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峰;纪祯龙;于晓光;张爱荣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1].本研究拟分析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呼吸循环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12例,按是否发生呼吸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和对照组各56例(未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开胸手术方式包含肺部、食道及其他位置手术,肺部手术主要有肺楔形切除术、肺叶或袖式切除和全肺切除等,食道手术为右径三切口和左右径两切口等,其他位置开胸手术包含纵隔、胸膜术等.
作者:吴月明;藏东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65岁老年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该院655例老年男性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评价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程度,并记录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基础疾病、吸烟、饮酒等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655例患者中,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82.8% 、86.4% 、36.2%.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夫妻感情不合.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糖尿病.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饮酒、糖尿病.结论 年龄及糖尿病是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共同危险因素,夫妻感情是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及前列腺体积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和饮酒等.
作者:胡瑞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给老年患者带来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巨大变化[1].有研究提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明显降低,并随营养状况的下降而降低[2].如何使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在少生理痛苦下生存更是值得探讨.笔者拟探讨姑息治疗对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傅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恩施板党对烧伤大鼠微血管反应性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膏状固体酒精灼烧法复制大鼠烧伤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恩施板党治疗组,在烧伤组和党参治疗组背部皮肤造成大鼠体表面积(BSA) 20%深Ⅱ度烧伤模型,恩施板党治疗组大鼠给予恩施板党治疗.观察大鼠烧伤后肠系膜微动脉血管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恩施板党能使烧伤后肠系膜微动脉血管管径缩小(P<0.05),血液流速增快(P<0.05),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增强,ROS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恩施板党可明显改善烧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增强抗氧化能力.
作者:王振富;钟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细胞均含有线粒体,这些具有双层膜分子结构的细胞器不断地变换形态、位置,为氧化反应提供完整的新陈代谢手段,可以将丙酮酸、脂肪酸及氨基酸转化为ATP[1],为机体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线粒体的功能障碍和其本身的变化均可影响其所在器官的整体功能.已有证据表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是心力衰竭致病机制的主要环节[2].大量人体脑组织尸检、遗传分析,以及对动物转基因模型生物化学和病理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显示:线粒体损伤是一个共有机制.氧化应激造成的线粒体损伤,线粒体DNA缺失、病理性突变,线粒体形态的改变,以及病原蛋白质与线粒体的交互作用均可导致神经元的死亡[3],线粒体参与脑老化的氧化修饰调节[4].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线粒体在(AD)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从线粒体的发展史、功能、DNA的变化及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探讨线粒体在AD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余亚娜;李莉娜;张素文;李颐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服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的影响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观察时间12w.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西格列汀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低血糖及其他临床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效果良好,对于HbA1c的达标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淇;陈海燕;孔俭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椎基底动脉血管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供血不足[1],从而出现眩晕、呕吐、乏力等临床表现,当严重供血不足时,还会有视力模糊、头痛、嗜睡、意识障碍症状,临床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深受青睐,现将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经过整理总结.
作者:姚玉龙;吴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一直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据报道[1],SCD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因素的2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60%以上.窦心律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周期的生理性变化,常用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但是近研究显示其对预测SCD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HRT的各项指标变化特点探讨CHF的发展机制.
