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韩纪昌;张袆捷;缪东;李红兵;李四红

关键词:痰热清, 肺炎, 放射性, TGF-B1,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从TGF-β1,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TGF-β1 的变化.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的显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8.5%),两者均有显著意义(P<0.05);第30天痰热清治疗组的血浆中TGF-β1水平(2.02±0.29)显著低于对照组(3.36±O.34)(P<0.01).结论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体内TGF-β1水平有关.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选择合适口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预置呼吸频率12-16次/min,氧浓度30~35%左右,吸气压以8 cm H2O开始,逐渐增加压力至20 cm H2O,呼气压4 cm H2O,每日上机二次,每次2~3h,3~7 d为1疗程.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 h.24h及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h、24h及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28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2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死亡,1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避免了大部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长青;韩亚静;王素英;王永红;韩彦群;蒋学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变化及临床情况的变化.结果 48例中好转45例(93.75%),患者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临床情况改善.3例因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结论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林少芳;彭睿;曹鹰;李勇萍;付东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28例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并发ARDS患者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推测可能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组ARDS发生率为14.3%,单因素分析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血压、肺部并存病、ISS值、呼吸频率、肺挫伤、连枷胸、血气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0.01),膈疝、腹腔脏器伤(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独立高危因素为:高龄、肺部并存病、休克、ISS值、呼吸困难、肺挫伤、连枷胸、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严密监测血压、血气、呼吸.适时应用机械通气,降低ARDS死亡率.

    作者:徐卫华;钱永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脱出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通过改进透明敷贴及腹带包扎固定方法,加固中心静脉导管.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在留置引流中的脱出率,提高引流效果.方法 2005年3月到2008年6月,我科开展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胸(心包)膜腔引流共90例,其中胸腔积液62例,气胸23例,心包积液5例.按照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同定组及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及腹带包扎的加固组.观察两组导管引流中脱出情况.结果 常规固定组有10例引流导管脱出,加同包扎组无1例导管脱出.结论 采用无菌透明敷贴及腹带加固包扎固定留置引流管,固定效果好,能有效地减少导管脱出,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邹扬丹;金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管癌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

    食管癌术后常出现肺部感染,由于麻醉影响,肺被牵拉、压迫、术后疼痛,造成患者的呼吸浅快,食管癌导致的营养不良.呼吸肌肌力下降,老年人肺退行性变化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致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细菌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OPD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时机研究

    目的 研究COPD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时机.方法 13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例,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大于24 h拔管,对照组7例,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大于2 h拔管,比较拔管后48 h内的再插管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再插管率分别为16.7%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从TGF-β1,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TGF-β1 的变化.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的显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8.5%),两者均有显著意义(P<0.05);第30天痰热清治疗组的血浆中TGF-β1水平(2.02±0.29)显著低于对照组(3.36±O.34)(P<0.01).结论 痰热清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体内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韩纪昌;张袆捷;缪东;李红兵;李四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农村老年支气管哮喘呼气峰流量监测的健康教育应用观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酚妥托明与乖体后叶索联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咯血停止的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高于对照组的40%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咯血停止时间为(1.12±0.51)d,对照组为(2.57±0.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率为35%,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与乖体后叶素联用,既能协同止血、减少咯血时间而提高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项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咳嗽56例诊治分析

    慢性咳嗽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类咳嗽病因较多而复杂,确诊往往比较困难,成为困扰患者与内科医生的疑难问题.我院呼吸专科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间,接诊了被误诊的慢性咳嗽患者56例,现将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清水县结核病防治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合作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 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建立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沟通机制,在综合医疗机构免费提供x线胶片,给住院病人提供抗结核免费药品,采取激励机制等.结果 肺结核病人网络报告率从上一年同期的48.03%提高到89.15%,转诊率从上一年同期的32.98%提高到64.34%,到位者涂阳病人所占比例由 20.33%上升到30.19%.结论 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医院的合作有效提高了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和到位率,达到了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 .

