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I内照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127例辐射隔离期护理

姜晓慧;马洪喜;康淑红;萨日;关锋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 内照射治疗, 护理
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规范性治疗模式为甲状腺癌根治术+131I内照射治疗+甲状腺素抑制治疗.131I内照射治疗因其辐射剂量大而需要对患者进行辐射隔离,故护理工作要在辐射环境下进行,不仅要进行日常医疗护理,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这对保障131I内照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治疗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糖尿病作为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故高龄大肠癌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时,外科治疗将较棘手.但若术前准备充分,妥善处理,患者也能顺利地渡过围术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阮洋;李伟健;黄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本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

    作者:张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31I内照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127例辐射隔离期护理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规范性治疗模式为甲状腺癌根治术+131I内照射治疗+甲状腺素抑制治疗.131I内照射治疗因其辐射剂量大而需要对患者进行辐射隔离,故护理工作要在辐射环境下进行,不仅要进行日常医疗护理,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这对保障131I内照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姜晓慧;马洪喜;康淑红;萨日;关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老年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观察

    目前,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应用甲状腺素是否可降低复发率的问题,国内外尚有争议.而甲状腺复发后再手术并发症率远远高于初次手术.本文拟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应用左旋甲状腺素( L-T4)的可行性.

    作者:邹汉青;金涛;朱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尿毒清颗粒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糖尿病肾病(DN)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明显增高[1].DN进一步可发展为氮质血症甚至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脏器功能衰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发症多,因此DN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更高[2],治疗需求也更迫切.我科近来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老年DN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大军;柳永兵;杨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多排螺旋CT测量老年人颈动脉直径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测量健康老年人颈动脉,观察老年人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从颈部动脉MDCTA检查正常的健康成人中随机选择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者)各60例(两组男、女分别为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薄层血管扫描数据传至影像工作站进行血管成像,利用血管测量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A-C4)和床突上段(ICA-C2),比较两个年龄组间血管直径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颈动脉直径无明显的性别差异.CCA和ICA-C4段直径左右侧略有差异(P<0.05).仅CCA直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年龄增长的生理性作用对颈总动脉直径扩大具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颈动脉各段血管直径改变的必然因素.老年人颈动脉直径在性别和侧别之间的差异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卫国;刘海霞;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医疗现状及医疗服务模式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现状,对医疗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采用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宣武医院周边地区老年人,年龄≥60岁.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共206名;小红庙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共110名.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主要就诊医院、就诊原因及年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从年龄上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三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5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7%)(P<0.01);从残障及生活自理情况看,研究组亦明显差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56.9%的患者患病后选择社区卫生站、乡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而研究组仅15.6%选择社区医院就诊,84.5%优先选择区县级、省部级医院就诊,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患者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目的大部分为单纯开药,两组分别为67.1%和6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的患者,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暂不适合他们的需求.故而,探索更有利于不同程度老年患者病情康复的医疗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作者:王荣欣;秦俭;汤哲;范新丽;常莹;江利;廖秋菊;李思颉;刘芳艳;邹琪;周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病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病程对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205例,年龄60~80岁,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 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 老年COPD患者的记忆障碍患病率为100%,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7.3%;中度记忆障碍占62.9%;重度记忆障碍占29.8%;病程越长的患者记忆障碍患病率越高,且程度越重;RBMTⅡ单项初步评分中回忆姓名、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立即回忆信件、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病程长者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病时间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应该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正确的家庭氧疗及呼吸操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蔡淑兰;雷鹏琼;陈长香;冯芳;郝英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30例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常见慢性脑病综合征,呈慢性或进行性过程,80%痴呆患者在病程某个阶段会出现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和照料者[1].本研究对比喹硫平和奋乃静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陈燕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带状疱疹患者皮疹痊愈后4~6w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好发于老年人[1].本文观察恩再适(通用名: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江苏省威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复合医用臭氧治疗PHN的止痛效果良好.

