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宋娟;曾冬竹;牟文莲

关键词:直肠癌, 微创,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摘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是大肠部位常见的肿瘤.目前,对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干预,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本文探讨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纳入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54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微创组94例及传统组60例,纳入研究对象在入院时积极行疾病相关辅助检查,争取早期明确诊断,制定患者个性化治疗计划.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Dukes分级手术方式)比较见表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进而促使康复医学的飞速发展[1].临床中康复医学的应用目的以降低或解除患者躯体障碍或重塑缺失功能为主,追求对患者的躯体障碍进行有效地预防、评估、诊疗和训练,以此改善生活质量[2,3].康复医学的服务主体为各种功能障碍病人,住院康复期间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为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进行如下研究.

    作者:林贵平;姚血明;肖丽娜;陈代芬;李国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清脂联素对高血压患者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和左室心肌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对高血压患者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和左室心肌质量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患者88例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放射免疫法取血浆测定APN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P Sonos 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背向散射积分(IBS)周期变化幅度(CVIB),并计算平均CVIB (ACVIB).利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APN水平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升高(均P<O.01);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A)、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a/Aa)、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ACVIB值显著降低,E峰下降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增大(P<0.05);高血压患者E/A、DT、IVRT、Ea、Ea/Aa、Vp与左室心肌ACVIB的变化呈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APN可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ACVIB的降低与心肌功能的减退密切相关,观察左室心肌ACVIB的变化,可用于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

    作者:杨志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分别对400例60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8名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个别访谈.结果 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因不同原因缺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影响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月收入低的老年人及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何斌;王玉环;张苇;陆宁;王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对老年痴呆症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法结合石菖蒲挥发油对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改变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诱发老年大鼠发生老年痴呆症(AD).造模成功后,采用单纯高压氧、高压氧联合不同剂量的石菖蒲挥发油进行治疗,通过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考察其对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测定动物模型脑组织内的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所有治疗组的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成绩显著提升(P<0.05或P <0.01),脑组织内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治疗组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效果及对SOD、MDA的影响均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组.结论 高压氧联合石菖蒲挥发油可以通过影响SOD、MDA的含量对抗自由基的生成,保护脑细胞,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邬丽红;张明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升板汤治疗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升板汤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老年ITP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升板汤水煎剂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候、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候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T和GPⅡb/Ⅲ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板汤能够刺激老年ITP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强造血功能,显著提高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预后不良32例,预后良好2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术后1、3、7、14、21 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奥林巴斯Au640型生化分析仪动态检测血糖、CRP、PLT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空腹血糖(FBG)明显增高(P<0.05),之后随时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术后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研究组血清CRP在入院时升高,于术后1d达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术后21d基本恢复正常.研究组入院时至术后1 d PLT均未见升高,术后3d开始逐渐升高,至14 d时达到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FBG动态变化一致,均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预后不良组血清CRP高水平持续时间长,术后14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FBG、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后7~21 d预后不良组患者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FBG、CRP、PLT的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是判断脑损伤急性期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参考指标标准.

    作者:彭远强;粱鉴添;温宝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必净对老年肺炎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老年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寻找一种中药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仅是老年肺炎患者的福音,而且是临床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血中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评估血必净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秦福芳;孙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国老年人医疗费用的负担水平及变化趋势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水平及变动趋势.方法 运用“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调查”2000年和2006年两次调查的数据,选取相关指标,对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水平高于女性;城市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水平高于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提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水平增高;收入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水平增高.结论 不同人口和社会特征的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两次调查间,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非常快.

    作者:闫萍;李传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海南省异地疗养人群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海南冬季自然环境对异地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 2010年间海口、三亚地区各个疗养院、老人公寓的异地疗养的老年人(≥65岁),共710名,疗养时间3个月.利用SF-36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评价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异地老年人海南疗养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疗养前,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疗养前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海南冬季自然环境对异地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有益处.

    作者:金水晶;钟书辉;龙登毅;文国强;吴亚丹;符秀梅;吴玲;陈涛;苏庆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owerLab信号处理仪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诱导型NO合酶(iNOS)是否介导葛根素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应用NO试剂盒测定葛根素对结肠内NO含量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观察葛根素是否上调结肠中iNOS的含量.结果 0.12、0.24、0.48 g/L葛根素对各段肠道平滑肌运动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应用SMT(iNOS抑制剂)对结肠平滑肌预处理后再加入葛根素,其对平滑肌作用减弱.0.12、0.24、0.48 g/L葛根素都可提高结肠平滑肌内NO和iNOS含量.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其机制可能与肠内iNOS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刁汇玲;孙晖;高金祥;马中女;田伟;马春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预注地塞米松预防快速推注米库氯铵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米库氯铵,又名美维松或美维库铵,是临床上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它与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等其他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效应,可能继发心血管不良反应[1].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临床麻醉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米库氯铵由于具有诱导、恢复迅速、不产生快速耐受、没有明显的蓄积效应以及神经毒性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有组胺释放的副反应,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减少注射米库氯铵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玮璇;朱卓;潘晨宇;潘振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参麻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56例

    引起老年性眩晕的病因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埃病等为主.老年性眩晕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发病与全身多因素有关,诊断颇为棘手,西医治疗往往以对症为主,而中医治疗具有适应范围广、注重个体化治疗等优势.我科自2010年开始用参麻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谢蓉;林丹;李芳;陈华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

    记忆功能是人的重要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神经心理功能密切相关.记忆障碍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前期阶段[1].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引起记忆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9~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均为长期居住于唐山市并愿意参加本研究者.纳入标准:年龄60 ~7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高血压1年及以上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脑血管并发症.