作者:李卿慧;刘亚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约为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的10%以上.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可持续、低效清除小分子尿素物质和过多的水分,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使超滤与生理状态更接近[2].本研究旨在探讨SLED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60~76岁,中位数年龄65.8岁.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 15 ml/min.糖尿病病程7~29[平均(14.87±2.56)]年,排除恶性肿瘤、急性肺水肿、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肾功能指标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华;刘艳;王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脑垂体增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的减少,使其相应靶腺器官功能减退,反馈性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久而久之,腺垂体TSH细胞增大,导致脑垂体的病理性增生[1].通过查阅文献,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脑垂体增生大约占所有反馈的垂体瘤的33.3%[2],通过影像学去鉴别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脑垂体增生非常困难、复杂,并且时常得不到临床医生足够重视,但不同类型垂体瘤在治疗原则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导致误诊.现对我院17例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脑垂体增生的患者临床表现、内分泌学、影像学及治疗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逄锦峰;纪祯龙;于晓光;张爱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老年人是我国肺癌高发人群,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癌(NSCL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而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风险大,病死率高[1].吉非替尼为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非细胞毒性和特异靶向性作用[2].为降低老年NSCLC患者手术风险,本文就我院老年NSCLC局限性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术前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陈琳;从伟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骨折复位则多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可高达20% ~ 40% [2,3].为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长期随访,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黄文良;邓江;莫刚;阮世强;田仁元;叶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及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贵州省为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 639例,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直接询问法和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详细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信息.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3例为观察组,未发生5 366例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5 6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3例,发病率为4.8%.性别、年龄、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均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因素;70岁以上、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职业均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血糖异常患者容易发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体重较大、血脂异常、家族史均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相互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年龄、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职业、体重、家族史、血脂均是高危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杨平;张莉;何英;周婷;吴芳;周芸;王安素;任光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继发于腰椎小关节疾病在20世纪初就已经被认可.然而,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上往往被腰椎间盘疾病掩盖,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些患者误诊及治疗不当[1].1971年,Rees等[2]报道经皮小关节神经横断术治疗所有类型的背部和腿部疼痛达到了99.8%的成功率,这使大家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重新产生了兴趣.因为其他研究者无法复制Rees的实验结果,所以Shealy[3]在1974年开始进行腰椎小关节神经的经皮射频凝固手术.而Mooney等[4]注射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到腰椎小关节,试图确定小关节综合征的疼痛辐射模式,但关节腔内封闭技术自此形成.目前国内极少有医生应用封闭技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进行诊断及治疗.
作者:刘冠宇;张利恒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结肠癌(CC)发病率在中国呈现增高趋势[1],以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但是CC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胃泌素是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主要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刺激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也有轻微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等作用[2,3].研究证实,胃泌素与CC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一定程度反映疾病进展[4-6].本文拟明确胃泌素在老年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江娜;程帆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87例48 h内发生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43例采用小剂量rt-PA溶栓加抗凝治疗(溶栓组),44例采用抗凝治疗(抗凝组),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24、48、72 h、1 w时血浆ET-1表达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溶栓组患者血浆ET-1水平较抗凝组下降明显(F=26.57,P=0.000),溶栓组治愈率显著高于抗凝组(x2=1.946,P=0.048),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浆ET-1水平都高于治愈和好转患者(P=0.000,P=0.015).结论 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血浆ET-1浓度与临床治疗效果相关,小剂量rt-PA溶栓加抗凝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其血浆ET-1水平.
作者:刘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认知功能障碍(CI)是一组后天获得的在记忆力、定向力及计算力等多个认知领域发生障碍的综合片,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AD).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社会的到来,老年AD患者日益增多、文献报道表明,我国≥65岁老年人群AD的发病率为5%[1].老年人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及AD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也是一种过渡状态.研究表明,每年约10% ~ 15%的MCI患者可发展为AD[2],而且MCI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严重负担.MCI根据病因可分为退行性MCI(NMCI)、血管性MCI(VMCI).目前,关于对MCI患者采取规律体育锻炼的临床研究日益引起重视,本文拟探讨规律体育锻炼干预对NMCI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效果.
作者:苗杰;陈春阳;包大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用200 mg/kg五味子乙素灌胃处理7d,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 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用药组肿瘤重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大鼠白清谷胱甘肽(GSH),SOD、CAT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子乙素通过影响胶质瘤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可以显著地发挥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刘晓阳;王立波;侯晓节;刘玉清;陶玉龙;金宏;沈楠;陈加俊;齐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吉安市城区抽取100名社区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坚持每天饭后散步,没有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及民族音乐等相关活动.观察组: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并使用民族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社区老年居民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不但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睡眠质量.
作者:邓红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乙型肝炎、轻度、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6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全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并对灌注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P<0.05);PVP和TLP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3.35,F=65.78,P <0.05);HPI指数和TT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1,F=30.43,P<0.05).经秩相关分析,HA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5);PVP和TL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r=-0.85,P <0.05);HPI和TT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r=0.88,r=0.5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为-9.798,秩相关系数为-0.94,P <0.05.结论 多排CT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肝脏的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其中以PVP的变化为敏感,有助于鉴别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