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亚低温对老年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治疗疗效的影响

袁海涛;肖小华;邓明;李国亮;童端;邸方

关键词:亚低温,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居目前脑卒中死亡率中高[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一般采用手术直接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案,但术后往往出现脑损伤、应激性溃疡、肺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亚低温即以物理方法使局部体温维持在28~ 35℃,不仅能够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3],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研究进展

    2008年北京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占36.8%(按照WHO标准≥65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围术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与老年患者极易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密切相关.本文就合理使用筛查工具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张徐宁;路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模方法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造模方法.方法 二次造模分别采用:免疫介导法:小鼠经6.0 Gy60Co γ射线亚致死量全身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1×106个细胞/0.2 ml/只.混合方法:小鼠一次全身3.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在第4、5、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0 mg/kg及氯霉素62.5 mg/kg.化学方法:用苯+玉米油,背部皮下注射,3次/w,共注射15次.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50 mg/kg),每日1次共7次.结果 免疫介导法造模后模型小鼠在15 d内除1只小鼠外全部死亡;混合方法造模,模型小鼠骨髓活检提示造模失败;化学方法造模,造模成功,模型维持时间长.结论 免疫介导和混合方法造模速度快,对模型小鼠骨髓抑制明显,与临床急性AA接近;化学方法造模周期长,模型小鼠骨髓抑制较轻,与临床慢性AA接近.

    作者:邢海燕;胡春萍;蔡雪婷;胡灿红;曾鹏;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中老年Graves甲亢的临床特点及131碘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及131碘(131I)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131I治疗的Graves甲亢患者582例,分成中老年组182例;青年组400例.治疗前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吸131 I率、心电图和甲状腺显像.每克甲状腺给予的剂量/甲状腺24 h吸131I率(%),均空腹一次性口服给药.131I治疗后1~3个月门诊随访.结果 ①中老年组、青年组治疗前FT4、TGA、MCA、甲状腺吸131I率,每克甲状腺”1I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大小、FT3、总131I治疗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Ⅱ度肿大老年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甲状腺Ⅱ肿大两组比例相近,甲状腺Ⅲ肿大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②青年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ST段改变、房颤高于青年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无明显差异.③两组131I治疗结果比较,好转、甲低、痊愈、无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老年与青年Graves甲亢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中老年GD安全、疗效好.

    作者:黄际远;宋文忠;戴庆靖;唐振林;谢红军;程田;黄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糖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晚期糖基化指数测定的意义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指数(AGI)与糖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MS)、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取752名50岁以上常规体检的退休职工,测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 2h胰岛素(2 h 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利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荧光值,计算AGI来反映AGEs水平.结果 AGEs随糖代谢紊乱程度加重逐渐升高(F=6.763,P<0.001),与糖代谢正常者(NGT)相比,糖耐量异常组(IGT),新诊断糖尿病(DM)组AGI没有差异(P>0.05);DM组与KDM组之间没有差异,KDM与NGT及IGT组比较,AGI水平差异显著(P <0.001),但是校正性别、年龄及BMI后,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og AGI与log TG呈正相关(r=0.694,P<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及log TG后,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og AGI与TC(r=0.177,P<0.001)、log2h Ins(r=0.082,p <0.034)、log HOMA-β(r =0.081,0.036)、尿酸(r=0.146,P<0.001)及白细胞总数(log WBC)(r=0.086,P<0.027)呈正相关.将AGI进行4分位,ANOVA分析各组年龄没有差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TG、空腹及餐后2 h(2 h PG)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合并MS组AGI显著高于无MS者(t=6.460,P<0.001).结论 AGI可能是预测2型糖尿病(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标志物.

    作者:刘丹丹;程琨;孟秀香;骆琳;李慧琪;苏本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神经内窥镜治疗老年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

    我科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老年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69.5岁(62~75岁),发病距手术平均时间为6.2 h(4~8 h).Graeb脑室出血的平均评分为10分(9~12分).症状主要为头痛、呕吐、单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状态为嗜睡到浅昏迷.CT表现: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的高密度影(10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6例),平均出血量为40 ml(34 ~52 ml).选择标准:根据CT表现诊断为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并可以排除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患者.

    作者:李磊;侯铁民;罗毅男;郭云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1 (HO-1)是一种诱导酶,在正常状态下,HO-1呈低水平表达,易受多种因素诱导表达,HO-1通过多方面调节效应和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产生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及维持微循环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保护作用.近研究表明HO-1表达于骨细胞,并且可能参与骨内稳态的调节.

    作者:房梅霞;杨玉辉;郭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6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是导致下肢缺血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对于下肢ASD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外科治疗下肢ASD 206例,探讨治疗经验.

