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蒙;王广义;杜晓宏;吕国悦;冯秋实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行ER-CP的老年患者397例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本组病例全部经腹部彩超检查,330例经CT检查,69例经CT和(或)MRI检查.先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有心肺疾病者先予以纠正;在完成ERCP后,根据病情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性ERCP成功371例,成功率93.45%.治疗前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69例(55.59%),各部位胆胰恶性肿瘤176例(27.46%),良性胆管狭窄31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扩张15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例,胆道蛔虫症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所有患者中308例(77.58%)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各种内外科疾病,其中210例(68.18%)具有二种或二种以上并发症.本组均行内镜下相关治疗,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支架植入术(ERBD、EMBSD、E RPD)、鼻胆管引流术(ENBD);乳头预切开39例(9.82%);28例(7.05%)因操作难度大或伴有危重并发症而需二次ERCP治愈.本组共发生各种并发症47例(12.67%),其中高淀粉酶血症40例(10.78%),胆管炎4例(1.08%),经短期治疗后均治愈;急性胰腺炎2例(0.54%),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经手术后治愈;术后出血1例(0.27%),经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后痊愈.本组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性ERCP对老年胆胰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年龄本身并不是ERCP的禁忌证;积极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及规范的内镜操作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治疗性ERCP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年龄≥70岁、胆道手术史及ERBD为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肝癌患者中,糖尿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公认的肝癌病因有肝炎病毒、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酗酒和黄曲霉素等化学因素,但仍有15%~50%的肝癌患者并不具备这些病因.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很可能是肝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这一观点亦成为目前研究者们争论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目前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贺薇;韩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47例

    患者同时合并有肺组织病变,并且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2 ].乌拉地尔为一种α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中枢和外周阻滞的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3,4].慢性肺心病主要的机制是由于长期的缺氧状态,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右心室后负荷显著增加,因此改善外周血管阻力也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戢妍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 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9例H型高血压患者(截止到2011年1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叶酸治疗,连续双盲治疗8 w,分别在治疗8 w后监测动态血压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24 h均值情况,并分析降低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的效果,同时观察治疗8w后的节律和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He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13.09,P<0.01);(3)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异常节律患者人数少于对照组(x2=4.60,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浆Hcy水平,还改善患者的血压波动和节律情况,可在H型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

    作者:孟昕;贺亚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也不断增多[1-3].本研究选择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粉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志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 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初诊T2DM患者,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T2DM接受单纯胰岛素(Ins)治疗12w,于治疗后分别采血,运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和IL-4在Th1/Th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T2DM Ins治疗前表达CD4+ IFN-γ和CD4+ 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1.99±0.28)%和(2.82±0.35)%,Th1/Th2比率为0.76±0.06,治疗后表达CD4+ IFN-γ和CD4+ 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9±0.31)%和(2.23±0.27)%,Th1/Th2比率为1.35 ±0.08,治疗前后相比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后Th1/Th2比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 Ins治疗后Th1、Th2细胞、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oma B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胰岛素能调节T2DM患者Th1/Th2的免疫失衡,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晓燕;汤旭磊;傅松波;杨芳;高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目前已成为常见的心律失常[1].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房纤颤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2].一旦心房纤颤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则提示患者的预后差,死亡率更高[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尤其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并发心房纤颤.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心房纤颤的出现可导致心室率增快及心律不规则,影响冠状动脉灌注,以及神经激素激活使左室功能进一步恶化.

    作者:左国兴;高金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患者麻醉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焦虑、精神错乱、记忆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1],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关于不同麻醉方式与POCD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主要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

    作者:胡旭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中某些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d(TNF-α)水平增高[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COPD稳定期维持治疗的重要药物,可以改善肺通气,阻止气道阻塞继续进展,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本文探讨ICS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过程中血清IL-8、TNF-α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分析ICS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余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我国社区失能老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

    增龄老化性失能指随着增龄各系统生理功能不受病理影响而自然地相应降低[1].截止2010年底,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 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2].本文对失能老人健康管理现状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回顾,探索新形势下我国社区失能老人的健康管理方法,以满足日渐增长的老年人健康需求.

