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疗效

张小楠;王芳;杨成君;姬朝光;何璐;刘满国;耿玮峥;刘永茂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针灸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 行气活血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ICH)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综合治疗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60例ICH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配合针灸,取穴肩髂、肩井、手三里、曲池、合谷、环跳、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配穴进行针灸治疗;药物组单纯口服银杏叶片,脑复康片,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0%,18例完全缓解,无不良反应记录;药物组总有效率达57.0%,8例完全缓解.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药物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CH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并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透析中肠内营养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探讨合理可行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透析的老年患者24例,每次透析中经口给予含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液250 ml作为营养干预,观察2个月,进行相关指标测量.选取同期常规透析、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等相匹配的老年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在2个月后握力由(25.2±2.8)kg增加至(26.8 ±2.5)kg(P<0.05);与对照组(24.6±2.8)kg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在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增加,分别由(35.0±2.2)g/L增加到(36.5±1.3)g/L(P<0.01)、由(269.1 ±32.1)g/L增加到(295.8±29.7) g/L(P <0.01),且分别与对照组(35.7±1.7)g/L、(265.9 ±27.8) g,/L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日常蛋白质、热量摄入量及血钾、血磷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析中经口补充高蛋白、高热量肠内营养液能在短期内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增加患者握力,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是一种可行性、更符合生理的、价廉的营养不良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巧荣;段书众;胡桂才;邢炜;翟秀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过氧化氢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状态诱导成骨细胞系MC3T3-E1凋亡中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后MC3T3-E1的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JC-1流式细胞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流式检测活性氧簇(ROS)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Bax表达水平.结果 MC3T3-E1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ROS活性和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过氧化氢可以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郭宝磊;杨茂伟;梁单;曹军军;杨蕾;郭晓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5、Cys-LTs水平

    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和本质[1].本研究选取白介素-5 (IL-5)、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作为炎症反应标记物,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水平的表达.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8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的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8例为哮喘组,其诊断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推荐的标准[2],住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氧疗、解痉平喘等)达缓解期.选取同年8月来自我院的职工体检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Pred均在80%~ 120%范围,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体检指标正常.

    作者:牛小群;李永霞;董昭兴;陈敏;曹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综合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综合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在饮食、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任建军;牛剑祥;王万祥;孟兴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恩施硒茶硒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恩施硒茶硒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后,行恩施硒茶硒多糖灌胃4w,观察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值、胰岛素(INS)值、肝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脾脏、胸腺系数的变化.结果 恩施硒茶硒多糖能明显使糖尿病大鼠的FBG降低,MDA的含量减少,脾脏、胸腺系数升高,GK、SOD和GSH-Px的活性增强.结论 恩施硒茶硒多糖具有降低FBG,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的作用.

    作者:王振富;钟灵;李玉山;肖本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5和6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11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6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CAM 5和6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CEACAM 5和6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CEACAM 5和6表达与肿瘤细胞周围炎细胞的反应程度、是否为浸润性、肿瘤大径、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EACAM 5和6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EACAM 5和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均参与肿瘤的进展,联合检测可能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宋琳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先天自发肥胖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适应性喂养1w以后,将实验小鼠按照血糖值分组并给药.分为生地组、山茱萸组、生地-山茱萸高、低剂量)组,空白组(db/m),模型组(db/db).模型组与空白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 w.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内眦采血,同时宰杀小鼠取肾脏,测定指标.结果 各组实验小鼠体重、血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生地-山茱萸各组小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其中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更加显著降低;各组实验小鼠尿微量白蛋白与空白组比较均有增加,生地组及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较模型组降低,其余各给药组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各给药组小鼠尿素氮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生地组、生地-山茱萸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肾脏病理结果:模型组主要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增多,HE染色呈深伊红染;药物应用后肾小球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系膜基质减少.结论 生地-山茱萸对db/db小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高虹;许惠琴;秦佩佩;刘斌;吕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目的 了解运动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锻炼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宝山区1 200名60~ 69岁老年人,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老年人日常体育锻炼状况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锻炼组和非锻炼组sf-36量表的8条因子和总均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周几次和每次锻炼时间两个单因素上,除BP因子外,其余各因子锻炼比非锻炼组得分高(P<0.05);在锻炼年限上,年限越长,各因子得分越高,除pf和sf因子,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规律运动方面,在各因子上,规律运动得分高,非规律运动次之,不运动得分低,经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锻炼能增进身心健康,运动时间长短、次数、年限及方式等均影响生命质量,规律运动更能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杨来宝;蔡忠元;靳沪生;陈文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erbB-2蛋白与雌激素受体β亚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erbB-2及雌激素受体(ER)β亚型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erbB-2及ERβ表达.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中c-erbB-2蛋白为低表达(6.67%),子宫内膜癌中明显增高(75%)(P<0.05),且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ERβ在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率为60%,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降低(38.8%)(P<0.05),且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erbB-2蛋白高表达和ERβ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上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孙冬霞;孙峰瑞;李彩红;任鹏顺;金东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DM)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导致各种感染发生,特别是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弓形虫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2],本研究旨在了解DM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WH0 2006年DM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浆血糖(FPG)≥7.0 mmol/L和(或)服糖后2h血糖(2 h PG)≥11.1 mmol/L”.选2012年3~12月在三甲或二甲级医院住院的DM患者800例,同时期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苑文英;李英豪;常文露;葛鹏飞;王新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50岁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关节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本文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作者:黄铁银;陈新华;李笑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老年压力性溃疡18例

