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氢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郭宝磊;杨茂伟;梁单;曹军军;杨蕾;郭晓冬

关键词:过氧化氢, 线粒体途径, 成骨细胞, 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状态诱导成骨细胞系MC3T3-E1凋亡中线粒体途径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后MC3T3-E1的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JC-1流式细胞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流式检测活性氧簇(ROS)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Bax表达水平.结果 MC3T3-E1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ROS活性和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过氧化氢可以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病变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病变部位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老年患者165例,按狭窄发生部位分为三组,颅内狭窄组80例,颅外狭窄组47例,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38例,记录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病、行为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DM)、高血压、吸烟和酗酒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浓度颅内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颅内狭窄组和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颅内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颅外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血糖(GLU)、甘油三酯(T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酯(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主要发生在颅内,发生部位可能和TC、hs-CRP水平相关.

    作者:桂树华;王挺刚;殷晓菁;孔亮;胡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用乙酸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然后分为4组,在模型复制后的第12~19天,每天进行2次灌胃:Ⅰ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Ⅱ组(幽门螺杆菌、生理盐水)、Ⅲ组(阿司匹林、生理盐水)、Ⅳ组(幽门螺杆菌、阿司匹林).在模型复制后的第20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因子-α(TGF-α)的表达,pH计检测胃液pH.结果 4组之间胃黏膜PCNA、TGF-α的积分光密度和胃液pH都有统计学差异(P<0 01).结论幽门螺杆菌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C-NA和TGF-α表达以及促进胃酸分泌抑制溃疡愈合.

    作者:刘韩;王国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钙离子对肝和脾组织铁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钙离子对肝脏和脾脏铁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等渗的NaCl溶液、MgCl2溶液和CaCl2溶液1w及FeCl3溶液1d,小鼠处死后收集肝脏和脾脏,使用比色法测定肝脏和脾脏铁,使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脏和脾脏膜铁转运蛋白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mRNA含量;使用Western印迹测定肝脏和脾脏铁代谢相关蛋白含量.结果 与注射NaCl比较,注射CaCl2可显著减少肝脏铁和脾脏铁含量(P<0.05),上调肝脏和脾脏铁输出蛋白mRNA的表达(P<0.05),此外还影响肝脏和脾脏多种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结论 钙离子在调节组织铁含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晓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HP+ HF)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对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PQ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HP+HF组和HP+ HD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第一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PQ血药浓度和血清TNF-α、TGF-β1水平.结果 两组PQ血药浓度、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药浓度下降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治疗后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HP+HF和HP+HD均能在有效清除血液中PQ的同时,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等炎症因子水平.HP+ HF较之HP+ HD更能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二者在降低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东;王莉华;庞晓璐;王丽丽;高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补液方式对老年肾衰竭患者的影响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病理改变持续发展,导致固缩肾或小白肾[1].由于肾实质已被破坏,原发性的病理特征已多数消失,故病理检查时已不能确定原发病的性质[2].其临床表现除有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般症状外,还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出现肾衰竭进一步恶化乃至进入尿毒症期[3].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中毒及水、钠潴留所引起的症状,如高血压、贫血、无尿或多尿,水肿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

    作者:汪萍;余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没食子酸诱导胰腺癌MIA PaCa-2细胞凋亡作用

    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对人胰腺癌NIA PaCa-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没食子酸对MIA PaCa-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没食子酸抑制M1APaCa-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没食子酸可下调BclO蛋白和上调Bax蛋白,降低MIA PaCa-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质,触发MIA PaCa-2细胞凋亡.结论 没食子酸可能通过线粒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MIA PaCa-2细胞凋亡.

    作者:王莹;赵洪昌;王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EB病毒感染致多脏器衰竭6例

    EB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多种相关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1,2].成人感染率95%,保持长期潜伏状态,一般无症状.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成人尤其是老年人EB病毒感染与儿童EB病毒感染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可因病情复杂而误诊误治以致延误病情.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6例老年人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莉华;庞晓璐;高志英;高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近20年的临床研究显示,众多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属正常范围.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将其命名为正常射血分数心衰(HFNEF)[1].HFNEF的发病率占心衰发病率的50%~55%[2],HFNE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类似,预后较差.本文观察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HFNEF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3例老年脾脓肿患者的诊治体会

    文献报道尸检病例中脾脓肿的发生率在0.2%~0.7%[1].我院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3例老年脾脓肿患者,分别采用脾切除术、超声引导下脾脓腔置管引流术等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病例1:女,69岁,因“左上腹痛伴低热、肖瘦1个月”入院.

    作者:孙旭日;李新丰;刘玉琪;陈志量;何鲤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0例具有增生骨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显著降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组患者术后的VAS低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效果更佳.