    作者:郭飏;尚少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对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

    由于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诸多原因,深Ⅱ°及Ⅲ°烧伤创面在修复后期极易出现残余创面[1],处理困难,经久不愈,而且愈合后瘢痕挛缩也较为明显.对于较大残余创面,植皮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小面积的残余烧伤创面,考虑到植皮费用高、植入表皮的存活问题以及患者心理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小面积的残余创面,是临床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观察德莫林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小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松;刘琦;熊大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两步法直立倾斜试验的适宜倾斜时程

    目的 探讨两步法直立倾斜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适宜倾斜时程.方法 采用两步法直立倾斜试验,即先对816例受检者施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BHUTT),再对其阴性患者施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NHUTF).对上述阳性病例的倾斜时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HUTT的阳性率为16.54% (135/816);其中,0~ 10 min时程阳性率1.35%;11~25 min时程阳性率13.24%;26 ~ 30 min时程阳性率1.96%;>30 min者为0.BHUTT阳性结果全部包含在0~30 min之间.对681例BHUTT阴性者作NHUTT检查,阳性率为45.96% (375/816),占BHUTT阴性者的55.07%(375/681);其中,0~10 min时程阳性率33.46%;11~20min时程阳性率12.50%;NHUTT阳性结果全部包含在0~20 min之间.结论 采用两步法直立倾斜试验,基础试验的适宜时程为30 min,硝酸甘油激发试验的适宜时程为20 min,继续增加倾斜时间并不能提高阳性率.

    作者:孙汝平;吕雪;邱妍妍;冯义静;王文涛;徐金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口服万年青根茎中毒老年患者1例

    万年青是观赏花卉,属百合科,其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之功效,可做中药.但口服万年青根茎会导致口唇及舌体肿胀、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痛等一系列中毒症状,起病急,病情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科曾治疗老年人误服万年青根茎致中毒1例.

    作者:于永波;王智昊;侯胡;吴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血栓调节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及意义,为糖尿病心肌病(DCM)的防治提供新的靶向.方法 从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32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剩余18只作为正常对照.每日观察大鼠进食、饮水等一般状况,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体重、血糖及尿糖.分别在2、8、12 w末分批处死一定数量两组大鼠.分别检测各批大鼠的心脏指数(HW/BW)、血糖、血脂;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中TM的蛋白表达;通过RT-PCR检测TM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 w末模型组心脏指数无明显差异;8、12 w末心脏指数均显著增加,且12 w高于8w(P<0.01).模型组各时间段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项指标变化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2、8、12 w末.2w末模型组大鼠未见明显病理变化;8、12 w末模型组大鼠出现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细胞外间质增多,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等病理变化;12 w末模型组大鼠上述病理变化较8 w末模型组更加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TM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阳性表达由低到高顺序依次是2、8、12 w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M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其中,12 w末表达强,其次是8,2 w末表达弱.结论 TM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呈时间依赖性高表达,并与病程呈正相关,显示其可能在DC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向.

    作者:张雷;董志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特点为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呈周期性,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尤以出血多见,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病因.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苏兆贤;马战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躯体疾病对老年抑郁症状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人躯体疾病对抑郁症状转归的影响,为防治老年人抑郁,改善抑郁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按类分层、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原则,在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群中抽取有效样本2 506例,分别于2000和2004年采用综合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2000年共检出抑郁症状者282例,在2004的调查中,对这282名老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将其转归分为:好转、无变化、加重和死亡.其中<75岁老人抑郁症状的好转率高于≥75岁老人;<75岁老人抑郁症状的加重率及死亡率均低于≥75岁老人.除青光眼以外,其他各类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好转率均低于无此疾病的对照人群,其中无骨关节病和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有骨关节病和听力障碍的老年人(P<0.05).结论 为了降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病风险和改善老年抑郁症状的预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该重视老年人躯体功能的改善.

