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平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发光免疫法测定31例肺癌病人及25例肺部良性疾病者BALF与血清CEA的含量.结果 血清中CEA含量肺癌组稍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BALF中CEA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肺癌组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结论 CEA在BALF中含量的检测比血清敏感,BALF中CEA含量的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血清,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有力手段.
作者:唐良法;江莲;吴晓东;陶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颈淋巴结核是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虽然颈淋巴结核经内科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多不会播散,但该病易形成化脓感染,久治不愈的窦道,以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琼;付友琴;周海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贺兼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48例重型颅脑损伤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比较在出现潜在的呼吸衰竭前和后,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一个月的生存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结果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5±2.5)天,短于晚期治疗组(8.6±4.7)天,脱机率为70.8%,一个月后生存率为75%,COS评分优于晚期治疗组.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尽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宋杰;季庆;史焕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气管支架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我院2例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报告如下.
作者:郭青梅;叶华;张羽;余一;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
作者:沈莉;田卓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Bact/Alert 3D系统与常用检测方法 优略的比较.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305份,每份标本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Bact/Ahrt 3D系统培养,对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3种方法 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305份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分离培养、Bact/Alert 3D系统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3%、29.2%、42.9%.结论 Bact/Alert 3D系统以其较高的检出率、较快的检出时间,更有助于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的发现率.
作者:周辉;张治国;杜春英;吴进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37岁.病案号186857.诉发热、头痛20余天于2006-8-15从外院转入我院.发热呈持续性,高体温38℃,伴畏寒,口服解热镇痛药体温可降至正常,药效过后再发热.
作者:张齐武;高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肺心病患者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住院肺心病患者,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采用配有抗牛素、止咳化痰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情况.结果 通过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能较快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秦军;高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观察家庭氧疗对ADM、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定8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内皮素-l(ET-1)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与40例当地健康人对照.出院后42例患者接受家庭氧疗(治疗组),34例未氧疗(对照组),随访6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P均<0.01).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ET-1及mPAP呈显著正相关.6周后,治疗组ADM、UⅡ、mP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ADM、UⅡ可能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氧疗可能通过对ADM、ET-1、uⅡ水平起调节作用进而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晓剑;何良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经验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 对1999年1月~200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70岁以上肺癌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接受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叶楔形切除等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死亡1例.5年随访率达100%,全组1年生存率为80.0%,3年生存率为38.5%,5年生存率为26.2%.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常合并或并发各种疾病,手术治疗及积极预防治疗围手术期可能的并发症,是病人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孙风哲;苗传玉;杨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置管引流联合局部化疗的方法 治疗肺晚期并恶性胸腔积液,并对其疗效全面评价.方法 经胸腔穿刺套管针将多用引流导管送入胸腔后连接改制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引流带引流、待液体排尽、经三通管注入羟基喜树碱10mg、顺铂20 mg的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25例(男15例,女1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完伞缓解(CR)9例(36%),部分缓解(PR)12例(48%),无效(CR)4例(16%),总有效率占84%,患者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及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是治疗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良好而可靠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有效的控制胸腔积液成为姑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5月-2008年5月,我科使用微创置管引流及小剂量羟基喜树碱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马宝义;马琴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咪替丁.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有效药物之一,副反应小.
作者:蒲红;王永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非常主要的肾脏替代方法,血管通路是用血液透析方法维持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建立与维持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程序完成和充分的关键.
作者:钟雪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夜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OSAS是一种较常见的涉及多器官多学科的综合病症,人群患病率2%~4%,累及人群包括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
作者:胡玉萍;章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氧疗,抗感染,口服茶碱缓释片,静脉滴注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硫酸镁,可明显提高重度哮喘的疗效.
作者:畅凤霞;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需要进行静脉和肠内营养治疗.多数病人在插胃管时,能顺利进入胃部.而部分病人出现留置胃管失败.近期,我科应用在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的操作方法,为6位患者留置胃管共20人次,成功率1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中;孟桂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与儿童结核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儿营养状况分析.结果 婴幼儿患结核较多(39.0%);结核性脑膜炎在学龄前儿童较多(41.7%,P<0.05),而肺结核以学龄期儿童多见(71.1%,P<0.05);儿童结核病并营养不良70.0%;在低体重患儿中,男性57.8%,女性86.0%,(P<0.01).结论 儿童结核病与营养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低体重儿童,特别女性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瘦,应注意结核病的发生.
作者:黎燕琼;王丽云;谭守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比较中青年组72例、老年组42例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微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rl)与中青年组相比均较低,低血氧饱和度(SaO2)与中青年相比却较高,睡眠结构两组类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OSAS中打鼾、夜间憋醒、觉醒时头痛、白天闲倦等症状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较轻,但各系统并发症较多.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组OSAS患者呼吸紊乱及缺氧程度较轻,临床症状较轻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与中青年组基本接近.
作者:乔珊;孙艳荪;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 40667例,死亡12464例[1].Aliyu报道[2]所有艾滋病死亡中有1/3是由于结核引起的.
作者:刘萍;李卓娅;刘向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