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鉴别咳嗽症状时应重视环境因素

罗慰慈

关键词:鉴别, 咳嗽, 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 人民生活, 居住环境, 改革开放, 病例, 新亮点, 肺结核, 常见病, 自然, 住房, 细筛, 条件, 社会, 改善, 城乡, 病人, 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近10余年,城乡住房条件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迁新居、修旧宅成了社会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往往发现长期咳嗽的病例增加了.以往,每当我们遇到类似的病例,很自然地首先要想到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常见病并按步加以排除,而如今,假如经过仔细筛诊,其结果总有一部分病人是与居住环境有关.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哮喘患者的综合管理和长期防治效果的评价

    目的 采用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方案,对哮喘患者持续使用吸入治疗,峰流速仪肺功能临测等综合疗法,控制哮喘发作.方法 选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246例,全部建立哮喘挡案,规范使用普米克都保加奥克斯都保吸入,持续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FEV.和PEF预计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246名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24%,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一秒用力呼气值升高及PEI预计值%升高有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一秒用力呼气值升高及PEF预计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及治疗6个月后,因哮喘急诊就诊和因哮喘住院的患者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对哮喘基本知识、自我管理教育学习,哮喘患者对哮喘防治有了新认识,病情长期缓解相对稳定,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王卫青;杨敬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诊断为AECOPD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纠止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及必要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lO天后伞血黏度、血浆黏度、RBC压积、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好转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为(5±2)犬,住院时问为(11±3)天,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8±3)天,住院时间为(17±5)天.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提高肺功能及增强疗效,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兼斌;易高众;向志;唐建新;谢茂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介素-2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介素-2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病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白介索-2联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嚦酰胺(3HRS(E)Z/6HRZ)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3HRS(E)Z/6HRZ方案常规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和空洞病灶愈合的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洞病灶各有不同程度的愈合,痰找抗酸杆菌呈阴性;而对照组空洞病灶改变不明显,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 白介素-2有较好辅助治疗肺结核作用.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变色液体培养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耐药的方法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利用变色液体培养法、基因芯片法检测痰标本结核杆菌耐药性,并与传统的比例法比较,评价这两种方法快速榆测结核分枝杆菌耐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变色液体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同时检测62例涂阳肺结核痰标本MTB对R、H、S、E的耐约性,并与改良罗氏比例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变色液体培养法测定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分别为93%以上;同样,利福平为:94.4%以上;链毒素:85.7%(12/14)以上;乙胺醇:66.7%(4/6)以上.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基因芯片法测定H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准确性分别为75%(12/16)、78.3%(36146)、54.5%(12/22)、90%(36140)、77.4%(48/62):同样利福平:83.3%(15/18)、86.4%(38144)、71.4%(15/21)、92.7(38/41)、85.5%(53/62);链霉索:85.7%(12/14)、87.5%(42/48)、66.7%(12/18)、95.5%(42/44)、87.1%(54/62);乙胺丁醇:66.7%(4/6)、94.6%(53/56)、57.1%(4/7)、96.4%(53/55)、91.9%(57/62).结论 变色液体培养法测定痰标本结核菌H、R、S、E耐药性与比例法结果有较高的相符率,且简便、快捷、价廉、安全,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适合基层医院使用.基因芯片法检测MTB耐药性简便、快捷,但敏感性、特异性比比例法和变色液体培养法低,同时实验窒设备和人员的要求都不是普通医院所能满足,目前可作为传统药敏试验的补充,要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瑞梅;刘成永;申涛;高春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Stin病4例的肺脏表现并文献复习

    目的 从肺脏损害角度探讨成人still病的肺部表现,以指导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例伴有肺部表现的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有肺部影象学异常,其中双肺广泛间质性肺炎样改变1例,肺炎样多发斑片和纤维条索影3例,伴有胸腔积液3例;均被误诊为肺炎或肺结核.成人still病合并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53%,主要表现为问质性肺炎、浸润性肺炎和胸膜炎.呼吸道症状轻,肺部体征少,发热程度往往与其小相符合.抗生素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索治疗反应较好.结论 成人stil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肺脏时极易误诊为感染性肺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刘一;张波;樊再雯;王东;于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农村老年支气管哮喘呼气峰流量监测的健康教育应用观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从TGF-β1,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TGF-β1 的变化.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的显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8.5%),两者均有显著意义(P<0.05);第30天痰热清治疗组的血浆中TGF-β1水平(2.02±0.29)显著低于对照组(3.36±O.34)(P<0.01).结论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体内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韩纪昌;张袆捷;缪东;李红兵;李四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治疗AECOPD 1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AECOPD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生素静点、吸入βz受体激动剂、二羟丙茶碱静点、吸氧.实验纰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40 mg,两次/d,静点.结果 治疗组退热天数、咳嗽、咳痰、气短症状缓解天数、肺部哕音消失天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回复正常天数、FEV1≥t80%预计值恢复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AECOPD临床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医生广泛应用.

