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家庭、社区、社会支持体系

陈长香;田苗苗;李淑杏;李建民;马素慧

关键词:城乡, 家庭支持, 社会支持, 健康问题
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家庭支持系统在促进河北省城乡老年人躯体与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6 173名≥60岁的城乡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躯体和心理健康有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得到的家庭支持越多,家庭功能越好,老年人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没有得到社区帮助的老年人比得到帮助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差且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与子女交流越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差、心理问题出现的症状越突出(P<0.01).结论 应完善老年人的社区、家庭支持系统,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瘙痒症的疗效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可感觉全身或局部瘙痒,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1,2].因其发病原因复杂,故老年瘙痒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大多不够理想.本文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作者:吕心可;白洋;毕连红;李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同临床分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短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点、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及术后方化疗的133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年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浸润、瘤体直径及肌层浸润达1/2者在不同临床分期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间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脉管癌栓无显著差异(P>0.05).133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82.7%(110/133),其中Ⅰ、Ⅱ、Ⅲ、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5.5% (21/22)、85.5% (47/55)、81.6% (29/36)和65.0% (13/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533、9.690、15.560、6.502,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短期生存率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癌患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835和2.462倍.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低是影响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潘云燕;李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治疗老年恶性腹水近期疗效

    恶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腹水引起腹胀、腹痛、食欲下降、周身乏力、少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腹腔灌注治疗是肿瘤患者恶性腹水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我科对老年恶性腹水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月鸣;邢德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普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诊断的786例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乳腺癌患者均行正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根据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阳性情况,分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不同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 786例乳腺癌患者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75例,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在年龄上无差异,发病率高的为中年、其次为青年和老年,并且两者的绝经情况无差异(P>0.05);三阴性乳腺癌多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的复发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高,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P<0.05);两者临床分期无差异,多为临床Ⅰ、Ⅱ期,肿块大小均以≤5 cm多见;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3%、89.8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阳性,预后就越差(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1)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三阴性乳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洪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中心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转移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6.67% (17/30),总有效率为80.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0.00%,60.00%)(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第10胸椎转移病灶,对照组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的新发转移病灶,1例出现脑转移,1例出现第12胸椎转移病灶.观察组有8例出现气胸,8例出现轻微咯血症状;4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对照组均出现轻重不一的恶心、呕吐症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民峰;李维昌;贺光辉;高洪盛;杨庆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评估,并对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切除范围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职业、病理分级、手术切除范围是影响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筛选出受教育程度低、病理分级高、手术不完全切除等高危人群,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潜在风险,并针对性进行干预措施,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心理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珩;魏君;宋鑫;洪玉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模方法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造模方法.方法 二次造模分别采用:免疫介导法:小鼠经6.0 Gy60Co γ射线亚致死量全身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1×106个细胞/0.2 ml/只.混合方法:小鼠一次全身3.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在第4、5、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0 mg/kg及氯霉素62.5 mg/kg.化学方法:用苯+玉米油,背部皮下注射,3次/w,共注射15次.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50 mg/kg),每日1次共7次.结果 免疫介导法造模后模型小鼠在15 d内除1只小鼠外全部死亡;混合方法造模,模型小鼠骨髓活检提示造模失败;化学方法造模,造模成功,模型维持时间长.结论 免疫介导和混合方法造模速度快,对模型小鼠骨髓抑制明显,与临床急性AA接近;化学方法造模周期长,模型小鼠骨髓抑制较轻,与临床慢性AA接近.

    作者:邢海燕;胡春萍;蔡雪婷;胡灿红;曾鹏;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IR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干预前后大鼠清醒状态下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4 w后,高脂组空腹血糖(FBG)、FINS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GI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预4 w后,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GIR显著升高,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葛根素组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IR状态,其作用与罗格列酮的作用相似.

    作者:刘晶;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龄心血管疾病特征与社区康复模式

    老龄人群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1]和寿命期望值.本研究旨在了解老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和康复需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山东省东平县人民医院2007 ~ 2011年收治的老龄心血管病人667例,平均69.8岁,男347例,女320例.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行x2检验.

    作者:张振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6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是导致下肢缺血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对于下肢ASD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外科治疗下肢ASD 206例,探讨治疗经验.

    作者:赵金武;王晓玲;刘红宇;于鸿;张玲;王淑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及其对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辅助切除老年肾肿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开放性肾部分切除和后腹腔镜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分析两组围术期的常规时间指标(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肾周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切除肿瘤直径、术后疼痛及术后Scr值)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1年内的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同时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分析两组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热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P<0.0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切除肿瘤直径、术后Scr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内的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0%和100%.术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辅助切除老年肾肿瘤的效果较好,减少手术创伤并促进术后恢复,同时对该类患者心理状况的缓解作用突出.

