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朱妍妍;李霏;尹元琴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IR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干预前后大鼠清醒状态下分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 高脂喂养4 w后,高脂组空腹血糖(FBG)、FINS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GI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预4 w后,葛根素组、罗格列酮组GIR显著升高,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葛根素组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诱导的大鼠IR状态,其作用与罗格列酮的作用相似.
作者:刘晶;宋光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联合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检查对术后视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白内障手术患者147例200眼,术后1个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对白内障患者术前FVEP、FERG检查结果与术后佳矫正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白内障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FVEP检查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745,P<0.01),与术前FERG检查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与术前FVEP联合FERG检查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799,P<0.01).白内障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FVEP联合FERG检查相关性高,其次是FVEP,然后是FERG,提示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和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具有一致性.结论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FVEP联合FERG检查对于评估手术后视功能客观、有效,建议将其列入白内障手术常规术前检查.
作者:李芳;张晨;陈雪艺;田丽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液体胃肠排空与心房利钠多肽(ANP)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用葡萄糖酚红溶液灌胃后30 min处死大鼠,取胃和小肠近、中、远各段留取内容物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胃肠各段酚红残留率;放免法测定血浆ANP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胃窦平滑肌内ANP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胃和近段小肠内酚红残留率均多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症(P<0.05),而中段和远段小肠酚红残留率均少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症(P<0.05);12 w后糖尿病组大鼠血浆ANP的浓度较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组大鼠胃窦平滑肌层中肌间神经丛中AN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单纯肥胖组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大鼠血浆ANP浓度与近段小肠内酚红残留率呈正相关;胃窦平滑肌层ANP阳性细胞光密度值与胃内酚红残留率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液体胃肠排空减慢可能与血浆ANP浓度及胃窦平滑肌ANP的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刘世雄;刘世宝;赵丽;严祥;王晶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吉林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制定健康指导方案.按照方案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信念,改善生存质量,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方法 针对社区60岁以上正常老年人自制并发放调查问卷.采取完全随机原则,将被调查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老年人进行相关的中医保健干预.保健干预后,对两组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及生存质量再次评估.对调查评估资料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中医保健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建议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广泛推广.结论 根据所在地区老年人特点及具体生存质量总是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传得社区工作者借鉴模式,广泛推广.
作者:李文娟;宋长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32例CRF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血液透析组和杂合型血液净化组.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字母划消测验及数字连续相加测验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杂合型血液净化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均显著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采用杂合型血液净化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维护身心健康,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
作者:骆玉璇;王鹤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福州市2个社区882例60岁及以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 2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测试研究,并用SPSS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总分平均为(65.13 ±14.93)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老年人)[(68.85±14.84)分,t=-5.445,P<0.001];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配偶、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月收入2 000元以下、医疗费用自费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无吸烟、饮酒、运动、兴趣爱好、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居住情况、家庭照顾、家庭支持、家庭日常开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运动情况、家庭照顾、兴趣爱好、年龄、收入水平、饮酒;对照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家庭照顾、兴趣爱好、年龄.结论 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老年人,高血压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贾丽娜;庄海林;刘登蕉;陈越;林欲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及RBP4促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收集临床病人血清,研究RBP4与炎症因子水平.应用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加上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从体内研究RBP4在AS中的促炎症作用.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CHD组及AS组RBP4、hs-CRP、IL-6、MCP-1,TG,TC,FC显著较高(P<0.01),HDL-C显著降低;CHD组和AS组,hs-CRP、IL-6、MCP-1,HDL-C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CHD组较AS组的RBP4升高更显著(P<0.05);RBP4与hs-CRP(r =0.38,P<0.01)、IL-6(r =0.45,P<0.01)及MCP-1(r=0.47,P<0.01)呈正相关性.(2)动物水平研究结果显示,ApoE-/-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胆固醇(FC)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poE-/-小鼠主动脉窦和胸腹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明显较大(P<0.05);Western印迹显示,ApoE-/-小鼠肝脏RBP4蛋白及p38、JNK水平显著上调(P<0.01),但ERK在三组中没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RBP4与炎症密切相关,在冠心病患者及ApoE-/-小鼠中其表达明显增加,并且与多种炎症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动物实验中发现P38及JNK在apoE-/-小鼠中的表达显著增高,这从侧面揭示了p38与JNK在炎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鑫;张彦红;张继红;万多;邹慕蔚;吴桂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氧化应激不仅是衰老机制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众多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氧化还原状态的失衡促进衰老及诱发心肾疾病,如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1-3].而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作为外源性有毒物质和氧化应激的感受器,在病理情况下,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启动ARE调控的第Ⅱ相解毒酶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激活细胞的抗氧化机制及抑制细胞的炎症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应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5].近年,以Nrf2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氧化炎症调节剂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心肾保护及抗衰老等方面成为防治靶点.
作者:孟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情况以及休闲生活满意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日喀则市老年人从事多的休闲活动是文化信仰型活动,其次依次为一般消遣型活动、娱乐技能型活动、知识能力型活动.在日喀则市,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满意度较高,其中37.4%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休闲生活很满意,32.8%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比较满意,感觉自己的休闲生活一般的老年人占样本数24.5%,只有5.3%的老年人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结论 老年人在晚年时更多地参与休闲活动,一方面营造愉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提高社会适应性.
