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胜;范家亮
重型颅脑损伤(SCCI)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损伤,伤残和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1].老年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8% ~15%,该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2].相对于中青年患者而言,老年患者有着相对不同的临床特点[3].本文总结了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罗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ACE2mRNA、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和模型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大鼠予氯沙坦(10 mg·kg-1·d-1)混悬液灌胃30 d,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在实验结束时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检测Scr、BUN、24 h MTP等生化指标,采用Real Time PCR测定肾组织ACE2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氯沙坦组较模型组Scr、BUN、24 h MTP均显著下降(P<0.01).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ACE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反而增加(P<0.01);经治疗后氯沙坦组较模型组AC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氯沙坦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除了拮抗ATIR外,还可能与上调ACE2 mRNA表达水平,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有关.
作者:朱诗平;孙升云;冯伟峰;何铃;金鑫;聂玲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瘙痒性皮肤病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对428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瘙痒程度越重,生活质量评分越高(5.01±4.44~19.86±4.72,P<0.0001),患者实际生活质量越差,瘙痒控制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6.24±5.67,7.85±2.19,P <0.000 1);不同疾病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不同,其中以药疹、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为严重.结论 瘙痒性皮肤病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瘙痒程度越重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作者:李志英;刘保国;刘月梅;姚贵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洛铂联合伊班膦酸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单独应用洛铂、伊班膦酸及洛铂联合伊班膦酸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各给药组均对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强(P<0.01).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抑制作用更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给药组凋亡率均升高,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G0/G1期比例升高,S及G2/M期比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洛铂与伊班膦酸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洛铂与伊班膦酸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萌;高亚杰;刘越坚;班丽英;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与癌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及腔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准确的分期是制定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本文评价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军;陈岩;王贺雷;王庆锋;徐越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附子“温阳补火”温热效应的产生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两组,分别灌胃附子水煎剂和生理盐水.给药20 d后,提取肝脏总RNA,应用Illumina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研究其“温阳补火”功效的分子机制.结果 附子组与对照组比较有592条基因差异表达,催化活性基因功能为较显著性基因功能,42条涉及氧化还原酶活性(上调26条,下调16条),其中7条与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有关,3条涉及性激素代谢过程.结论 附子可下调超氧阴离子生成催化酶基因水平,上调自由基清除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减少自由基生成,促进其清除;调控性激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促进性激素转化,减少灭活,发挥一定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这可能是其温热效应机制之一.
作者:王世军;于华芸;季旭明;吴智春;韩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60例辨证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复元胶囊口服,随机对照组予以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在治疗前后评定KOA严重性指数(ISOA)及中医症候积分,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ISOA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元胶囊能有效缓解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KOA患者症状,可能通过降低HA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江艳;李荣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变化在酒精中毒发病过程中的机制.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及20例健康者.所有酒精中毒患者饮酒年限均大于5年,且每日饮酒量均超过40 g.把酒精中毒患者按饮酒年限分为饮酒20年以下组(包括20年)和饮酒20年以上组,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T-1水平.结果(1)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ET-1(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43±5.22 vs 8.97±2.98),有统计学意义(P<0.01).(2)酒精中毒合并高血压组与酒精中毒无高血压组相比ET-1(pg/ml)水平有明显差异(22.43 ±4.28 vs 16.43 ±4.32),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中毒合并高血压组与酒精中毒无高血压组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慢性酒精中毒饮酒20年以下组与饮酒20年以上组ET-1(pg/ml)水平无明显差异(19.95±4.08 vs 18.71 ±6.24)(P>0.05),但饮酒20年以下组及饮酒20年以上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1水平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测定血清ET-1含量对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有临床意义,且ET-1可能参与酒精中毒引起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于洋;姜涛;姜立刚;刘立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太极拳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多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认为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明显好于短期练习者和不练习者,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1].本文主要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状况.
作者:杨长明;寒川恒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边疆农村老年人提供方便、高效的养老服务.方法 通过对边疆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式实证分析.结果 农村老年人在基本解决温饱后,社会养老保障仍然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威胁之一.结论 建立完善的边疆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是当务之急.
