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远;何芸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CT检查怀疑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36例患者,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和刷检后,对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应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对所获得的标本进行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36例患者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31例,其中,组织活检、刷检和TBNA的阳性率分别是69.4%、63.9%、61.1%.常规组织活检及刷检的阳性为75.0%.结合TBNA术的阳性率增加为86.1%.所有患者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TBNA术操作方便、安全,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施斌;张新静;叶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40例恙虫病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0例恙虫病并肺部合并症的患者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胸部CT.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有36例(90%),有焦痂或溃疡40例(100%),淋巴结肿大24例(60%),皮疹18例(45%),咳嗽咳痰38例(95%),肺部啰音34例(85%),X线胸片: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40例(100%),CT肺实质病变40例(100%),肺间质炎性改变16例(40%),胸膜病变10例(25%),胸腔积液8例(20%).结论 恙虫病肺部合并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易误诊,应重视病史及寻找焦痂的体检.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2001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人,不住院治疗33例,现将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对我院应用氯氮平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的2例报告.
作者:付晓;吴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 对哮喘患者Th1/Th2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5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治疗组(A组)25例,采用吸人糖皮质激素加a2激动剂治疗;实验组(B组)25例,在A组治疗方法 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基泰)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晕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指标含量,并观察肺功能FEV1值及免疫球蛋白E(IgE)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0例.结果 A、B两组患者肺功能FEV,值治疗后较基线值分别提高0.27L和0.33L,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0.78和0.74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1.02和1.13分,沙丁胺醇使用量分别减少1.84和1.72喷/日,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两组治疗前IL-4、IL-13、IgE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检测上述指标有明显下降(P<0.01),而IFN-γ、lL-12、IFN-γ/IL-4及IL-12/IL-13比值则与之相反.A、B两组之问对比,实验组治疗后IL-12水平及IL-12/IL-13比值高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以提高哮喘患者1L-12水平和IL-12/IL-13比值,在调节哮喘患者的Th1/Th2平衡方面有一定增强作用,在哮喘缓解期维持治疗和调节免疫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余世庆;黄永富;杭杲;徐孝华;陈春燕;吕学东;朱丽娟;杨小骏;张祖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5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51例中41例术前有临床症状,10例为体检发现;43例术前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肺癌和纵隔肿瘤,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支气管囊肿;术后恢复均顺利,45例术后症状消失,5例术后胸痛及咳嗽,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治愈.余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手术完整切除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是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张毅;魏翔;潘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置管引流联合局部化疗的方法 治疗肺晚期并恶性胸腔积液,并对其疗效全面评价.方法 经胸腔穿刺套管针将多用引流导管送入胸腔后连接改制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引流带引流、待液体排尽、经三通管注入羟基喜树碱10mg、顺铂20 mg的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25例(男15例,女1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完伞缓解(CR)9例(36%),部分缓解(PR)12例(48%),无效(CR)4例(16%),总有效率占84%,患者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及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是治疗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良好而可靠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有效的控制胸腔积液成为姑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5月-2008年5月,我科使用微创置管引流及小剂量羟基喜树碱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马宝义;马琴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气管支架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我院2例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报告如下.
作者:郭青梅;叶华;张羽;余一;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各类感染疾病之首,近年来随着广谱抗乍素的广泛应用及有创诊疗技术的开展,感染病原体构成谱不断变迁,耐药菌广泛流行,抗生素的选择面临诸多困难.现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荫及耐药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傅杰武;顾玉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化疗对恶性肿瘤的作用日见重要,但化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常影响病人坚持治疗.做好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不但可保证治疗手段顺利进行,提高治疗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采用3HRZE/6HRE,治疗组加用微卡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3、6、9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分别是78.6%、85.7%及92.9%,对照组为60.7%、68.3%及73.2%,两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强于对照组.结论 微卡能提高复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志华;凌应冰;邓笑媚;周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TNF-a、IL-10水平的影响,评价多索茶碱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细胞因子(IL-8、TNF-a、IL-10)、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血清IL-8、TNF-a、IL-10的表达,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索茶碱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晓东;唐良法;江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对胸内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接受激素治疗的结节病患者42例,比较A组(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和B组(口服泼尼松联合吸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 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与单纯口服泼尼松相比,后者FEFmax%增长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而DLCO%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可能更有利于气道功能改善,且有助于减少口服激素剂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陈韦;赖莉芬;冯华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住院和门诊COPD患者中OSAS的患病率及OSAS患者中COPD的患病率,探讨COPD与OSAS之间的关系,分析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特点.方法 对200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经问卷、爱波沃斯(ESS)评分及家庭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氧减饱和指数大于5或爱波沃斯(ESS)评分大于或等于10的患者进行多导牛理记录仪睡眠呼吸监测(PSG).结果 门诊COPD患者中OSAS的患病率为2.5%,住院COPD患者中OSAS患病率为6.7%,OSAS患者中COPD的患病率为11.2%.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OSAS患者在夜平均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OPD与OSAS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呼吸紊乱模式以肺泡通气不足和肺泡低通气为主而非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中低氧程度比单纯OSAS患者更严重.
作者:宋玉玲;何忠明;韩芳;李静;韩旭;安培;阿布力克木·吐尔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
作者:沈莉;田卓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56例OSAS患者,按低氧血症的程度分为两组,监测多导睡眠图各项指标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外选择15例不符合OSAS诊断者为对照组.结果 OSAS患者较对照组血浆胰岛素、血糖升高,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l)、长睡眠呼吸暂停时间(SAT)和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ISI逐渐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在OSAS组血糖、胰岛素和ISI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的贡献度大.结论 OSAS与IR之间存在相关性,OSAS低氧可产生胰岛素抵抗.
作者:沈宏韬;顾雪峰;郭翠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贺兼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瘸病(PLA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lA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为主;常发生乳糜胸和(或)气胸;肺功能检查有弥散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兼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HRCT见双肺弥漫薄壁囊状阴影为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肺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论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孕激素疗效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病因及寻找有效的疗法.
作者:殷建团;张耀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老年慢性阻寒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1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NIPPV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24 h后血气和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改善时间在72h.治疗组捕管率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可改善老年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减少插管率和住院时间,是治疗老年AECOPD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丽;苗深文;李晶晶;郭彤;李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ARDS的机械通气时机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4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期组(29例)与晚期组(17例).比较两组上机血气、f、PaO2/FiO2、MODS及病死率.结果 29例早期组上机前MODS7例,上机3天低氧血症被及时纠正,死亡5例;17例晚期组上机前MODS 12例,上机3天低氧血症无明显改善,死亡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以降低ARDS的病死率.
作者:王秀香;杨敬平;孙德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