    慢性难愈创面常见于长期卧床或由创伤因素所致,其治疗原则主要为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恰当引流、控制感染、改善血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组织形成、合适的组织移植覆盖等.创面的处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难愈创面多经长期规范换药治疗不愈合,且因患者全身状况差或局部创面窦道形成等情况造成一期难以愈合[1],压力性溃疡作为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难愈创面,成为慢性难愈创面治疗的代表.近些年随着负压引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宋斌;刘进辉;李明华;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频脉冲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不同照射强度为照射组,不加磁场干预为对照组.照射条件:磁场频率为15 Hz,强度分别为0.8 mT、1.4 mT、1.8 mT,照射时间为4 h/d,连续照射4d.应用MTT法检测CMECs增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生长结果显示,磁场能够促进CMECs增殖.1.4 mT组照射第2天后CMECs生长速度加快,在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4天生长为旺盛,之后进入生长平台期,第2~7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细胞生长峰期曲线明显前移并且峰值增高.1.4 mT组、1.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14.771、16.247,P <0.05).CMECs增殖在1.4 mT组和1.8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2,P>0.05).0.8 mT组CMECs增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t=1.771、P>0.05).磁场照射后Cx43表达明显下调,0.8mT、1.4mT、1.8mT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5.780、6.165,P<0.05),而1.4mT组和1.8mT组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与0.8 mT组差异显著(t=3.768、4.195,P<0.05).而Cx43蛋白的表达在1.4 mT组和1.8 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 >0.05).结论 低频脉冲磁场能促进CMECs增殖和增强细胞活力,下调Cx43表达,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可能作用机制表现为对Cx43的有效调控.

    作者:罗海燕;郑昭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SF-36量表在下肢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F-36健康调查表(SF-36)用于下肢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QOL)评价的可行性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以SF-36量表对78例下肢慢性缺血患者和58例对照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折半信度0.93,各维度及总表的Cronbach α系数均>0.7,各维度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643~0.897,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对SF-36量表测试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代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两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577%,各维度在两个因子间的分布与理论结构基本一致,QOL的各维度得分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皮肤溃疡、行走能力及治疗方法.结论 SF-36量表用于QOL评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常人,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皮肤溃疡及行走能力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恰当的治疗方式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岳玉国;杨春梅;王莉珺;陈伟良;王素芬;赵新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对照顾者支持性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影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对照顾者社会支持性服务的支付意愿的因素.方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照顾者对支持性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年龄(P=0.000)、居住状况(P=0.002)、自觉身体状况(P=0.045)、自觉压力状况(P=0.032)、家族疾病史(P =0.021)、和老人的关系(P=0.010)、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P=0.019)、是否共同居住(P=0.036)、承担照顾责任的时间(P=0.014)、家庭人口数(P=0.006)、家庭月收入(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照顾者对支持服务的因素有:年龄、家族疾病史、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承担照顾责任的时间、家庭月收入.结论 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对照顾者支持性服务的支付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示卫生服务提供者在制定支持服务价格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作者:曾莉;周兰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STEMI且直接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及加用rhBNP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30 min左右给予rhBNP,按1.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3 min),随后以0.015 μg· kg-1·min-1静脉滴注48 h.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峰值,术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CK和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应用rhBNP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rhBNP能显著减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抑制心律失常,缩小梗死面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安佰富;张广成;张雪莲;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ICH)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综合治疗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60例ICH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配合针灸,取穴肩髂、肩井、手三里、曲池、合谷、环跳、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配穴进行针灸治疗;药物组单纯口服银杏叶片,脑复康片,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0%,18例完全缓解,无不良反应记录;药物组总有效率达57.0%,8例完全缓解.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药物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CH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并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小楠;王芳;杨成君;姬朝光;何璐;刘满国;耿玮峥;刘永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丹蒌片治疗高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后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评价丹蒌片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缓解的疗效.方法 连续选择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该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西药+丹蒌片组,n=31)和B组(常规西药组,n=29).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及T波低平(或倒置)导联数、hs-CRP均比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丹蒌片可以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的心绞痛缓解率,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袁峰;管春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87例,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01例,开腹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86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均P <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切口种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切口疝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老年人直肠癌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基本相近,并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康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肝癌模型大鼠肝硬化期IL-1β、IL-6、TNF-α的水平变化及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肝癌模型大鼠肝硬化期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和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按0.2 ml/kg体重静脉注射400 ml/L CCl4橄榄油,2次/w,注射12 w;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量的橄榄油.然后在第4、6、8、10、12周检测两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第4、6、8周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实验组血清IL-1β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实验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肝硬化期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较为明显,可有效反映疾病的发展转归.

    作者: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