作者:李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和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LAC)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GC-823细胞,MTT法检测BGC-823细胞增殖率,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 C以及内质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4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以引起明显的BGC细胞增殖率的下降,联合应用3-MA可以增加其引起的细胞增殖率的下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LAC可以上调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C以及内质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4表达水平,联合应用3-MA和LAC可以进一步引起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自噬抑制剂3-MA可以增加LAC引起的细胞凋亡,通过线粒体和内质网凋亡信号通路.
作者:金镇勋;兰汝春;王菲;董长松;徐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血液透析(HD)是目前常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将接受HD治疗>3个月的患者称为维持性HD(MHD)患者[1].随着透析的发展和普及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更易发生.抑郁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2],有研究表明MHD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1.22%[3],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抑郁发病率1.15%[4].在尤其是老年患者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5].本文就老年MHD患者抑郁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江波;刘树军;娄岩;常晓敏;程远娟;高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老年患者因器官老化,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故临床上需加以重视[1].本文对我院2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独活寄生汤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独活寄生汤组,采用制动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独活寄生汤组兔予独活寄生汤灌胃,其余两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6w后,测定各组兔膝关节液TNF-α、IL-6和MMP-1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6w后,独活寄生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液中TNF-α、IL-6和MMP-1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独活寄生汤能抑制1L-6、TNF-α、MMP-1的释放,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作者:李军;王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原称光辐射疗法(Photoradiation Therapy,PRT)、光化学疗法(Photochemical Therapy,PCT),是利用光学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原理是通过光照激发体内被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的光敏剂,由此产生单态氧等细胞毒性因子,进而破坏肿瘤的治疗方法.早在1895年Finsen和Raab等开始涉及光动力学;1903年Jesionek和Tappeiner通过伊红致敏肿瘤,达到肿瘤细胞破坏的目的;1976年Kelly和Snell应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治疗膀胱癌取得成功,从而开创了光敏疗法.近年来,由于光敏疗法优点甚多,故广泛用于多器官肿瘤治疗,包括皮肤癌、消化系统癌变、鼻咽癌、喉癌、宫颈癌、支气管肺癌、泌尿系统癌变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2].PDT在消化系统中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胃肠癌、胆管癌以及各种非肿瘤病变,如Barrett食管(BE)等.本文就BE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及近年来应用PDT治疗BE食管的机制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
作者:于凡;马洪喜;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血管外科于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采用7种复合(杂交)手术方式处理32例高龄、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涌;聂中林;余朝文;陈世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44例经病理证实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接受恩度联合单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只用单药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记录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每个周期按照NCI CTC 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组22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以上恩度联合化疗,总体PR 5例,SD 12例,PD 5例,客观有效率(RR)22.7%(6/20),疾病控制率为77.3%(17/2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恩度联合单药化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好,临床受益率高,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群;石琴;谢强;李育宏;肖松;林江平;王成辉;陈巧林;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微粒(EM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HUVECs分为不同浓度EMPs作用组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ERK1/2和ICAM-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EMPs可诱导HUVECs 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增加,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均P<0.01);阿托伐他汀及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显著抑制EMPs诱导的HUVECs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ERK1/2信号通路抑制EMPs诱导HUVECs ICAM-1表达.
作者:陆永光;符春晖;严华;黄军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0例AD患者,84例MC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NC)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各组ApoE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结果 NC组ε2、ε3、ε4的等位基因频率为8.0%、84.4%、7.5%;MCI组为6.0%,77.4%,16.7%;AD组为7.0%,65.5%,27.5%,ε4基因频率在NC组、MCI组及AD组中逐渐升高,ε2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oEε4 基因携带者患MCI(校正后OR=2.70,95%CI=1.29~5.70,P=0.006)和AD(校正后OR =3.74.95% CI=1.89~7.38,P <0.001)风险增高.结论 携带ε2基因对AD与MCI的发病无保护作用;携带ApoEε4基因能不同程度的增加MCI与AD的发病风险.
作者:吕小荣;钟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内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检测,分析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应用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微需氧分离培养.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DNA中,有25例发现了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而23例正常肝组织仅有3例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对两组患者肝组织微需氧分离培养均未发现可疑菌落生长.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螺杆菌在原发性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吉利;季尚玮;张永贵;李红艳;王江滨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