    作者:赵金武;王晓玲;刘红宇;于鸿;张玲;王淑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局部亚低温对老年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治疗疗效的影响

    高血压性脑出血居目前脑卒中死亡率中高[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一般采用手术直接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案,但术后往往出现脑损伤、应激性溃疡、肺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亚低温即以物理方法使局部体温维持在28~ 35℃,不仅能够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3],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海涛;肖小华;邓明;李国亮;童端;邸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Ⅲa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阻断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后通路,快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围术期,有效降低了慢血流、无复流及急性血栓的发生.然而,因出血风险的副作用,目前高龄患者应用比较慎重,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广成;安佰富;张雪莲;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改良型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单、经济、易操作的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便于无菌性假体松动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实验分为3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纯盐组;C组为盐包埋磨损颗粒组;14d后统一处死动物取出小鼠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1) HE染色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C组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结构紊乱,骨吸收增加,骨膜及骨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内细胞数量(个/视野)A组(25±3),B组(27±2),C组(45±5);骨膜炎症细胞(个/视野):A组(1 540±368)、B组(1 610±535)、C组(3 478±376).(2)电镜下计算颅顶骨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A组(2.76±0.48)%、B组(2.95±0.63)%,C组(13.33±2.49)%,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个/视野):A组为(3.8427 ±1.182 1);B组为(4.026 1±1.372);C组(17.325±4.2107).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B组比较: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溶骨效应增强(P<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提供较为确切、简洁的临床实验基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铭;张健;魏小兰;陈婷梅;刘庆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2日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通过AngⅡ诱导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随机分为3组:肥大模型组(AngⅡ,10-7 mol/L);PDS低剂量组(400μg/ml);PDS高剂量组(800 μg/ml).另设正常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用Leica QWin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BCA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果 PDS能明显减小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降低肥大心肌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肥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肥大心肌细胞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论 PD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断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韩冬;朱凯;刘苗;代德强;张亚杰;王楚盈;刘佳;李玉梅;李丽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IR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干预前后大鼠清醒状态下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4 w后,高脂组空腹血糖(FBG)、FINS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GI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预4 w后,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GIR显著升高,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葛根素组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IR状态,其作用与罗格列酮的作用相似.

    作者:刘晶;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6例CHD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8%(32/53),90.57% (48/53);对照组为41.51% (22/53),69.81% (37/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D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兵;杨春梅;张立;李向辉;王财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永川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抽取重庆市永川区23个乡镇2 300名老人,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2 300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 164份,有效率为94.09%.1 640人患有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5.79%.高血压349例,(21.28%),糖尿病326例(19.88%),慢阻肺287例(17.50%),以上三种疾病患病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患病率(P<0.05).卫生服务以家庭护理需求为主,1 874例(86.60%),基础护理需求1 107例(51.16%),健康教育需求984例(45.47%),康复护理需求963例(44.50%),生活护理需求936例(43.25%),家庭护理需求所占构成比高于其他卫生服务需求(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经济情况、患病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为影响农村老人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共性因素(均P<0.05).结论 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存在空巢率高、经济收入低等特点,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发病率高.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体系亟待构建,应充分考虑经济情况、患病情况及日常生活自理情况.

    作者:付菊;刘光全;李华;胡雪燕;李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以及52例经体检确认的健康者,所有受试者至少两次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尿肌酐等生化指标,根据首次尿蛋白/血肌酐比(uAC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B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微量蛋白尿组(C组,男性2.5 mg/mmol≤uACR< 25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 35 mg/mmol)及临床蛋白尿组(D组,男性uACR> 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将健康者定为对照组(A组),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尿L-FABP水平.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患病年限、BMI及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收缩压随DN进展而增高.各组血胆固醇、血肌酐及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FABP随DN进展而增高.应用纵向混合效应模型,提示年龄对于L-FABP的年均进展率有影响;若不考虑年龄影响,不同组别L-FABP的终纵向进展水平有明显差异,B组L-FABP的年均进展率为0.4%、C组为1.5%,、D组为5.5%.结论 L-FABP可对DN做出早期诊断,并可有效地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物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孙华;郭玉珊;郑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家庭、社区、社会支持体系

    目的 探究社区、家庭支持系统在促进河北省城乡老年人躯体与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6 173名≥60岁的城乡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躯体和心理健康有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得到的家庭支持越多,家庭功能越好,老年人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没有得到社区帮助的老年人比得到帮助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差且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与子女交流越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差、心理问题出现的症状越突出(P<0.01).结论 应完善老年人的社区、家庭支持系统,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

    作者:陈长香;田苗苗;李淑杏;李建民;马素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龄心血管疾病特征与社区康复模式

    老龄人群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1]和寿命期望值.本研究旨在了解老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和康复需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山东省东平县人民医院2007 ~ 2011年收治的老龄心血管病人667例,平均69.8岁,男347例,女320例.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行x2检验.

    作者:张振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武汉离退休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武汉市离退休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随机抽取160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离退休老年患者,并获得有效问卷调查142份.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疾病严重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对武汉市离退休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 防治老年疾病,鼓励增加社会活动,关爱“空巢”老人,可以提高离退休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胡晶;喻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伊班膦酸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双膦酸盐类药物被广泛用于骨质疏松(OP)的防治,其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1,2].伊班膦酸钠是可以静脉输注的双膦酸盐,其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可以长间歇给药,使用后不需要保持特殊的体位,能够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能够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因此伊班膦酸钠对于行动不便的超高龄老年性OP患者有其特有的优势.低频脉冲电磁场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治疗OP的物理疗法.两种方法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治疗OP的作用,互相补充.本研究观察静脉间断输注伊班膦酸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性OP的疗效.

    作者:李改丽;张汝;王晓湘;王建;王炜;汪丙昂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23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是治疗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之一,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1,2],但由于其学习曲线较长而没有在国内普及,很多临床医生也对PKEP的疗效和优势持不确定观点.本文对收治的BPH患者分别采用PEK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物质量、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男;王伟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