    作者:王贞贞;汤雄鹰;葛淑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23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是治疗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之一,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1,2],但由于其学习曲线较长而没有在国内普及,很多临床医生也对PKEP的疗效和优势持不确定观点.本文对收治的BPH患者分别采用PEK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物质量、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男;王伟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研究进展

    2008年北京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占36.8%(按照WHO标准≥65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围术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与老年患者极易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密切相关.本文就合理使用筛查工具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张徐宁;路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老年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瘤患者59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观察组)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术中与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291.2±167.4)ml、进食时间(26.5±7.1)h、手术治疗后的住院时间(6.5±2.7)d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505.6±149.3)ml,(64.4±10.3)h,(12.2±3.8)d(t=12.23,t=7.42,t=3.86,均P<0.05).两组在手术前白蛋白(39.3±4.3) g/L,(39.0 ±3.6)g/L与术后第1天(38.0 ±2.9)g/L,(37.2±2.0)g/L对比差异不显著(t=1.28,2.03,P>0.05),而与手术后的第3、5天,白蛋白水平观察组为(36.1±2.7)g/L和(35.8±3.1)g/L,对照组为(33.2±3.3)g/L和(31.3±3.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4.56,均P<0.05).皮质醇水平观察组术前(226±41) nmol/L.对照组术前(242±44) nmol/L,对比于术后第3、5天观察组分别为(296±52) nmol/L,(233±87) nmol/L,对照组分别为(398±85) nmol/L,(314±91) n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28,-5.73,-4.92,-3.68,均P<0.05),观察组在蛋白与皮质醇的改变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3.520,4.121,-3.512,-5.274,-3.10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4%)虽低于对照组(12.5%),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x2 =0.416,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疾病,具有创伤轻微、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安全可靠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宇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的效应.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妇科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并吸入七氟醚,维持BIS 40~60.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1 ·h-1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1h、4h、24 h VAS和BCS评分;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及术后PCI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1、4 h 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分显著升高;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明显延长;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现象,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

    作者:王东昕;杨静远;姜新;刘卓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测定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血肌酐,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彩超及动脉硬化监测.通过计算AASI,探讨AASI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abPWV)、踝/臂血压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 AASI高水平组的abPWV、IMT明显高于低水平组,而ABI、eGFR明显低于后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abPWV、IMT呈显著正相关,与ABI、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与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推论AASI可作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筛选指标.

    作者:唐云霞;王桂杰;徐东升;李特;姜宏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人白细胞介素32γ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人白细胞介素32γ(IL-32γ)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从表达质粒pDONR223中扩增目的片段IL-32γ,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Shuttle-GFP-CMV获得pShuttle-(△GFP)-IL-32γ,经I-CeuI+ I-SceI双酶切处理后转移至腺病毒载体pAdxsi,得到Ad-IL-32γ进行PCR鉴定及滴度测定.将Ad-IL-32γ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293中,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确定Ad-IL-32γ的转染效率,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IL-32γ的表达.结果 目的片段IL-32γ转入穿梭载体后,酶切鉴定pShuttle-(AGFP)-IL-32γ正确.酶切穿梭载体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腺病毒载体pAdxsi得到Ad-IL-32γ病毒载体,酶切鉴定证实构建成功.Ad-IL-32γ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转染HEK293细胞通过观察GFP判断转染效率,并通过Western印迹证实其在HEK293中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IL-32γ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证实其能在体外有效表达IL-32γ蛋白,为进一步基于Ad-IL-32γ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松林;朱妍妍;李霏;尹元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解耦联蛋白2在不同年龄大鼠脾、胸腺中的分布与表达

    目的 探讨解耦联蛋白2(UCP2)在老年大鼠免疫器官中的表达.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d后断头处死,分别取各组大鼠脾、胸腺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测定脾、胸腺指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脾、胸腺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老年组大鼠脾、胸腺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②GSH含量在老年组大鼠脾组织中显著低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在老年组大鼠胸腺组织中显著低于幼年组(P<0.01).③老年组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均低于幼年组和成年组.④UCP2蛋白在老年组大鼠脾、胸腺实质细胞内表达较多,在幼年组、成年组大鼠脾、胸腺实质内表达较少(几乎无表达).结论 老年大鼠脾、胸腺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提示老年大鼠脾、胸腺内活性氧(ROS)水平较高,并引起UCP2表达增多,UCP2可能对延缓脾、胸腺细胞的衰老和增强免疫功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祥上;宫德正;易传安;邹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改良型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单、经济、易操作的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便于无菌性假体松动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实验分为3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纯盐组;C组为盐包埋磨损颗粒组;14d后统一处死动物取出小鼠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1) HE染色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C组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结构紊乱,骨吸收增加,骨膜及骨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内细胞数量(个/视野)A组(25±3),B组(27±2),C组(45±5);骨膜炎症细胞(个/视野):A组(1 540±368)、B组(1 610±535)、C组(3 478±376).(2)电镜下计算颅顶骨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A组(2.76±0.48)%、B组(2.95±0.63)%,C组(13.33±2.49)%,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个/视野):A组为(3.8427 ±1.182 1);B组为(4.026 1±1.372);C组(17.325±4.2107).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B组比较: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溶骨效应增强(P<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提供较为确切、简洁的临床实验基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铭;张健;魏小兰;陈婷梅;刘庆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心理干预方式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具有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时可出现脏器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危及患者的生命[1].老年入已成为重症胰腺炎的高发人群[2].本文拟探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

    作者:钱永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