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敏;张骅;徐鹏;樊伍峰;施萍;刘艳彩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或携带有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作者:孙良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达,社会对院前急救的要求越高.笔者通过对护士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途中监护、转运中常出现的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作者:危丽华;汪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支气管镜(bronchoscope)的应用至今已有38年了,其在气管、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气管镜检查时,通常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咽喉部30 min,但由于患者常有精神紧张和恐惧,表面麻醉难以阻滞深部的喉部反射,同时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对气道产生机械刺激,患者会出现剧烈呛咳,引起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1],操作本身引起气道部分阻塞使气道狭窄导致通气障碍,产生严重缺氧时会引起心律失常[2]等原因,使检查变得困难.
作者:李智敏;张骅;徐鹏;樊伍峰;施萍;刘艳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2008年7月,我们收治1例静脉注射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薛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外科病人创伤性大,术后病人疼痛较为剧烈.如何安全、有效镇痛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已取得较大进步.镇痛泵(PCA)技术治疗效果确切,用药合理,具有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不同需要而投放的优点,本文总结了对术后镇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为临床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许妙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食用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氧气湿化瓶为塑料制品,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底及瓶体形成一层水垢,很难去除.通常在清洁这样的水垢时家庭常用清水擦拭,沉积时间长的白色结晶水垢,还需用钢丝球蘸去污粉用力擦拭,费时费力,效果又不佳,还留下划痕,同时也不达到消毒目的,我们用食醋溶液浸泡擦拭容器,效果满意.
作者:郭红;武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结核专科医院发热病人的临床特点,做好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发热门诊病人384例,对其病因、流行病学史、伴随症状、血液分析、胸部X线表现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专科发热病人临床特点为:1、患者以16~40岁青壮年为主(61.46%);热度多为38-40~C的中高度热;2、病因以原有肺结核基础病或外院疑诊肺结核的占多数(73.96%);3、多数患者伴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4、胸片大多显示肺部不同部位、混合性病变;5、血液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至10×109/L以上为多.结论 结核专科发热病人临床特点无特异性,发热门诊医生必须重点突出与传染性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黎婉媚;徐改凤;李映文;冯玉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所见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东台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和/或鼻黏膜、鼻腔新生物活检病理证实的韦格内肉芽肿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共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侵犯的组织器官包括肺、鼻咽、肾脏、眼、腮腺、耳、关节及皮肤等.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多发性、多变性的特点.实验室检查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韦格内肉芽肿的特异性抗体,12例患者中有10例呈阳性.病理以小血管纤维坏死及巨细胞肉芽肿为特征.12例患者均经细胞毒药物或和皮质激素治疗,经半年至一年随访,病情明显缓解11例,其中肺部病灶基本吸收6例,1例病情恶化,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 韦格内肉芽肿可侵犯多个组织器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 主要靠病理活检、临床症状、X线或CT、MR及实验室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尽早应用细胞毒药物或和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Bact/Alert 3D系统与常用检测方法 优略的比较.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07年4月期间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305份,每份标本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Bact/Ahrt 3D系统培养,对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3种方法 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305份确诊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分离培养、Bact/Alert 3D系统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3%、29.2%、42.9%.结论 Bact/Alert 3D系统以其较高的检出率、较快的检出时间,更有助于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的发现率.
作者:周辉;张治国;杜春英;吴进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采用3HRZE/6HRE,治疗组加用微卡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3、6、9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分别是78.6%、85.7%及92.9%,对照组为60.7%、68.3%及73.2%,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强于对照组.结论 微卡能提高复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志华;凌应冰;邓笑媚;周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和α-糜蛋白酶辅助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近2年来诊治的老年性肺炎4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30 mg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 a糜蛋白酶8 mg雾化吸人,2次/d,疗程均为5~7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人氨溴索治疗老年性肺炎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开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误诊为哮喘的原因及其正确诊断的方法 .方法 对误诊为哮喘的2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特征以刺激性咳嗽为主(91.7%),其次是活动后胸闷气促、肺部哮鸣音,胸部影像学无特征性.10例(41.7%)患者轻至中度的阻寒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4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6.7%);支气管镜下表现为炎性浸润型58.3%,溃疡及干酪坏死型8.3%,肉芽增殖型12.5%,瘢痕狭窄型20.9%;病变部位常见左主支气管和左上叶支气管,多部位受累占87.5%;支气管镜活检诊断11例(45.8%),刷检抗酸杆菌阳性13例(54.2%),支气管镜检后痰抗酸杆菌阳性14例(58.3%).结论 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喘鸣、咳嗽及胸闷的支气管结核患者,易于被误诊为哮喘,支气管镜检查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作者:季洪健;陈丽萍;王辉;姚秋菊;徐凤英;柳溪;蔡晓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37岁.病案号186857.诉发热、头痛20余天于2006-8-15从外院转入我院.发热呈持续性,高体温38℃,伴畏寒,口服解热镇痛药体温可降至正常,药效过后再发热.
作者:张齐武;高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 ,探讨防治方法 .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化疗的935例肺结核患者,观察至疗程结束,分析化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结果 化疗期间135例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4.4%,84.4%发生在强化期,经采取护肝、调整方案、延长疗程等措施,治愈卒88.9%.结论 重视肺结核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的早期发现,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抗结核方案,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缪昌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病例,为院内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我院2007年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观察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确诊为医院内真菌感染51例,其中念珠菌感染占80.39%,曲霉菌感染9.8%.酵母样菌9.8%.大于60岁的患者占62.7%(32/51).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与联合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摹础病、抗痨时间、抗痨方案有关.结论 对于肺结核患者,如是老年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抗痨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作者:李艳;邝浩斌;覃红娟;李云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瘸病(PLA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lA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常发生乳糜胸和(或)气胸;肺功能检查有弥散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兼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HRCT见双肺弥漫薄壁囊状阴影为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肺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论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孕激素疗效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病因及寻找有效的疗法.
作者:殷建团;张耀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各类感染疾病之首,近年来随着广谱抗乍素的广泛应用及有创诊疗技术的开展,感染病原体构成谱不断变迁,耐药菌广泛流行,抗生素的选择面临诸多困难.现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荫及耐药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傅杰武;顾玉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化疗对恶性肿瘤的作用日见重要,但化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常影响病人坚持治疗.做好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不但可保证治疗手段顺利进行,提高治疗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需要进行静脉和肠内营养治疗.多数病人在插胃管时,能顺利进入胃部.而部分病人出现留置胃管失败.近期,我科应用在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的操作方法,为6位患者留置胃管共20人次,成功率1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中;孟桂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nuoroquinolones,FQs)是现今重要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细菌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以求适者生存[1].
作者:楼海;沙巍;肖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