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6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赵金武;王晓玲;刘红宇;于鸿;张玲;王淑平

关键词:动脉旁路转流术腹主(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 介入治疗
摘要: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是导致下肢缺血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对于下肢ASD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外科治疗下肢ASD 206例,探讨治疗经验.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6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是导致下肢缺血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对于下肢ASD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外科治疗下肢ASD 206例,探讨治疗经验.

    作者:赵金武;王晓玲;刘红宇;于鸿;张玲;王淑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鸡血藤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乙醇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于实验首日开始,给予鸡血藤总黄酮低(0.1 g/kg)、中(0.2 g/kg)、高(0.4 g/kg),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模型组和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一次性给予56度红星二锅头10 ml/kg,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后,测定小鼠的耐受酒精时间和醉酒时间、脏器系数、肝功改善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对肝线粒体膜电位(Aψm)和呼吸链的影响.结果 鸡血藤总黄酮可显著减轻小鼠醉酒症状;且高剂量组药物对肝脏保护作用效果高于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鸡血藤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作用则不明显;高剂量组还可明显减轻由乙醇所致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鸡血藤总黄酮高、中剂量组能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线粒体呼吸链酶的活性.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能明显改善乙醇所致肝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线粒体损伤是其抗肝损伤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亢泽春;刘少华;高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评估,并对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切除范围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职业、病理分级、手术切除范围是影响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筛选出受教育程度低、病理分级高、手术不完全切除等高危人群,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潜在风险,并针对性进行干预措施,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心理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珩;魏君;宋鑫;洪玉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伊班膦酸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双膦酸盐类药物被广泛用于骨质疏松(OP)的防治,其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1,2].伊班膦酸钠是可以静脉输注的双膦酸盐,其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可以长间歇给药,使用后不需要保持特殊的体位,能够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能够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因此伊班膦酸钠对于行动不便的超高龄老年性OP患者有其特有的优势.低频脉冲电磁场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治疗OP的物理疗法.两种方法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治疗OP的作用,互相补充.本研究观察静脉间断输注伊班膦酸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OP的疗效.

    作者:李改丽;张汝;王晓湘;王建;王炜;汪丙昂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以及52例经体检确认的健康者,所有受试者至少两次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尿肌酐等生化指标,根据首次尿蛋白/血肌酐比(uAC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B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微量蛋白尿组(C组,男性2.5 mg/mmol≤uACR< 25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 35 mg/mmol)及临床蛋白尿组(D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将健康者定为对照组(A组),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尿L-FABP水平.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患病年限、BMI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收缩压随DN进展而增高.各组血胆固醇、血肌酐及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FABP随DN进展而增高.应用纵向混合效应模型,提示年龄对于L-FABP的年均进展率有影响;若不考虑年龄影响,不同组别L-FABP的终纵向进展水平有明显差异,B组L-FABP的年均进展率为0.4%、C组为1.5%,、D组为5.5%.结论 L-FABP可对DN做出早期诊断,并可有效地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物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孙华;郭玉珊;郑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所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颌间结扎牵引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牙龈炎5例,咬合关系不良4例,关节症状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3例,其中牙龈炎14例,咬合关系不良10例,关节症状13例,延迟愈合6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牙龈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效果好、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波;孙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人参药性菌质对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

    目的 观察人参药性菌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评价其一般毒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组、参一胶囊组、人参药性菌质低、中、高(2、4、8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小鼠做为空白对照组,给药后26 d取小鼠肿瘤、胸腺、脾脏、肝脏等脏器称重,检测脾脏CD4/CD8比值,检测脾脏杀伤性T细胞(CTL)的产生情况.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均可抑制肿瘤LLC成瘤(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的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组CD4/CD8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CTL数量及IFN-gamma细胞数增多(P<0.05或P<0.01).结论 人参药性菌质在体内有抗小鼠LLC成瘤的作用,无肝脏、胸腺、脾脏毒性;并且能够调节CD4/CD8比值,增加CTL细胞产生及IFN-γ细胞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朱凯;贾艾玲;徐瑶;邱智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运动康复疗法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

    运动疗法被传统观念视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禁忌证,但近年来随着运动康复疗法的兴起,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康复运动治疗心脏病的方案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1].本文探讨运动康复训练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楚云杰;刘兆政;张守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谷氨酸介导三氧化二砷抑制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

    目的 观察谷氨酸是否介导了三氧化二砷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CMA600微透析分析仪,检测谷氨酸的浓度;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SHG-44胶质瘤细胞液中谷氨酸浓度及细胞内ROS水平随三氧化二砷浓度增高及时间延长而增多(P<0.05).结论 在三氧化二砷抑制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过程中,谷氨酸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孙桂亮;张承巍;李若文;徐海艳;崔大勇;鲁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小分子簇水对老年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分子簇水对老年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40只Wistar老年大鼠(18个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饮用农夫山泉水),小分子簇水组(饮用小分子簇水),每组20只.3个月后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分子簇水组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1,P<0.05),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该水能抑制老年大鼠的TG及LDL水平的升高;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ALP的活性升高;抑制BUN含量升高.结论 小分子簇水具有明显的改善老年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保肝、清除体内代谢物的保健功能.

