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医疗现状及医疗服务模式

王荣欣;秦俭;汤哲;范新丽;常莹;江利;廖秋菊;李思颉;刘芳艳;邹琪;周伟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多脏器疾病, 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医疗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现状,对医疗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采用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宣武医院周边地区老年人,年龄≥60岁.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共206名;小红庙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共110名.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主要就诊医院、就诊原因及年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从年龄上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三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5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7%)(P<0.01);从残障及生活自理情况看,研究组亦明显差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56.9%的患者患病后选择社区卫生站、乡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而研究组仅15.6%选择社区医院就诊,84.5%优先选择区县级、省部级医院就诊,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患者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目的大部分为单纯开药,两组分别为67.1%和6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的患者,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暂不适合他们的需求.故而,探索更有利于不同程度老年患者病情康复的医疗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母草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中的应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临床各科室,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在其发病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血液高凝、消耗性低凝、纤溶亢进,终出现出血、贫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表现.微循环障碍在引起血液高凝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器官功能障碍是其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随后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衰竭(MOF),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

    作者:熊立红;侯亚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国城市老年志愿者活动的一般状况

    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承载了积极老龄化丰富的内涵、目标和行动.我国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态势初步形成,但这一参与模式还未纳入我国老龄政策规划.本文从参与状况和组织特征两方面对我国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呈现我国老年志愿者活动的一般特征和发展态势.

    作者:段世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医疗现状及医疗服务模式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现状,对医疗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采用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宣武医院周边地区老年人,年龄≥60岁.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共206名;小红庙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共110名.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主要就诊医院、就诊原因及年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从年龄上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三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5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7%)(P<0.01);从残障及生活自理情况看,研究组亦明显差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56.9%的患者患病后选择社区卫生站、乡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而研究组仅15.6%选择社区医院就诊,84.5%优先选择区县级、省部级医院就诊,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患者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目的大部分为单纯开药,两组分别为67.1%和6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多脏器疾病的患者,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暂不适合他们的需求.故而,探索更有利于不同程度老年患者病情康复的医疗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作者:王荣欣;秦俭;汤哲;范新丽;常莹;江利;廖秋菊;李思颉;刘芳艳;邹琪;周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等治疗相对困难,且易反复[1,2].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逐步成为外周血管耗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在老龄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OX-2和TXA2水平的影响

    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组认为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可分别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降低25%,冠脉搭桥及动脉血栓事件降低48%,肺栓塞减少67%,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23%.但是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仍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即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R).

    作者:张远卓;刘国庆;郭宏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手术治疗8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8例颈静脉孔区脑膜瘤(42~64岁)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2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例,远外侧入路2例;同一患者术前后均行KPS.结果 按Simpson分级Ⅰ级全切5例,Ⅱ级全切2例,次全切1例,术后证实为脑膜瘤;术后症状改善7例,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患者3例吞咽困难,3例面部麻木,1例脑脊液漏,1例伸舌偏左;随访期(7~38个月)内,无手术死亡,7例无复发,1例复发但经放疗后已控制;同一患者术后KPS(82.5±14.9)和术前(63.8±13.0)差异显著(P<0.01).结论 熟悉掌握中老年人颈静脉孔区解剖结构及特点,结合脑膜瘤性质和生长方向,选择适宜手术入路,较好地暴露肿瘤,保护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可达到良好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伟;漆松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亦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据估计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40万人罹患AD[1].2011年在巴黎召开的全球AD科学家年会(AAIC 2011)上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欧美主要城市人群中,AD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健康隐患.

