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武;高俊峰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性疾病.临床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其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但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
作者:黄华萍;李羲;曾维新;施蓉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支气管镜(bronchoscope)的应用至今已有38年了,其在气管、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气管镜检查时,通常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咽喉部30 min,但由于患者常有精神紧张和恐惧,表面麻醉难以阻滞深部的喉部反射,同时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对气道产生机械刺激,患者会出现剧烈呛咳,引起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1],操作本身引起气道部分阻塞使气道狭窄导致通气障碍,产生严重缺氧时会引起心律失常[2]等原因,使检查变得困难.
作者:李智敏;张骅;徐鹏;樊伍峰;施萍;刘艳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40例恙虫病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0例恙虫病并肺部合并症的患者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胸部CT.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有36例(90%),有焦痂或溃疡40例(100%),淋巴结肿大24例(60%),皮疹18例(45%),咳嗽咳痰38例(95%),肺部啰音34例(85%),X线胸片: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40例(100%),CT肺实质病变40例(100%),肺间质炎性改变16例(40%),胸膜病变10例(25%),胸腔积液8例(20%).结论 恙虫病肺部合并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易误诊,应重视病史及寻找焦痂的体检.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哮喘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中TLR2和TLR4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Complex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SA)对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组,每组各10只.各组按要求处理于20天后取脾脏,贴壁法分离脾巨噬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2和TLR4 mRNA以及GAPDH cDNA的荧光域值循环数,观察SA对TLR2和TLR4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LR2mRNA 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4 mRNA表达无变化(P>0.05);模型组与SA组比较,SA组TLR2和TLR4 mRNA表达均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A能使变应性哮喘模型小鼠脾巨噬细胞中TLR2和TLR4 mRNA水平表达上调,为中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朱蓉;洪永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肺结核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经验.方法 2000年~2006年,252例肺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全肺切除术17例,复合肺叶切除术10例,肺叶切除术148例,局限性肺切除术77例;空洞性病变86例,结核球或干酪灶115例,支气管病变或肺不可逆病变32例,毁损肺19例.结果 手术死亡2例,痰荫阴转率92.9%,一次手术治愈率92.5%,复发率4.0%,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1例(4.4%),结核播散6例(2.4%).结论 肺切除术是治疗特殊类型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但应准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王传庆;王伟;金明华;黄庆;关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双路径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卡氏评分>60分以上,行胸腔置管引流术后,胸腔内灌注BLM每次60mg,IL-2每次200万IU,1次/周,同步吉西他滨单药化疗(800-1000 mg/m2,ivdrip,dl,8,15,每4周重复).观察不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有效率为85.0%(34/40),CR 10例(25%),PR 24例(60%),NR 6例(15%),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主要副反应为.Ⅰ-Ⅱo血小板减少及皮疹.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双路径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反应较轻,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
作者:王仲;袁娟;唐铁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 40667例,死亡12464例[1].Aliyu报道[2]所有艾滋病死亡中有1/3是由于结核引起的.
作者:刘萍;李卓娅;刘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经皮胸膜活检术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石棉接触史者21例.顽固性胸痛23例,占46.0%,气促28例,占56.0%,43例行胸膜活检,特异性病理诊断25例,胸膜活检阳性率58.14%,11例行开胸活检,占22.0%,胸腔镜检查确诊7例,占14.0%,5例行CT引导穿刺活检,占10.0%.结论 顽固性胸痛、气促是胸膜间皮瘤的主要临床表现,经皮胸膜活检对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阳性率达58.14%,是确定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 .
作者:周明远;何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口服氨茶碱对50岁以上不同年龄COPD缓解期患者的症状、肺功能、血CRP、电解质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分为(50-65)岁和(66-85)岁组(A,B组),两组患者给予氨茶碱100 mg口服,3次/日共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评分、测定肺功能和血CRP、Na+、K+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治疗4周后B组呼吸困难评分、SGRQ症状明显改善;A组PEFR增加显著,两组FEV1%、FEV1/FVC改变不明显.两组治疗后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钠、钾水平虽轻度减低,但差异不显著.研究期间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量氨茶碱口服可减轻部分COPD缓解期年长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65岁以下患者肺功能部分指标,用于50岁以上患者安全、方便.
作者:吴军;陈兴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与儿童结核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儿营养状况分析.结果 婴幼儿患结核较多(39.0%);结核性脑膜炎在学龄前儿童较多(41.7%,P<0.05),而肺结核以学龄期儿童多见(71.1%,P<0.05);儿童结核病并营养不良70.0%;在低体重患儿中,男性57.8%,女性86.0%,(P<0.01).结论 儿童结核病与营养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低体重儿童,特别女性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瘦,应注意结核病的发生.
作者:黎燕琼;王丽云;谭守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男性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尿管的时机.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置管和麻全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行导尿术,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操作下行导尿术.结果 两组病人在插尿管过程中和插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观察组病人在插尿管过程中和插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明硅轻于对照组并且尿道黏膜损伤轻,插尿管成功率高.留置尿管由病房护士手术日晨在病房操作完成,男性病人在留置尿管的操作过程中,常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对疼痛敏感、紧张、害羞等原因致插尿管困难甚至失败,而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尿道平滑肌完全松弛再行导尿术.我院对76例男性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英娥;杨梅英;邱琮琮;崔云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使用BiPAP通气,B组既使用BiPAP通气.又使用舒利迭.治疗前及治疗后三月由患者独立完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调查表,比较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前后SGRQ各分值及总分的差值.结果 BiPAP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比单一采用BiPAP通气治疗对SGRQ各分值及总分的差值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BiPAP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其效果比单一采用BiPAP治疗更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张金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气管支架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我院2例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报告如下.
作者:郭青梅;叶华;张羽;余一;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Bact/Alert 3D系统与常用检测方法 优略的比较.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305份,每份标本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Bact/Ahrt 3D系统培养,对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3种方法 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305份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分离培养、Bact/Alert 3D系统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3%、29.2%、42.9%.结论 Bact/Alert 3D系统以其较高的检出率、较快的检出时间,更有助于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的发现率.
作者:周辉;张治国;杜春英;吴进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5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51例中41例术前有临床症状,10例为体检发现;43例术前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肺癌和纵隔肿瘤,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支气管囊肿;术后恢复均顺利,45例术后症状消失,5例术后胸痛及咳嗽,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治愈.余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手术完整切除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是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张毅;魏翔;潘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贺兼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将达到20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1200万.随着新的药物不断出现,化疗疗效不断提高,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王大庆;张雪坤;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围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 1997年1月~2004年12月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晚期肺癌163例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出现各种并发症67例次,1例死亡,余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治疗晚期肺癌,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围术期护理得当,可降低死亡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星芬;荣宁宁;杨秀珍;郭雪;金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体现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主要窗口.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复杂、时间紧迫、突发事件多、抢救任务重,也容易产生纠纷的科室.急诊护士是医院的急先锋,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抢救处理技能,还必须具备极强的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能力.沟通顺畅对争取时间、提高抢救质量、挽救生命、避免纠纷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吕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或携带有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作者:孙良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