作者:葛晓娟;艾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2日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通过AngⅡ诱导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随机分为3组:肥大模型组(AngⅡ,10-7 mol/L);PDS低剂量组(400μg/ml);PDS高剂量组(800 μg/ml).另设正常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用Leica QWin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BCA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果 PDS能明显减小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降低肥大心肌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肥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肥大心肌细胞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论 PD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断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韩冬;朱凯;刘苗;代德强;张亚杰;王楚盈;刘佳;李玉梅;李丽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1].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内因,加之外伤劳损使肩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粘连,致使活动障碍.大针调形,小针调气,刃针与毫针的结合使人体气血通畅,通则不痛.上肢有病责之颈,肩周炎在治疗上不仅要恢复肩关节局部的生物力学平衡,还要着眼于颈部的检查和治疗,只有从根源上解除不平衡因素,才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笑男;陈新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普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诊断的786例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乳腺癌患者均行正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根据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阳性情况,分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不同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 786例乳腺癌患者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75例,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在年龄上无差异,发病率高的为中年、其次为青年和老年,并且两者的绝经情况无差异(P>0.05);三阴性乳腺癌多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的复发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非三阴性乳腺癌高,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P<0.05);两者临床分期无差异,多为临床Ⅰ、Ⅱ期,肿块大小均以≤5 cm多见;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3%、89.8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阳性,预后就越差(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1)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三阴性乳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内脏转移多于骨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洪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乙醇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于实验首日开始,给予鸡血藤总黄酮低(0.1 g/kg)、中(0.2 g/kg)、高(0.4 g/kg),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模型组和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一次性给予56度红星二锅头10 ml/kg,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后,测定小鼠的耐受酒精时间和醉酒时间、脏器系数、肝功改善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对肝线粒体膜电位(Aψm)和呼吸链的影响.结果 鸡血藤总黄酮可显著减轻小鼠醉酒症状;且高剂量组药物对肝脏保护作用效果高于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鸡血藤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作用则不明显;高剂量组还可明显减轻由乙醇所致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鸡血藤总黄酮高、中剂量组能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线粒体呼吸链酶的活性.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能明显改善乙醇所致肝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线粒体损伤是其抗肝损伤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亢泽春;刘少华;高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前列腺癌(PCa)穿刺活检观点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直肠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引导靶向穿刺活检术与10点系统穿刺活检术,旨在探讨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高PCa的检出率.
作者:王庆文;郝丽宁;党磊;张志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HRV)影响.方法 选择行下肢及盆腔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根据有无长期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术前未合并有高血压的下肢及盆腔手术患者70例为对照组.行低位硬膜外麻醉,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T0)、硬膜外注药后5 min(T1)、15 min(T2)、45 min(T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HRV的低频率、高频率以及低频率高频比值.结果 3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低频、高频明显低于麻醉前(均P<0.05).组间比较显示,未用药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低频、高频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用药组和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术前未系统降压治疗的老年手术患者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影响较大.
作者:林献忠;肖义荣;曾凯;陈锦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人参药性菌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评价其一般毒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组、参一胶囊组、人参药性菌质低、中、高(2、4、8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小鼠做为空白对照组,给药后26 d取小鼠肿瘤、胸腺、脾脏、肝脏等脏器称重,检测脾脏CD4/CD8比值,检测脾脏杀伤性T细胞(CTL)的产生情况.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均可抑制肿瘤LLC成瘤(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的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组CD4/CD8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药性菌质各剂量组CTL数量及IFN-gamma细胞数增多(P<0.05或P<0.01).结论 人参药性菌质在体内有抗小鼠LLC成瘤的作用,无肝脏、胸腺、脾脏毒性;并且能够调节CD4/CD8比值,增加CTL细胞产生及IFN-γ细胞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朱凯;贾艾玲;徐瑶;邱智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它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因此是社区及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2],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尤其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作者:陈敏;刘仲祥;陈丽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单、经济、易操作的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便于无菌性假体松动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实验分为3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纯盐组;C组为盐包埋磨损颗粒组;14d后统一处死动物取出小鼠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1) HE染色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C组骨质疏松明显,骨质结构紊乱,骨吸收增加,骨膜及骨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内细胞数量(个/视野)A组(25±3),B组(27±2),C组(45±5);骨膜炎症细胞(个/视野):A组(1 540±368)、B组(1 610±535)、C组(3 478±376).(2)电镜下计算颅顶骨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A组(2.76±0.48)%、B组(2.95±0.63)%,C组(13.33±2.49)%,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个/视野):A组为(3.8427 ±1.182 1);B组为(4.026 1±1.372);C组(17.325±4.2107).A组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B组比较: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溶骨效应增强(P<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提供较为确切、简洁的临床实验基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实验方法.
作者:刘铭;张健;魏小兰;陈婷梅;刘庆芸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无法手术切除治疗,或因高龄、严重肝硬化而拒绝手术,目前行放射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冷极射频消融、无水乙醇消融临床应用较多,且技术成熟.但是,上述治疗方法单独应用有较大局限性,因此临床报道[1] 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应用较多,且效果良好.目前临床关于RFA和无水乙醇化学消融(PEI)联合治疗的尝试较少,本文对本院收治的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RFA、PEI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邹茵;周志华;陆方阳;李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所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颌间结扎牵引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牙龈炎5例,咬合关系不良4例,关节症状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3例,其中牙龈炎14例,咬合关系不良10例,关节症状13例,延迟愈合6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牙龈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效果好、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波;孙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