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防治肝脏损害的实验研究进展

贺琴;李敬会;谭华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肝脏损害
摘要:随着疫苗的使用,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肝脏损害原因多样化,这为多靶点、多机制防治疾病的中药提供了空间.在防治肝脏损害方面,中医药显示了较大的优势.中药(欧美国家称为植物药)银杏叶及其银杏叶提取物(ECB)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现将其防治肝脏损害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肩-手综合征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Ⅰ期SH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针刺结合康复组(针康组)10例和康复组10例针刺组10例;30例Ⅱ期的患者同上处理.结果 针康组对于Ⅰ期SHS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针康组对于Ⅱ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康复组(P<0.05);针康组和针刺组对于Ⅱ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Ⅰ期患者(P<0.05);而康复对于Ⅰ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SHS比单纯康复和针刺治疗有一定优势,而且康复训练应该早期介入.

    作者:李西忠;刘延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发病1 w内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定梗死部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ICA 39例,MCA 36例;据头颅MRI表现,ICA组和MCA组分水岭梗死(BZI)分别为15/39例(38 5%)、22/36例(61 1%),MCA组显著高于ICA组(P<0.05);ICA组单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CA组(P<0.05);MCA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ICA组(P<0.05)结论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前者以单发性脑梗死多见;后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多发性脑梗死中以皮层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I)+ BZI多见.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作者:朱林凤;刘猛;吴坚;盛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健步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由护士引导的健步走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对其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两个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无明显差异的社区,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后,各随机抽取45位高血压患者.然后将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干预社区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及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社区采用现有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其效果.两组均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用药.结果 ①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分别降低11.25 mmHg和9.09 mmHg,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数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LDL-C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LDL-C异常者减少10例(22.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干预组在干预后无患者出现FBG异常,而对照组有2例(4.55%)发展为FBG异常.结论 护士引导的健步走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的控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血脂的调节,预防糖尿病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夏莉娟;张琳;罗慧琴;宁艳花;何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辨证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治疗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制定稳定期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26 w,分别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RP、IL-8 、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IL-8除外,P<0.0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CD3+T水平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D4+T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T水平试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CD4 +/CD8+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较低(P<0.01);试验组疗后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8、TNF-α和CRP水平,改善炎症损伤;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海龙;曹帆;王明航;李素云;马利军;李建生;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活血利水法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利水法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标准的20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另外予以中药的活血利水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CT显示的水肿容积及血肿容积,计算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率,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给药治疗后水肿吸收率、血肿液化吸收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利水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可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郝晋彪;高永赞;蔡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剂量胺碘酬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8例分为三组,胺碘酮组(n =36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 w后改为200 mg/d,维持治疗1年;大剂量联合组(n=43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w后改为200 mg/d,同时口服氯沙坦50 ~ 100 mg/d,维持治疗1年;小剂量联合组(n=49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w后改为200 mg/d,持续1个月后减为100 mg/d,同时口服氯沙坦50 ~ 100 mg/d,维持治疗1年.观察三组患者1年内心率、血压及转复维持有效率;治疗6个月、1年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积(LAES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 ①治疗6个月,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胺碘酮组(均P<0.05);三组转复维持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1年后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胺碘酮组,转复维持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LAD、LAEDV、LAESV明显小于胺碘酮组,LAEF明显高于胺碘酮组(P<0.05);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可以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重构,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心律维持效果明显优于胺碘酮,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肖飞;钟国强;曾志羽;涂荣会;何燕;蒋智渊;李烁;付金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及其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费用补偿情况,探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吉林省新农合统计信息系统中调取2003~ 2012年10年的新农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2 198元上涨为2012年的5 408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例和门诊补偿比例不断升高,由2003年的27.0%和15.1%上涨为52.5%和37%.2012年住院和门诊次均自费占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5%和1.1%.结论 10年间,吉林省新农合的住院补偿比例逐年上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住院患者次均个人自费占其年收入的比例依然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没有真正消除.建议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规范医疗诊断和治疗行为,扩大新农合药品目录范围,从而完善新农合的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作者:刘中正;张秀敏;王昕晔;赵璐;李晶华;沈文生;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CHF136例为心衰组,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Ⅰ级组32例;Ⅱ级组36例;Ⅲ级组31例;Ⅳ级组37例.选取同期老年健康查体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测血清hs-cTnT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①心衰组较对照组hs-cTnT浓度显著升高(P<0.001);心衰各亚组间hs-cTnT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且随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P <0.001);Ⅰ级组较对照组hs-cTnT浓度升高(P<0.05).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心衰组内各亚组之间比较超声心动图参数、NT-proBNP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②心衰患者Log hs-cTnT与Log NT-proBNP、LAd、LVEDd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431,0.640,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77,P <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无论有无心衰症状hs-cTnT均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hs-cTnT能较好地反映患者心功能变化.

    作者:谷颖;王爱红;鹿克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年龄≥65岁的住院CHD患者150例(CHD组),同期入选<65岁CHD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及≥65岁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100例为非冠心病组(非CHD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Cys C、β2-MG水平,评价老年CHD患者Cys C、β2-MG水平与CHD类型、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关.结果 与同年龄段非CHD患者比较,老年CHD患者Cys C水平较低(P>0.05);同<65岁CHD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ys C和β2-MG水平明显增高(P<0.05);老年CHD三支病变者和重度病变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轻度病变者(P<0.05).结论 老年人Cys C,β2-MG水平高于非老年者;老年CHD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Cys C水平逐渐降低.

