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

赵晓丽;张延红;张风侠;王冬;钟美蓉;陈志宏

关键词:丝胶, 糖尿病, 脊髓, 脊神经节, NGF
摘要:目的 探讨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n=12).采用SP法观察坐骨神经对应脊髓节段(L4~6)和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结果 NGF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为棕黄色细腻颗粒状,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和脊髓前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以胞质为主.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节细胞NGF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丝胶上调脊髓前角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NGF的表达,保护糖尿病坐骨神经相关神经元胞体.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太极拳对认知功能及精神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年痴呆症逐年增加,世界已超过2 00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在欧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6%~12%,85岁以上为20%~40%[1].我国200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痴呆人数已近800万,预计本世纪中叶,患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人数将接近2 000万[2].药物疗法治疗痴呆症,虽取得一些效果,目前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瞩目.非药物疗法包括回想法[3],园艺疗法[4],音乐疗法[5],运动疗法[6]等种类.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疗法,是从中国武术转化而来的一种健康方法.

    作者:孙皎;王磊;张秀英;王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左归饮灌胃处理8 w.用TUNEL染色观察卵巢细胞凋亡指数(AI);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Bcl-2、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AI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各剂量左归饮可使其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青年组相比,围绝经期大鼠卵巢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低、中剂量左归饮可有效改善这种表达异常.结论 左归饮可通过抑制围绝经期大鼠卵巢细胞过度凋亡,改善卵巢功能.不同剂量的作用机制不同,低、中剂量左归饮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赵薇;温海霞;庞海燕;沈宁;孙世晓;倪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故即使受伤不重也易发生骨折.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业内共识,焦点在于如何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我科一直采用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手术切口已完全满足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MIS-THA)的标准(切口< 12 em),并且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作者:杨磊;赵德伟;郭林;崔大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超过70%的患者会并发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频率高[1].心律失常会影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并且可能短时间内扩大心肌梗死范围,是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短期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生后必须尽快及时消除[2].在治疗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利多卡因曾一度成为首选药物.但近几年,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更为有效.本文主要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庆;马晓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患者304例预后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ICU患者30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治疗期间血糖水平、入ICU时机、是否进行机械辅助呼吸、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等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死亡病例情况,应用线形回归分析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是否应用机械辅助呼吸组及不同APACHEⅡ评分组间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60 ~64岁患者死亡率仅为8.69%,而>75岁患者死亡率则高达24.31%.患者发病时血糖异常升高的病人预后较升高幅度小的患者明显差;入院时机方面,发病初期就到ICU进行全面系统监护治疗者较极危重时再转入ICU者预后佳;MODS评分越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越差,NODS评分≥16分时,死亡率高达36.84%.结论 高龄、应激性高血糖、入住ICU时间过晚、MODS评分较高是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俭;蒋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FT3、FT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r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近年因糖尿病在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5例作为试验组,男45例,女40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3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查体的正常老年人群8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40例.密切观察两组人群FT3、FT4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FT3、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急性代谢紊乱者FT3、FT4明显低于无并发急性代谢紊乱者(P<0.05),且治疗后FT3、FT4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测定静脉血中FT3、FT4水平对估计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判断其病情变化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宗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P)中由于CO2气腹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并发症,在麻醉管理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老年人LCP 126例术中处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6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41例.年龄60~89岁,体重42~90 kg,ASAⅡ~Ⅲ级.术前高血压病史86例,冠心病史47例,心电图ST-T改变96例.1,2方法应用史塞克气腹机,压力(10±2) mmHg.术前30 min东莨菪碱0.3 mg,苯巴比妥0.1g肌注.

    作者:张进;姜云峰;孙大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老年患者36例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不多见.糖尿病和甲亢同属内分泌代谢疾病[1],两种疾病均可导致代谢紊乱,且临床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而甲亢疾病本身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增高[2],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往往只诊断为单一的甲亢或者糖尿病,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就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

    作者:田琳;彭跃进;朱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梗死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打鼾患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增加,可能与睡眠暂停有关[1,2].研究认为,鼾症患者易并发缺血性脑卒中[3],鼾症是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之一,鼾症特别是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大于无鼾症者[4].但近来研究发现,单纯打鼾也是一种病理现象[5].本文拟探讨鼾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

    作者:孔亮;王挺刚;赵继来;王引明;桂树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体周围颌骨骨质的影响

    骨质疏松(OP)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多发病,常造成骨的量和骨密度的改变.OP对颌骨的影响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造成种植体植入后没有足够的骨支持种植体,骨与种植体的骨结合减少,从而影响种植体的功能.本文观察尝试运用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来增加颌骨骨密度,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李国宾;贾素侠;张志伟;黄闻玲;律银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香菇多糖合并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3例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提高化疗抗肿瘤效果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治疗较为困难,预后较差.既往多通过单纯化学药物的胸腔灌注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欠佳.随着热疗和生物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胸腔积液的控制率得以提高[2].本文探讨热化疗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作者:张毓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期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评价

    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导致很多老年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早期起病隐匿,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很容易在临床中漏诊[1].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高的是主动脉瓣膜[2].本文就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人退行性瓣膜病变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作者:陈功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但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很难对血糖水平进行良好的控制[1].有学者报道,经上述药物标准治疗,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降糖目标者仅为40%,且会增加低血糖或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系数[2].因而探索新型的联合降糖方案一直是吸引国内外内分泌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就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作者:殷琪;陈娟;冯光球;戴文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患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82例

    心房颤动(AF)患者丧失了规律性、有序性心房电生理活动,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快速无序的AF波紊乱.其传统药物保守疗法常因抗心律失常药毒副作用大、药理作用局限等原因导致无法普及.近年来射频消融术已被认为是AF首选治疗方案,但仍存有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研究表明AF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达20%[1].本研究回顾分析环肺静脉消融术的AF患者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因素.

    作者:孙俊华;袁义强;赵育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邹金发;叶丽平;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轻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蒙特利尔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高危组与低危组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抽象概括能力、命名、记忆、时间定向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抽象概括能力、记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视空间、命名、计算、语言、时间定向各方面中危组较高危组有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TCD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轻危组(P<0.05),主要表现在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流速增快,频谱异常.中危组TCD结果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轻危组,主要表现在各动脉流速增快;高危组较中危组在流速增快与频谱异常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着危险因素增多,其认知功能障碍越显著,TCD各指标异常率也随之升高.

    作者:刘佳;郭宗君;李宏;褚秀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Zung自评量表焦虑、抑郁评分、炎性因子及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

    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CHD)是心身性疾病,炎性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Zung自评量表焦虑、抑郁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研究,为CHD临床防治提供有益的尝试.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9年1~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及华东疗养院老年科住院的CHD患者270例,男153例,女117例;年龄55 ~86[平均(69±6.6)]岁.

    作者:李金鹆;姜涌斌;万鹏程;管士明;钱波;仇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晚期大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大肠癌(CRC)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3],国外调查数据显示男性CRC患者5年存活率为56%,女性60%[4],随着化疗方案不断改善,CRC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临床症状往往被忽视,大多数患者都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因此治疗效果仍然很差[5].其根治方法之一就是手术切除病灶,然后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以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本文拟分析晚期CR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冬梅;房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成为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本研究旨在总结老年结核患者的肺部CT特点.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11例,年龄60 ~ 82[平均(70.5±9.8)]岁.

    作者:粟周海;孙鸿;黄贵;王世黔;夏文钢;司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半个月随访一次,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w、4 w时,平均SBP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平均SB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第2周血压比较,观察组达标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后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方案在尽早达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董凯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