    作者:孙丽明;陈长香;王建辉;王素娟;李淑杏;窦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聚糖(PGs).PGs由核心蛋白和糖胺聚糖(GAGs)两部分组成.PGs的大部分生物学功能是通过GAGs实现的[1].肝细胞表面表达的HSPGs主要包括多配体PGs-1,-2和4(syndecan-1,-2 and 4)和磷脂酰肌醇聚糖-1和4(glypican-1and-4)[2].此外,还有分泌型的PGs,包括基底膜聚糖(perlecan)、集聚蛋白(agrin)、丝甘蛋白聚糖(serglycin)和胶原XⅧ(collagen XⅧ)[3].HSPGs上的硫酸乙酰肝素链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肝素相似,但是与肝素相比,HS的硫酸化程度较低而乙酰化程度较高,肝素有着更高密度的N-位和O-位的硫酸基团[4].

    作者:夏霖;滕丽萍;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患者近期康复的影响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术中出血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可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量,但该方法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研究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刘平;谭永红;孙友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1h、后6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治疗前、后24h脑钠肽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率高于无创组(P <0.05或P<0.01).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脑钠肽水平均下降(P<0.01),有创组脑钠肽水平比无创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 机械通气能够及时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有效措施,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比无创机械通气更佳.

    作者:杨成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行主动脉夹层术对脑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手术中脑保护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62例,体外循环均采用DHCA技术和在DHCA基础上行ASCP,应用离心泵头,控制脑灌注的流量及压力.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使用降温期间用PH稳态、低流量及复温期间用α-稳态的联合方法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相结合,记录尿量.结果 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为104~206 min,平均(164.8±38.1)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 ~ 125 min,平均(90.1 ±32) min;停循环时间为(n =53)18~61 min,平均(36.2±15.7) min,脑灌注时间15 ~55 min,平均(37.8±10.6) min辅助时间13 ~79 min,平均(47 ±20.9) min;常规超滤54例,超滤液量为1 200 ~5 000 ml,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相结合4例,超滤液量为5 000~7 000 ml,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安返监护室,术后14 ~70 h清醒,术后早期出现躁动3例,短期低氧血症5例,肾功能不全2例,61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衰竭及脑出血.结论 在DHCA期间合理安全的脑保护,有利于提高老年DeBakey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卫红;许日昊;杜宇;王天策;朱志成;柳克祥;张曙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组织器官功能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增高[1].在其进行全身麻醉后,经常会引发肺部感染,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引起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筛查与分析,并做好全身麻醉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9~76(平均69.2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肺部感染症状.100例患者中,合并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32例:肺气肿10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3例.

    作者:焦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的获益性评估

    目的 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性评估.方法 将108例研究对象应用单纯随机单盲法分为LGI膳食组(54例)、非GIL膳食即对照组(54例);以60岁为年龄分界,LGI组老年亚组[26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8例,平均年龄(54.7±4.3)岁];对照组老年亚组[25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9例,平均年龄(70.7±4.3)岁].观察期为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膳食结构,观察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HbA1c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 LGI组膳食结构具有明显变化;LGI组患者血脂、BMI、HbA1c和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TG、TC和HDL-C可见改变(t=7.51、6.78和7.06,均P<0.05),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t =1.64,P>0.05);干预后两亚组比较,老年人LDL-C水平明显高于中年组(t=8.52,P <0.05);HbA1c和ISI指标表现为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明显改善(t=6.59,P<0.05).LGI膳食干预后老年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x2=7.05,P<0.01),心衰发生率也在老年组偏高且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而脑卒中、心绞痛发作和血压波动发生率未见差异.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LGI膳食利于血脂,特别是TG、体重、HbA1c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控制,但潜在低血糖和心功能变化的风险.

    作者:王玉玲;宋玉波;康维强;宋达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清硫化氢检测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价值

    脑卒中发生的机制被认为是多元化的,但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的中心环节,如发生在颈部、颅内的动脉血管受累往往可因动脉斑块破裂、血栓脱落等导致支配脑组织的血管阻塞而引发脑卒中[1-3].硫化氢(H2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现在认为其具有血管内皮保护、抗氧化、降低血压及扩张血管等作用[4,5].相关临床研究尚不十分丰富,特别是患者内源性H2S在疾病发生时的变化特点[6].本研究分析H2S在IS中的诊疗意义.

    作者:李秋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