    作者:赵红丽;李潞;王帅;李纯;张晓丹;于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引起TC、LDL-C水平下降过低1例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肺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免疫代谢变化及3年复发率

    目的 了解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炎症、营养代谢的变化及3年复发率.方法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开胸下肺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7d,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CD4/CD8、IgA、IgG及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 (P =0.03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40.54% vs 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当,但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周期短,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少,同时营养状况也优于开胸手术组.

    作者:吴朝晖;刘玳瑄;刘与友;杨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天然蜂王浆对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天然蜂王浆(RJ)对兔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行颈总动脉插管测量动脉血压,行左心室插管测量心室内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RJ观察兔动脉血压、心率和心室内压的变化,取不同部位的血管环置于克氏液中,于灌流液中加入RJ观察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 静脉注射RJ后动脉血压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持续长达约30 min,心率和心室内压降低,于灌流液中加入天然蜂王浆后,腹主动脉和肺动脉环张力升高,而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血管环的张力降低.结论 天然蜂王浆通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活动而降低兔动脉血压.

    作者:熊顺华;王新均;陈德森;李国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2010年夏季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鉴定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收集1 67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气单胞菌99株,,其中维氏气单胞菌40株、豚鼠气单胞菌37株、嗜水气单胞菌22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82.8%、67.7%、47.5%、41.4%和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不同气单胞菌种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杭州地区夏季成人腹泻患者气单胞菌的分离率较高,较多菌株对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耐药,应该进行持续监测.

    作者:葛樯樯;白永凤;陈晓;余斐;郑书发;陈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poB100与SREBP-1c的影响

    目的 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 EBP-1 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预防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和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B100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表达均降低(P <0.05);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凋节SREBP-1c 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梁衍锋;张东东;孙俐俐;倪蕾;王淑秋;马小茹;刘蕾;刘君星;王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吸痰模式与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睡眠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不同吸痰模式对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定时吸痰模式,研究组采取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对吸痰并发症及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老年吸烟喉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及夜间吸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夜间睡眠时间及完成睡眠周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夜间觉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吸痰直接导致和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增加了老年吸烟喉癌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黄卫东;李笑雨;安冉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软骨糖蛋白39表达及相关信号途径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情况,分析TLR 4-NF-κB信号途径与YKL-40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穿刺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通过ELISA检测脓毒症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YKL-40浓度.分离培养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用RNA干扰技术干扰TLR4和NF-κB基因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第1小时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血清YKL-40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8、12和24小时脓毒症组血清YKL-4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NF-κB干扰组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TLR4 mRNA的脓毒症TLR4干扰组TLR 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TLR 4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NF-κB mRNA的脓毒症NF-κB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YKL-40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会过表达,且TLR 4-NF-κB信号途径参与了YKL-40的过表达.

    作者:张利华;汪靖;马英;盛德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175例老年体检者进行甲状腺功能以及彩超检查,根据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结节组与正常组,对两组进行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甲状腺结节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上升的趋势,彩超结果发现,除结节组甲状腺前后径线较正常组增加外(P<0.01),其余参数均未见异常.两组甲状腺功能结果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年龄分组,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T3、FT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老年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早期小结节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而TT3、FT3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作者:王征;李伟汉;张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53例患者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病灶直径≤3.0cm)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表现及特征,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模式分别有特征性表现,21个肝细胞癌(HCC)中19个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仅2个病灶表现为“快进慢出”;12个肝转移癌(MHC)中8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均呈恶性肿瘤典型“快进快快出”造影模式;11个肝血管瘤(HH)病灶表现为“慢进慢出”;6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表现为“快进慢出”;3个炎性假瘤(IPT)病灶表现为三期均无造影剂进入;6个肝脏局部脂肪缺失(FSA)病灶表现为“等进等退”.结论 HCC 、MHC 、HH 、FNH APT 、FSA在超声造影过程中具有特征表现,超声造影能够为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晓潇;黄雪兰;邹晓娉;曹霞;王薇;杨欣;郑春梅;李丹;潘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安全性评估

    目的 研究分析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8例老年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患者分成内镜组和传统组,各59例.观察对比内镜组和传统组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中失血过多率为0.0%,鼻腔黏连率为3.4%,上颌窦开口狭窄率为1.7%,均明显低于传统组(x2=4.140、3.933、4.827,P<0.05);内镜组治愈率为67.8%,有效率为94.9%,均明显高于传统组(x2=6.739、4.236,P<0.05).结论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鼻外径入路手术,且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韦富贵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非器质性病变致绝经后出血的病因及与年龄分布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女性绝经期后出血(PMB)的原因,并探寻年龄分布的规律.方法 选取近3年在该院确诊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患者110例,对其致病原因及年龄分布做出统计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属增生期占60%,腺囊型18.2%,萎缩型13.6%,腺瘤型4.6%,分泌期3.6%;患者的子宫大小与非器质性病变分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增生期患者的年龄约为(59.92±6.34)岁,腺囊型(67.52±8.11)岁,萎缩型(59.23±6.83)岁,腺瘤型(56.93±5.42)岁,分泌期(52.24±2.61)岁.分泌期患者在绝经年限、FSH、LH、E2、P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萎缩型在E2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PMB原因复杂,且有癌变的可能,年龄分布集中于55 ~65岁,故该年龄阶段的患者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周永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