    作者:刘放;李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后护理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患者严重的合并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患者常出现严蓖头痛、药物无法控制的抽搐、昏迷及精神障碍,病死率极高.因此,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甭要的意义.2005年05月~2008年05月我院收治4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进行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显著.现将介绍如下.

    作者:周丽琴;刘华敏;严娜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OPD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时机研究

    目的 研究COPD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时机.方法 13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例,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大于24 h拔管,对照组7例,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大于2 h拔管,比较拔管后48 h内的再插管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再插管率分别为16.7%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结核咯血致肺不张22例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咯血致肺不张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的肺结核咯血致肺不张22例.结果 1、老年人易发.2、多发生于中、大量咯血患者.3、患侧多见.4、左肺多发.结论 肺结核咯血致肺不张如能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顺利;高文英;米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免疫网络的研究进展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临床上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及混合性3种类型,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 drome,OSAs)常见.近年来,随着睡眠多导记录仪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深入,诊断和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黄磊;徐爱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气管困难插管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16例需要行气管插管的患者经喉镜两次插管失败,采用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结果 16例患者使用支气管镜引导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平均时间41±18秒,除1例出现轻度鼻出血外,其余病例均无显不良反应.结论 支气管镜引导捅管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办法.

    作者:徐劲松;丁国友;来伟;夏国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管扩张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

    咯血是肺结核较常见症状之一,可导致肺部感染和结核病播散.目前对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保守治疗仍以缩血管药物垂体后叶素为主,但由于其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我院结核内科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咯血,通过扩、缩血管药物临床应用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

    作者:吕丰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癌细胞分子病理初探

    肺癌是当前严重威胁健康的肿瘤之一,五年生存率只有15%[1],肺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逐渐形成的复杂演进过程,从典型的良性病变到高度恶性之间有不同程度的良恶性阶梯,因此,及时发现肺癌前病变、研究肺癌前病变至早期癌阶段的分子机制及基凶表达谱的改变、探索肺癌预防及早期诊治的措施,对终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我们对部份相关基因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姣;张云玲;赵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普米克令舒1 mg和万托林雾化液1 ml联合雾化吸人治疗,2次/d;对照组28例、给予万托林雾化液1 ml雾化吸人治疗,2次/d,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FEV1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FEV1和PEF及pH值、PaO2、PaCO2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良反应明硅少于对照组.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赵玉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浆长链DNA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 探讨长链D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用实时PCR检测4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45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血液中长链DNA的浓度及其指数.结果 肺癌组平均长链DNA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著性(P<0.01),在ROC曲线上,假设长链DNA对肺癌特异性是100%,则其临界点为0.59,用于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7%.结论 血浆长链DNA也许可作为肺癌诊断的辅助标志物.

    作者:夏明成;李厚怀;杨莉;马家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清水县结核病防治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合作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 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建立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沟通机制,在综合医疗机构免费提供x线胶片,给住院病人提供抗结核免费药品,采取激励机制等.结果 肺结核病人网络报告率从上一年同期的48.03%提高到89.15%,转诊率从上一年同期的32.98%提高到64.34%,到位者涂阳病人所占比例由 20.33%上升到30.19%.结论 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医院的合作有效提高了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和到位率,达到了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

    作者:颜淑萍;宋晓宝;雷彩英;刘晓岚;南军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护理干预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贲门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死亡率高达50%,一旦发生,治疗非常困难.预防吻合口瘘,手术过程是关键,而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也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肺通气方式对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方式对忠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长时间组(I组)和间断的舣肺通气组(Ⅱ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OLV 45 min(T2)、90 min (T3)及术后2 h(T4)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结果 两组TNF-α、IL-6、IL-8和IL-10于T2时明显上升(JP<0.05),11组L3、T4时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I组(P<0.05),而IL-10高于I 组(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间断舣肺通气可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胡泉清;孙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