    作者:梅敦成;黄恒;高宇;王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健身舞蹈对中老年女性血脂、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氧自由基触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体内抗氧化物不足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长期健身舞蹈锻炼对老年女性血脂、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影响,为老年人参加健身舞蹈运动及对延缓机体衰老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卢文彪;李丕彦;楚英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1 883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1].我国65岁以上城市居民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超过6%,并随年龄的增高而成倍上升,超过90%的患者在家庭由亲人或看护人员照料[2].痴呆患者在照料方面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智超;李海员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丹皮酚软膏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免疫偏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皮酚软膏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泛发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80例,40例为基础治疗组,仅口服氯雷他定;40例为试验组,在口服氯雷他定的基础上,外用丹皮酚软膏.同期收集4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IL-4、IL-5、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IFN-γ、IL-2、TNF-α等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4、IL-5、IL-10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口服氯雷他定组患者IFN-γ、IL-2、TNF-α等Th1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P>0.05),IL-4、IL-5、IL-10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外用丹皮酚组患者IFN-γ、IL-2、TNF-α等Th1细胞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IL-4、IL-5、IL-10等Th2细胞因子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Th1/Th2免疫偏移,表现为Th1型细胞因子功能亢进,Th2型细胞因子功能降低;丹皮酚能纠正此免疫偏移状态.

    作者:黄茂芳;刘玉梅;朱慧兰;杨慧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1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NO、ET水平;采用无创性高分辨彩超检测静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中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组与对照组比较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EH组中具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浆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2)EH组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3)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有关,1166C基因可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提示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存在遗传机制.

    作者:张强;崔天祥;李莉;杨丽红;孔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中应用生物羊膜“三明治”式植入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过程中应用生物羊膜“三明治”式植入对滤过泡及眼压的影响.方法 该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三明治”式植入生物羊膜治疗青光眼患者26例(30只眼),术后随访12~48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视野、滤过泡、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终随访完全成功27眼(90%),条件成功1眼(3.3%),手术失败2眼(6.7%),手术总成功率为93.3%.在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下眼压值为[(16.75 ±2.10)mmHg],与术前眼压[(44.32±5.2) 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3.25,P<0.05).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8眼;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21眼(70%),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3眼)和低眼压(1眼).未出现排斥反应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生物羊膜“三明治”式植入应用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控制滤过道的瘢痕化,使之保持通畅,术后眼压降至正常,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安全的改良手术方法.

    作者:梅锋;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短时重复游泳调节SAM8鼠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的磷酸化

    目的 观察短时重复游泳训练对SAM鼠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脑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月龄SAMP8(prone/8)亚系为研究对象,运动模型采用2w游泳方案:2次/d,每次6min的游泳,结束后给予浴巾擦干放回鼠笼;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每天给予两次相同的浴巾安抚刺激.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AM8鼠海马和皮层AMPA受体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SAMP8海马、皮层中AMPA受体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P<0.05).结论 2w的短时间重复游泳运动作为一种应激诱导剂促进了AMPA受体的活化,这可能是运动改善脑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吕媛媛;赵丽;王德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构成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测VEGF、BDNF,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等分别做出评定.结果 (1)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BDNF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EGF、BDNF含量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VEGF、BDNF与ACI密切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组织损伤,是脑梗死急性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凡;刘吉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48例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N)首发症状缺少特异性,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在诊断后的处理上缺乏可以参考的权威文献.目前其发病机制亦不清,单一的医学中心又很难募集到足够的病例数,更不用说临床试验,故临床上该病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故本文将国内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治能力.

    作者:佘巍巍;陈峰;郑桂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等治疗相对困难,且易反复[1,2].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逐步成为外周血管耗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在老龄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6例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经典三联、四联疗法,但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升高及根除率的下降,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1].近年来有研究显示[2],微生态制剂有杀灭和抑制Hp的作用.本文探讨经典三联根除Hp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的疗效.

    作者:李晓丽;林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