    作者:崔畅;陈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前,前列腺手术的途径有经尿道手术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经尿道手术又可以分为汽化电切及直接切除前列腺两种方法[1].本文拟评估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123例颈部血管超声特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目前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1].研究表明[2],在其众多病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脑梗死的进展、复发密切相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探索一种简单易行、无创及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方法,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小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病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病程对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205例,年龄60~80岁,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 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 老年COPD患者的记忆障碍患病率为100%,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7.3%;中度记忆障碍占62.9%;重度记忆障碍占29.8%;病程越长的患者记忆障碍患病率越高,且程度越重;RBMTⅡ单项初步评分中回忆姓名、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立即回忆信件、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病程长者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病时间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应该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正确的家庭氧疗及呼吸操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蔡淑兰;雷鹏琼;陈长香;冯芳;郝英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把3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分为CABG组(150例)与PCI组(150例),进行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的评估.结果 CABG组与PCI组近期效果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CD40L及TIMI分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随访,对其远期疗效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CABG组的PCI组总死亡率、心脏性死亡率、继发性事件发生率、新发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均远低于PCI组(P<0.05).结论 CABG术与PCI术比较,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更优.

    作者:王新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度洛西汀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DM致残的原因之一,由此导致的肢体疼痛、麻木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重要成员,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广泛作用,并对神经元发育和营养有良性调节作用[1].

    作者:禹亚丽;程远;田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1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NO、ET水平;采用无创性高分辨彩超检测静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中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组与对照组比较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EH组中具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浆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2)EH组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3)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有关,1166C基因可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提示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存在遗传机制.

    作者:张强;崔天祥;李莉;杨丽红;孔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痴呆及其前临床期的前瞻记忆

    1研究背景前瞻记忆( prospective memory)是一种与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相对的记忆类型,它指的是对预期活动或行为的记忆[1].回溯记忆指的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的记忆.通常认为,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发激活(self-initiation)程度较回溯记忆更高[2].

    作者:朱心怡;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与痴呆的相关性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2008年全国14省市DM和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DM患病率达到9.6%,也就是目前DM人数已经超过7千万,我国成为世界上DM人口多的国家[1].既往研究认为DM患者发生痴呆概率偏低,然而随着DM大小血管并发症的有效干预及治疗,DM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大脑成为糖代谢异常作用的又一靶器官,认知损害及痴呆也成为DM患者新的晚期并发症.

    作者:邢建丽;赵骥飞;何跃;王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人的睡眠特征对其记忆障碍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睡眠特征对其记忆障碍发生的影响,为实施社区老年人记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753名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77.42%,入睡困难、睡眠效率、睡眠困难、日间功能障碍影响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其中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与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较高,老年人的睡眠特征应受到重视.

    作者:李淑杏;赵雅宁;陈长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其他调脂药常规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光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间Scr、BUN、Ccr、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前术后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天及第2天两组间CysC、GFR比较,阿托伐他汀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作者:陈晖;颜友良;李顺辉;李秀丽;涂颉洪;刘丽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多排螺旋CT测量老年人颈动脉直径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测量健康老年人颈动脉,观察老年人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从颈部动脉MDCTA检查正常的健康成人中随机选择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者)各60例(两组男、女分别为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薄层血管扫描数据传至影像工作站进行血管成像,利用血管测量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A-C4)和床突上段(ICA-C2),比较两个年龄组间血管直径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颈动脉直径无明显的性别差异.CCA和ICA-C4段直径左右侧略有差异(P<0.05).仅CCA直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年龄增长的生理性作用对颈总动脉直径扩大具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颈动脉各段血管直径改变的必然因素.老年人颈动脉直径在性别和侧别之间的差异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卫国;刘海霞;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CXCR4-shRN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CG-7901的效率

    目的 探讨特异性沉默胃癌细胞SCG-7901中的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检验效率及其进行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将CXCR4的特异性RNA干扰载体转染至胃癌细胞SCG-7901 72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测定优的MOI值,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进行效率测定.结果 (1)成功将CXCR4-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2)空白组与对照组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白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沉默效率为82.7%.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CXCR4-shRNA可抑制胃癌细胞SCG7901中CXCR4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作为动物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前期条件.

    作者:孙巨峰;陆航;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体检者各民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共调查66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得出各民族M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人群MS患病率为25.9%,其中苗族、土家族及汉族分别为28.4%、22.4%、26.6%;各民族之间MS患病率及其组分构成比均无明显差异;各民族MS发生与性别、WC、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有关.结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各民族MS患病率偏高,各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别、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为MS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沙永红;陈莉莉;滕建国;罗雪梅;刘云贵;李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