)中进行初步表达.方法 目的基因经优化后人工合成全长编码区,利用双酶切连接法将其连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采用脂质体法稳定转染CHO细胞后应用PCR和RT-PCR法检测△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D4,并整合进CHO细胞基因组,实现了该基因在CHO中的表达.结论 原生动物△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以及△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后的分析为下一步深入研究△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功能和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打下了基础.

    作者:汪坤福;朱贵明;张涛;孙洁;江旭东;王明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选取53例老年丙肝患者,对比36例中青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系列生化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 病毒应答率老年组早期病毒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20.8%、41.5%、79.2%、69.8%,肝功复常率老年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白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无论普通还是长效干扰素其SVR与年轻人相同,治疗6个月时疗效欠佳和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成为能否坚持用药的关键点.加强监测和心理疏导,必要时应用抗抑郁药物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作者:刘雪梅;朱跃科;刘海霞;姚勤伟;王克菲;于红卫;孟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记录13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前后的各项超声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比(Ea/Aa)值,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及其SBP、DBP数值.结果 ①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78%;②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治疗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之比(Ea/Aa)值均明显升高,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及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降压效果明显,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武国东;及志勇;武燕萍;孙明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编制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半结构访谈、文献回顾、条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初试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重庆市300名老年残疾人进行预实验,通过内容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进行条目筛选及问卷的信效度评价.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25个条目,条目负荷系数在0.626~ 0.924,4个因素的可解释方差为64.19%.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Cronbachα总系数0.846,生理需求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49,安全需求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56,心理需求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21,自我实现需求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02.问卷总内容效度为0.846,总的重测信度为0.876.结论 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现状.

    作者:车小雯;沈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培达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

    下肢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在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0.8%,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1].本文观察培达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

    作者:宣伟;丰德垣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0)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1年1~10月我院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的AS0 101例,平均年龄(69.64 ±5.07)岁,其中男68例,女33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组手术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介入组(P<0.05);两组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级构成比不同(P<0.05).见表1.

    作者:徐新华;胡家美;唐尚权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及2011年恩施市两家医院的门诊和急诊>60岁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用药种类.结果 2010年门诊处方32 9434张,2011年374 875张;2年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具有较高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更高;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具有较低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进一步降低.2011年4 424张SSRIs处方中28.80%联用一种及以上的药物;187张TCAs处方中65.78%联用一种及以上药物.在与SSRIs联用的药物中以镇静催眠药物频率高,其次是脑功能激活药和钙离子拮抗药.该院2年期间帕罗西汀用量较大,超过规定剂量,其他抗焦虑及抑郁药物使用合理.结论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药物的特点和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达到真正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粟英;向毓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两种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恩替卡韦片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变化情况.方法 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d,对照组22例服用恩替卡韦片0.5 mg/d,治疗48 w.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度评分为7.77±2.02、3.14 ±1.08,纤维化程度评分为3.41±0.85、1.41±0.80;对照组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度评分为7.86±1.93、3.00±1.02,纤维化程度评分为3.32--0.57、1.32±0.57.两组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都可以明显改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且两者疗效相当.

    作者:项时昊;杜心芳;马海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新癀片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心包切开综合征为心内直视术后2~3w或数月患者出现发热、前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1].新癀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三七、肿节风和牛黄等,药理作用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临床观察发现新癀片在治疗心包切开综合征效果显著,但随诊曾发现两位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服用新癀片,其INR均大大延长,超过4.0,经及时调整华法林和新癀片用量,INR恢复正常.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临床进一步观察,许多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值出现波动,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癀片引起换瓣术后患者INR值变化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新癀片对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作者:项海燕;唐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五味子总木脂素与顺铂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对五味子总木脂素作用的敏感性及五味子总木脂素与顺铂作用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应用MTT法检测五味子总木脂素单独及联合顺铂作用后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 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在五味子总木脂素低浓度作用时抑制生长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轻微的增殖现象,药物浓度达到200 μg/ml时,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总木脂素与顺铂联合作用检测结果为0.43 ±0.01,与对照组(0.75 ±0.04)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五味子总木脂素与顺铂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金宏;信宏;于洪泉;温娜;唐泽波;齐玲;刘兴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COPD急性加重期常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发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

    作者:单世民;汪云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牙在术后1 w内发生疼痛的情况以及在术后随访12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术后7d两组患者发生疼痛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术治疗慢性老年性根尖周炎与多次根管治疗术临床疗效相同,且不会加重患者术后疼痛,且较多次根管治疗术疗程短、费用低,省时省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红叶;鲍巧云;徐莉颖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海南地区APM-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国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PM-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RFLP与测序检测APM-1中45T/G与276G/T的基因型在120例脑梗死患者及120例正常健康人中的分布,同时检测各基因型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在ACI组的APM-1 SNP45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3.92±1.2) μg/ml、(4.07±1.5)μg/ml及(3.99±1.4)μg/ml,t=0.287,P=0.593,而在ACI组的APM-1 SNP276的T/T、G/T及G/G 3种基因型中,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分别为(4.07±1.6)μg/ml、(4.01±1.4) μg/ml及(3.38±0.7)μg/ml,G/G基因型与T/T基因型比较差异显著(t=29.53,P<0.001).结论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ACI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ACI患者APM-1 SNP276位点多态性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G/G基因型个体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携带APM-1 SNP276 G/G基因型可能增加ACI患病的风险.

    作者:何平;丁毅鹏;陈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