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76例冠脉造影特点

单军;苗金霞;薛广欣

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冠脉造影
摘要: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美国全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报告早在2001年就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发病的等危症[1].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等不良事件发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者一般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AD患者护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05分±0.75分,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与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护理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与积极应对的得分呈正相关性(r =0.552,P<0.05).结论 AD患者护理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及行为模式特点,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其行为优势,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增强护理者的护理信心,促进应对能力及自我效能的提升,缓解护理负担,提高AD患者及护理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臧爽;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加,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社区、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视角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生存和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苗瑞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急性期血栓易脱落,严重时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PE)造成死亡;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引起肢体肿胀、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健;胡灵;李彦州;赵松峰;梁德安;温志国;杜丽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Ki-67表达水平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早期发现结肠癌,从而降低死亡率.为了探讨结肠癌有效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比较生存素(Survivin)、重组人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表达水平,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国福;冷晓玲;陆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频电刀联合干扰素治疗艾滋病合并巨大型尖锐湿疣老年患者1例

    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的有偿供血为主变为以性传播为主,HIV感染合并性病特别是尖锐湿疣的病人日益增多,部分HIV感染合并尖锐湿疣的病人表现出与普通尖锐湿疣患者不同的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问题.

    作者:侴海燕;车小新;钱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与营养状况关系

    目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应用W.K.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微营养(MNA)评估法对149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焦虑和抑郁程度的COPD患者MNA得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与COPD患者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在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时,应重视患者的心理评估与护理.

    作者:陈国萍;屈明静;王郁霞;赵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44例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出现严重的功能低下或承担过重的负荷,减少了泵血量,全身代谢所需的血液得不到满足,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瘀血水肿都属于该病的范畴[1].

    作者:周俊高;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负压引流联合加压包扎效果

    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1,2],20岁以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 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3],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相关.

    作者:胡乃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检测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 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相关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6例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正常体检成人55例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含量,观察其在不同类型中表达差别,关注不同生存年限患者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3-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不同病变类型、不同预后患者中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参与了疾病进展,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姬卫国;王祥麒;李志刚;王红玲;谷宁;张翼;李薇薇;李伟明;王俊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对大鼠小肠内表面黏膜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 通过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对体外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降低餐后血糖的机制,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良方.方法 首先通过提取Wistar大鼠小肠内表面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然后通过实验确定佳反应体系.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药物饮片浸泡,煎煮后,浓缩为1 g/ml浓度的溶液,并10倍稀释成7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每个浓度溶液再用活性炭脱色,之后原液和脱色后溶液同时做α-糖苷酶抑制实验,同时设阿卡波糖阳性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原液及其脱色后溶液均有α-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阿卡波糖相似.结论 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在10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浓度效应关系,但因高浓度溶液颜色较深,影响吸光度值,导致计算的抑制率下降.复方脱色后高浓度药物抑制率有所上升,说明脱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颜色对吸光度的影响,同时脱色又脱掉了部分有效成分,使药物的抑制率降低.

    作者:邢磊;焦颖华;耿丽华;孙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特征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Vague[1]就提出肥胖可分为中心性肥胖(内脏性肥胖)和外周性肥胖,并指出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全球的肥胖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大家关注.

    作者:李欣;武静;左斯尧;黄政基;邵明柏;何淑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膜联蛋白-2在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多为轻微的症状或无明显症状.膜联蛋白A2( ANXA2)是膜联蛋白(ANK)家族的成员之一,因其广泛的表达于胞质和胞核等细胞器,故参与许多生命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分化等,尤其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马洪喜;许颖;魏振彤;徐长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5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上[1].肺癌手术率约在25%,因临床肺癌确诊时80%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治疗机会较小[2].化疗仍是晚期NSCLC患者缓解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方法.

    作者:韩守恒;戴文香;伍尤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电图不同形态直立性T波改变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和普萘洛尔(心得安)验证试验,探讨心电图不同形态的直立性T波改变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预测作用.

    作者:孙汝平;吕雪;倪占玲;邱妍妍;冯义静;徐金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降低,进而造成肺容积增大及肺顺应性下降[1].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基础上,肺泡内压力容易升高,导致肺泡间隔破裂进而融合形成大的肺大泡,严重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当剧烈咳嗽等使肺内压突然增高时,会导致肺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2].

    作者:彭华利;李远平;龙永贵;谢邦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索曼染毒对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慢性小剂量索曼( soman)染毒对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皮下注射索曼为大鼠染毒模型,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μg/kg染毒组(6μg/kg)、10 μg/kg染毒组(10 μg/kg)、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半数致死量对照组(大鼠在取样前注射一次索曼,剂量为100 μg/kg),每组6只;除半数致死量染毒对照组外,均每日上午背部注射1次,共14 d.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的变化结果以OD乙酰胆碱受体m1(乙酰胆碱受体m4 )/ODGAPDH表示,6μg/kg组大鼠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为(0.250 ±0.016),10 μg/kg组为(0.247 ±0.018),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287 ±0.021)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277±0.028) (P <0.05);海马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6μg/kg组为(0.275±0.022),10 μg/kg组为(0.270 ±0.0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0.294±0 027),半数致死量对照组为(0.289±0.029).6.g/kg组和10μg/kg组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分别为(0.364±0.031)和(0.426±0.066),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274±0.025)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271±0.046)(P<0.01),6μg/kg组和10 μg/kg组海马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分别为(0.627±0.030)和(0.671±0.074),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528±0.031)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531 +0.054) (P <0.01).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间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和m4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小剂量索曼染毒致大鼠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表达下降,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增加,这种变化为索曼慢性作用的结果.索曼可能从基因水平影响乙酰胆碱M受体的表达,从而导致胆碱能系统功能下降及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康健捷;刘雁;徐海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康复训练对早、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提高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58例早、中期A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做常规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并解答患者及照顾者提出的疑问,出院后不作任何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无论住院或出院均进行记忆、逻辑思维、日常生活能力、定向力、体能等为期1年的训练.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AD患者在人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结果 通过有目的的康复训练,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均P<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效的康复可提高早、中期AD患者认知能力,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和生命质量.

    作者:谭晓雪;罗玉玲;招丽媪;陈少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甘氨茶碱钠常规与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采用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与甘氨茶碱钠常规治疗的对照分析,判断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COPD患者,半随机分成41例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39例甘氨茶碱钠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Profiler体描绘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第一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pre%).按照疗效评价标准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检查结果显示,IL-6,IL-8,TNF-α两组治疗前后各自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1).FEVI/FVC,FEV1/pre,呼吸困难指数两组治疗前后除对照组FEV1/FVC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 <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FEV1/pre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治疗前后pH,PaCO2,PaO2,SaO2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P <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H,PaCO2,PaO2,SaO2值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5.61%.结论 本研究采用甘氨酸茶碱钠片加用辛伐他汀治疗COPD,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明显的改善,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COPD的治疗中有潜在的价值,为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途径.

    作者:黄育强;孙坚;张本全;刘红欣;庄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世界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约占世界1/3,宫颈癌可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1].而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其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其检测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细胞学筛检阳性率[2].

    作者:郭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分析与治疗效果

    当眼睛部位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直接外力作用,常可导致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有的损害和极为严重的眼疾患.近几年来,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致盲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的罪魁祸首.

    作者:尚涤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