    作者:杨白玉;李娜;韩东;朱凯;张晓倩;于智莘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体重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补骨脂组.手术组和补骨脂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同卵巢大小相似的脂肪组织观察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术后55 d,股动脉取血并测定血糖、胰岛素、雌激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TNF-α水平,并测量其体长,计算Lee's指数.结果 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手术组体重、摄食量、TNF-α水平和Lee's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饮用补骨脂水煎剂后,补骨脂组的体重、摄食量、TNF-α水平和Lee's指数均低于手术组(P均<0.05).结论 补骨脂水煎剂通过抑制摄食达到降低去卵巢肥胖大鼠体重的作用.

    作者:常燕琴;蔺美玲;岳嘉;郑天珍;张小郁;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腰围异常的分布情况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人群不同类食物摄入天数及运动习惯的调查,分析腰围异常的分布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 随机从某单位选取97名职工为调查对象,年龄31~57岁,男77例,女20例.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膳食运动情况调查和腰围的测量,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膳食运动与腰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腰围总异常率为67.01%,女性腰围异常率90.00%明显高于男性61.04%(x2=6.02,P=0.01),但男性腰围水平比女性显著升高(F=22.07,P=0.01).性别、上班选择的交通工具、每周锻炼次数3个指标进入模型,其OR值分别为7.48、2.76、0.36.结论 女性患腰围异常的概率比男性高,每周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能有效预防腰围异常.

    作者:王小林;王永红;罗蓉;冉亮;吴绍燕;谢微波;张明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其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治疗药物已从过去的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转变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和利尿剂为主,辅以洋地黄制剂等综合治疗.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使用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必须合用的药物好不超过3~4种[1].

    作者:刘蕊;卜丽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局部亚低温对老年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治疗疗效的影响

    高血压性脑出血居目前脑卒中死亡率中高[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一般采用手术直接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案,但术后往往出现脑损伤、应激性溃疡、肺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亚低温即以物理方法使局部体温维持在28~ 35℃,不仅能够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3],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海涛;肖小华;邓明;李国亮;童端;邸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检测人胃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30例配对人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DAC3表达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胃腺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中HDAC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30例配对人胃腺癌组织中HDAC3 mRNA表达量(5.03±3.3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55±2.79)(P<0.05);不同分化组癌组织HDAC3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高分化(0.74 ±0.06 vs 0.35±0.10,t=17.727,P<0.01),中分化(1.26±0.08 vs0.90±0.10,t=15.652,P<0.01),低分化(1.29±0.14 vs 0.75±0.20,t=12.000,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90例胃腺癌组织中HDAC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0% (72/90),癌组织中HDAC3表达强度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节转移相关(P<0.05).结论 HDAC3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胃腺癌组织中HDAC3高表达在胃腺癌的侵袭力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银环;王正江;姚志新;张尤历;王晓燕;黄红梅;徐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100例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61.0%和0%、0%,差异显著(P<0.05);含有VM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VEGF表达高于无VM者(P<0.05),且VM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有关(P<0.05);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M和VEGF的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VM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和64.2%,差异显著(P<0.05);VEGF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4.8%和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具有VM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分化低,患者临床预后差;VM与VEGF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宋文庆;俞岚;武世伍;陶仪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强度.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234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SIP)患者116例,非进展性脑卒中(NSIP)患者118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入院血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以及次日空腹血脂情况,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结果 两组病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以及入院次日空腹血糖、Hcy值、空腹T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颈动脉狭窄、hs-CRP和Hcy等指标是S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P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既往高血压和发生脑卒中后骤然降压、持续高血糖、大动脉硬化及狭窄、Hcy以及高血脂、高凝状态等构成了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玮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32例CRF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血液透析组和杂合型血液净化组.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字母划消测验及数字连续相加测验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杂合型血液净化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均显著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采用杂合型血液净化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维护身心健康,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

    作者:骆玉璇;王鹤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普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诊断的786例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乳腺癌患者均行正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根据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阳性情况,分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不同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 786例乳腺癌患者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75例,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在年龄上无差异,发病率高的为中年、其次为青年和老年,并且两者的绝经情况无差异(P>0.05);三阴性乳腺癌多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的复发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高,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P<0.05);两者临床分期无差异,多为临床Ⅰ、Ⅱ期,肿块大小均以≤5 cm多见;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3%、89.8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阳性,预后就越差(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1)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三阴性乳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洪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改良型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单、经济、易操作的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便于无菌性假体松动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实验分为3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纯盐组;C组为盐包埋磨损颗粒组;14d后统一处死动物取出小鼠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1) HE染色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C组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结构紊乱,骨吸收增加,骨膜及骨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内细胞数量(个/视野)A组(25±3),B组(27±2),C组(45±5);骨膜炎症细胞(个/视野):A组(1 540±368)、B组(1 610±535)、C组(3 478±376).(2)电镜下计算颅顶骨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A组(2.76±0.48)%、B组(2.95±0.63)%,C组(13.33±2.49)%,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个/视野):A组为(3.8427 ±1.182 1);B组为(4.026 1±1.372);C组(17.325±4.2107).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B组比较: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溶骨效应增强(P<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提供较为确切、简洁的临床实验基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铭;张健;魏小兰;陈婷梅;刘庆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