    作者:梁斌;聂喜增;王青月;王华军;张江礼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二氮嗪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的作用

    目的 利用二氮嗪(DZ)预处理骨骼肌成肌细胞,探讨DZ预处理对H202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的作用.方法 培养L6骨骼肌成肌细胞株(L6SkM),分成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组和DZ预处理组,用HE染色、MTT、LDH检测、免疫组化、流式等方法检测DZ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的作用.结果 DZ预处理能改善氧化应激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减少细胞凋亡,明显提高细胞的生存率.结论 DZ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红霞;薛国钰;刘丽霞;龚淼;张亚楠;邵素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住院的AECOPD(肺功能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吸氧、抗炎、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痰液中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炎性介质(IL-17、LT-B4)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可以更为有效地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作者:董睿;张连莲;刘颖;于振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SF-36量表在下肢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F-36健康调查表(SF-36)用于下肢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QOL)评价的可行性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以SF-36量表对78例下肢慢性缺血患者和58例对照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折半信度0.93,各维度及总表的Cronbach α系数均>0.7,各维度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643~0.897,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对SF-36量表测试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代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两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577%,各维度在两个因子间的分布与理论结构基本一致,QOL的各维度得分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皮肤溃疡、行走能力及治疗方法.结论 SF-36量表用于QOL评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常人,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皮肤溃疡及行走能力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恰当的治疗方式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岳玉国;杨春梅;王莉珺;陈伟良;王素芬;赵新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40例)、尼莫地平组(40例)和吡拉西坦组(40例),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 w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检测.结果 ①丁苯酞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前后相比,其差异在MMSE和CDR评分较为明显(P<0.05),ADL变化不明显(P>0.05);吡拉西坦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②三组临床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丁苯酞组、尼莫地平组和吡拉西坦组;③三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丁苯酞组低(15.0%),其次是尼莫地平组(20.0%),高的为吡拉西坦组(25%),但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相比其他临床常用药品更加有效.

    作者:邵小鹏;桂树华;胡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物电阻抗在稳定性血液净化中对营养的评价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西方社会患病率为6.5%~10%,中国患病率约10%[1].2000年美国约有37万尿毒症病患[2].2004年国内约有CKD5期病人100万,绝大多数靠血液净化来保持生命.营养不良早在CKD3期时就出现,低蛋白饮食治疗使营养不良更常见.本文就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评价营养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刘俊成;程骏章;胡守亮;袁凡丽;陈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α-硫辛酸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非干预组(DM组)、糖尿病α-硫辛酸治疗组(LA组),每组10只.DM组和LA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LA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12 w.12 w后心脏采血检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离大鼠视网膜,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P38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LA组大鼠BG、HbA1c明显升高(P<0.05);与NC组相比,DM组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DM组比较,LA组MDA水平下降(P<0.05),SOD水平升高(P<0.05).与NC组相比,DM组和LA组p-P38蛋白表达和Caspase-3 mRNA表达增多;与DM组相比,LA组大鼠视网膜中p-P38蛋白表达和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结论 α-LA可逆转高糖引起的氧化/抗氧化水平失衡,从而发挥对DR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38蛋白和抑制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周瑾;应长江;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老年人为糖尿病(DM)患者中的特殊群体[1,2],老年人DM具有非老年人DM的许多特点,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往往伴随多种其他疾病,DM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3],常因其他疾病掩饰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为改善老年人DM治疗效果,我院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敬芳;杨梦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治疗加以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1].所以既有降糖效果,又有降压效果的特性药物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2].本研究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40 ~ 65岁,平均(52.8±3.5)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7.1±1.8)年;高血压病程1~8年,平均(4.8±2.2)年.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8 ~ 67岁,平均(55.9±4.1)岁;糖尿病病程2~ 14年,平均(5.3±1.8)年;高血压病程1.5~10年,平均(5.1±1.8)年.

    作者:何菲;邹凡文;苏立;殷跃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宫颈癌与中青年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比

    目的 探析老年及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确诊的20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宫颈活检病理学特点.结果 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13%vs 4%,x2=0.023,P <0.05),细胞分化低者(Ⅱ~Ⅲ级)显著高于老年患者(77%vs 38%,x2 =29.639,P<0.001),首诊时远处脏器转移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15%vs.5%,x2 =5.556,P<0.05),局部淋巴转移率也显著高于老年患者(52% vs 18%x2=25.407,P<0.05).结论 与老年宫颈癌患者相比,中青年患者腺癌发生率较高,细胞分化低者居多,淋巴和远处脏器转移较早.

    作者:宋云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高龄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外膜脂肪组织对高龄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疾病(CAD)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50例CAD高龄患者和50例健康高龄志愿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及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Gensini评分(GSS)等评价患者的LVF、EAT、腔体狭窄程度等,分析C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患者CMR特点、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与GSS评分相关性、性别和CAD等级对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GSS的范围为2~364,平均63.8±59.4;轻度CAD(GSS≤10)40例(16%),中度CAD(10< GSS≤40)72例(28.2%),重度CAD(GSS >40)138例(55.5%);CAD患者hs-CRP含量为(20.0±25.8)mg/L;其中轻微CAD患者hs-CRP含量[(10.6±15.7) mg/L]较中度[(25.0±34.4) mg/L]或严重CAD[(21.3±23.5) mg/L]的含量少(P =0.02,0.01).CAD患者中60例(24%)左心室衰竭(LVF)≥50%;190例(76%)LVF <50%;所有CAD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18.0~163.6 g,平均(54.9±21.4)g,CAD患者中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与GSS评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7,P=0.01);重度CA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质量较轻度(P<0.001)、中度(P<0.001)C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患者(P<0.001)显著减少;不同性别的两种LVF分类患者的EAT程度相同,而女性CAD患者的EAT质量较男性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重度CAD患者LVF降低者EAT显著降低(P =0.001).结论 高龄患者可借助新的影像学工具监控其心外膜脂肪组织质量变化,对改善CAD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对EAT影响CAD的机制及其诊断和预测产生积极意义.

    作者:张瑾;秦翠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