    作者:孙菲;刁丽军;汤哲;刘富荣;刘宏军;关绍晨;吴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衰老相关基因Klotho在小鼠心脏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目的 通过观察昆明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Klotho基因的定位及其表达.方法 新生1、180、540 d昆明小鼠各5只,断颈处死,分别取出肾脏和心脏,并将心脏的右心房部分剪下;1、2、4、7、15、30、60、120、180、270、360 d和540 d昆明小鼠各10只,断颈处死后取出心脏组织;以上均提取总RNA,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Klotho mRNA的表达.结果 切除右心房的心脏组织,未能检测到Klotho mRNA的表达,肾脏和右心房存在表达;昆明小鼠出生后即可在心脏检测到Klotho mRNA的表达,1、2、4、7、15、30、60、120 d小鼠相对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270、360、540 d小鼠相对表达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 Klotho基因在昆明小鼠的心脏组织中可能仅在右心房表达;120 d之内,Klotho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表达量有随增龄而增加的趋势;270 d之后,Klotho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表达量有随增龄而减弱的趋势.

    作者:王贵华;汪汉;孙梅芹;彭柯;唐兵;杨大春;杨永健;张鑫;侯言彬;邓珏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网膜素研究进展

    中心性(内脏)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程度高于外周(皮下)肥胖,而皮下脂肪(SAT)的沉积与减少心血管病危险性有关,但二者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不很清楚.200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Yang等由内脏网膜脂肪组织的cDNA文库证实了一个新的脂肪点特异性脂肪因子-网膜素( omentin)[1].该网膜素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22~q23区,而该区又与不同人群的T2DM基因染色体定位有关[2,3].网膜素是目前已知的4个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有益”脂肪因子[脂联素、内脂素、源于内脏脂肪组织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和网膜素]之一[4],网膜素的同源性分析证实:其与内凝集素的氨基酸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故其又称为内凝集素(intelectin)[5].

    作者:杨裕华;贺法宪;王际莘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血压水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血压与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探讨ACI血压的调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1 ~3 d ACI患者平均动脉压、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记录入院、出院时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和住院天数.结果 848例ACI患者中低血压组占40.8%,正常血压组占5.07%,轻度高血压组占11.79%,重度高血压组占42.33%,ACI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合并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糖、血脂增高、在病程、出入院时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其他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合并危险因素增高时发病率增加,预后不良.

    作者:刘春红;唐娟;余鹃;李晓军;徐上知;张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

    在心肺复苏(CPR)时气管插管是保持气道通畅、恢复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是提高CPR成功率的主要措施.本文回顾分析CPR术中复苏方法及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CPR成功率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 ~ 2010年我院267例患者,男148例,女119例,年龄39 ~91[平均(66±11.3)]岁,原发病为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随机分为早期气管插管(A)组、延迟气管插管(B)组、未插管(C)组.三组病种、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田野;张陈匀;菜运昌;陈丹丹;胡远东;周永刚;杨永曜;刘启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老年人医疗康复的风险因素

    目的 研究老年人医疗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康复调查问卷,选择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的149位康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0.3%的患者未在临床治疗结束后的有效时间内开始康复,康复途径以医生和朋友推荐为主,39.60%的患者认为医生无须对各项医疗信息保密.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对康复治疗信息的知情程度差,且60岁及以上患者较50~ 59岁年龄段患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早期康复观念的宣传,注重老年患者医疗信息知情同意权的实现,注重保护患者医疗信息隐私.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合理用药,避免以上医疗风险转化为纠纷.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完善康复相关医保制度,减轻康复就医经济压力,防范患者将就医压力转换为医患矛盾.

    作者:杨双;杨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