    作者:颜淑萍;宋晓宝;雷彩英;刘晓岚;南军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Stin病4例的肺脏表现并文献复习

    目的 从肺脏损害角度探讨成人still病的肺部表现,以指导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例伴有肺部表现的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有肺部影象学异常,其中双肺广泛间质性肺炎样改变1例,肺炎样多发斑片和纤维条索影3例,伴有胸腔积液3例;均被误诊为肺炎或肺结核.成人still病合并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53%,主要表现为问质性肺炎、浸润性肺炎和胸膜炎.呼吸道症状轻,肺部体征少,发热程度往往与其小相符合.抗生素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索治疗反应较好.结论 成人stil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肺脏时极易误诊为感染性肺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刘一;张波;樊再雯;王东;于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KT与端粒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分别探讨蛋白激酶B(AKT)与端粒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 对4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行HE染色及AKT和端粒酶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NSCLC中AKT、端粒酶的阳性率分别为67.5%和77.5%,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2.5%和0%(P0.05).端粒酶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及吸烟状态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O.05).且AKT与端粒酶在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AKT,端粒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及患者的吸烟状态显著相关,并且两者在肺癌的表达中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宋丽;范理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中穿刺细胞学诊断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肺癌术巾细胞病理学诊断的临床应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术中行穿刺细胞学诊断和冷冻切片检查诊断肺癌的临床病例资料,62例均经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其中47例术中行细胞病理学检查,42例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结果 术中细胞病理学诊断准确率93.6%,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细胞学穿刺时各例均无并发症发牛.细胞病理学检查与细胞病理学检查+冰冻切片检查42例,41例确诊肺痛,占9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术前肺癌诊断困难时术中行肿块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其安全性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且方便、快捷达到了手术要求是提高肺癌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磊;张骅;詹波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方法诊断OSAHS的比较

    目的 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更简易、准确、低成本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某进口的多导睡眠仪(PSG)和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60例怀疑有OSAHS的对象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各指标的差异,以及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血氧饱和度时间等均无著性差异(P>0.05).与PSG比,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对病情分度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轻度73.3%、中度71.4%、重度94.4%.结论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诊断OSAHS有高敏感性,尤其对重度OSAS的诊断更为准确,适合于临床常规诊断.

    作者:海冰;钟红;李永霞;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影响,探讨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1例.痊愈后随机分成3组:氟替卡松组28例,给予氟替卡松125 ug,吸入,早晚各一次,1个月后改为1吸,每晚一次,共3个月;顺尔宁组24例,予顺尔宁4 mg每晚一次,口服3个月;对照组49例,不给干预措施.对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出现喘息的人数,喘息次数,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 氟替卡松组和孟鲁司特组患儿喘息人数,喘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就每月治疗费用来看,氟替卡松组明显低于后两组(P<0.01),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均能显著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发牛率,并能著减少喘息患儿的喘息次数.两种措施对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喘息有一定的预防疗效.氟替卡松价格低廉;孟鲁司特使用简单,方便.

    作者:余必信;潘家华;倪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及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由过去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我们通过与病人交谈和病人满意度调查中,了解病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主动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诊断为AECOPD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纠止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及必要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lO天后伞血黏度、血浆黏度、RBC压积、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好转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为(5±2)犬,住院时问为(11±3)天,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8±3)天,住院时间为(17±5)天.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提高肺功能及增强疗效,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兼斌;易高众;向志;唐建新;谢茂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右肺移植同期左肺减容患者术后长期生存分析1例

    2004年7月我院为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左上肺陈旧性肺结核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成功实施右肺移植同期左肺减容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丰;许栋生;邹卫;杨如松;王科平;曹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兰新治疗复治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利福平注射液(舒兰新)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比较.方法 将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l:l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后者使用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痰荫阴转率、X线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完成疗程可评价疗效者共102例,实验组52例,治疗组50例.治疗2个月后,两组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92.8%、80.8%,痰培阴转率分别为96.2%、85.0%;X线检查显效率分别为78.2%、58.9%,病灶吸收有效率分别为97.1%、86.3%;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1.3%、27.5%,空洞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8%、75%;实验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26.0%,以卜各对应指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0.5%)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6.5%)无显著差别(χ2=0.51,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高于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安全性相似.

    作者:张酉生;孙红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