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止咳方治疗耐药性咳嗽86例

翟坤光;谷亚平

关键词:咳嗽, 耐药性, 自拟方药
摘要: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候之一.中医咳嗽证是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均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施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冬总皂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大鼠衰老肾脏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衰老肾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的同时,以天冬总皂苷灌胃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UREA)含量;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肾小球硬化程度的改变;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吟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Cr及URE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组剂量的增加,血清与肾脏中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M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能够降低大鼠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且随着天冬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其降低作用有增强趋势(P<0.01).结论 天冬总皂苷降低肾脏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衰老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艳菊;李琴山;田硕;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非小细胞肺癌VEGF-C的表达及LYVE-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与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6例NSCLC、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LYVE-1检测MLVD,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C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NSCLC组织中LYVE-1标记的MLVD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VEGF-C表达阳性的组织中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关.结论 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在NSCLC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促进了淋巴血管内皮细胞的大量增殖以及淋巴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Egr1-AIF△1~480质粒联合电离辐射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

    目的 通过检测转染pEgr1 -AIF△1 ~ 480质粒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电离辐射后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探讨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pcDNA3.1组、pEgr1 -AIF△1 ~ 480组、5 Gy组和pEgr1-AIF△1~480+5 Gy组.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后行5 Gy照射,分别利用PI单染和Annexin V/PI双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期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百分比变化.结果 MDA-MB-231细胞经质粒转染和5GyX射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DNA3.1组和pEgr1 -AIF△1~480组G0/G1期、S期、G2/M期、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无显著变化;5Gy组和pEgr1-AIF△1~480 +5 Gy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也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5 Gy组比较,pEgr1-AIF△1~4s0+5 Gy组S期、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S相延迟、G2/M期阻滞和凋亡增加,且pEgr1 -AIF△1~480质粒对S相延迟和凋亡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王作书;胡海燕;张志茹;李鹏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者一般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AD患者护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05分±0.75分,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与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护理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与积极应对的得分呈正相关性(r =0.552,P<0.05).结论 AD患者护理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及行为模式特点,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其行为优势,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增强护理者的护理信心,促进应对能力及自我效能的提升,缓解护理负担,提高AD患者及护理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臧爽;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肝细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对肝细胞癌患者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105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89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蜡块为观察组,5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Tiam1、VEGF及CD105表达,探讨Tiam1、VEGF和MVD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iam1、VEGF及MV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am1、VEGF及MVD均与肿瘤转移、体积及Ki67表达相关.肝癌Tiam1、VEGF及MVD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肝细胞癌中Tiam1、VEGF高表达,共同促进CD105阳性的血管形成,联合检测Tiam1、VEGF及CD105可能对判断肝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水翔;赖日勇;钟玮平;廖光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其家族性突变型A30P和A53T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分组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α-Syn和其突变体A30P、A53T,培养至1 h、2h和4h进行观察,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神经元以成像显微镜观察并计数,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 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 h、2h和4h时,其神经元的平均存活率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组和A53T组的神经元存平均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蛋白的浓度,α-Syn组神经元存活率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证实α-Syn可由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而A30P和A53T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 α-Syn在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存活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其突变体A30P和A53T无这一作用,这一现象与其发生家族性突变有关,并可能成为导致PD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王鹏;许洁;安恩训;于顺;何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世界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约占世界1/3,宫颈癌可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1].而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其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其检测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细胞学筛检阳性率[2].

    作者:郭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体检年龄≥60岁健康老年人群2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脂水平、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19.125,p=0.003;TG:t=13.412,P =0.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532,P=0.007).在两组中皆以e3/3型频率高,ε3/4、ε3/2次之,ε4/4、e2/4、ε2/2型频率很低,两组人群ApoE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受试者ApoE 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2,P=0.030).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血脂水平升高及其发病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学军;郭大英;曾碧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老年性痴呆筛选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AD)筛选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及有关信息;AD确诊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3)诊断标准,并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相关内容.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研究对象全血中宏、微量元素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关神经递质含量;数据库建立采用SPSS13.0软件,反向传播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的建立使用Clementine12.0软件.结果 南昌、吉安、宜春三市6个社区实查≥60岁者4 350人,确诊AD患者214人,患病率为4.92%.从被研究者中抽取AD患者和非AD者各60名为建模对象,将其血中铁(Fe)、铜(Cu)、铁(Zn)、五羟色胺(5 -HT)、多巴胺(DA)等17个变量作为网络的输入层,进行BP-ANN的拟合.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为75.00%,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83.33%;能够正确预测建模对象中88.33%的非AD者,78.79%的中型AD患者和47.37%的重型AD患者;输入变量敏感性系数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Al(0.156 3)、Cr(0.120 6) 、5-HT(0.1090)和年龄(0.1010).结论 BP-ANN在社区老年性痴呆筛选(预测)中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唐俊;黄河浪;吴磊;冯江;袁也丰;周跃平;黄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胆囊癌50例

    胆系肿瘤发病原因复杂,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入院诊断时病情多已晚期.多于80%的患者因病情未控制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有2% ~5%[1].

    作者:刘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疼痛干预疗效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率在25%~ 50%之间,有45% ~ 80%的老年患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治疗[1].慢性疼痛极大地干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超过50%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占用并给其家庭增添了负担[2].

    作者:胡任重;罗国华;陈伟忠;周小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授权教育对高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高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患者按接诊时间,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授权教育干预,教育结束后,两组电话随访6个月,并分别在入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健康促进行为生活方式量表中社会支持维度得分高,依次为自我实现、适当营养、健康责任、压力处理及运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附加条目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以授权教育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陈玉梅;许琴;宋学香;汤敏敏;魏述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微炎症及免疫状况与肾脏病变的关系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与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11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36)、微量蛋白尿组(n=39)和大量蛋白尿组(n=41).观察患者血清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机体免疫反应(CD3、CD4、CD8、CD4/CD8、B细胞、NK细胞、IgG、IgA、IgM、C3、C4)水平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n=56)进行对比.结果 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和机体免疫反应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1);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CD3、CD4、CD4/CD8、B细胞、NK细胞及IgG明显下降(P<0.05P <0.01),而IgA、IgM、C3、C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检测血清hs-CRP、HbA1 c、eGFR、TC、TG、LDL-C、Cystatin C和UAER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N预后的参考指标;早期DN患者存在微炎症和免疫功能下降,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改善早期DN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曦;杜薇蓓;于璐;杨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44例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出现严重的功能低下或承担过重的负荷,减少了泵血量,全身代谢所需的血液得不到满足,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瘀血水肿都属于该病的范畴[1].

    作者:周俊高;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替罗非班联合精制冠心颗粒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征,急性期极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2].

    作者:谢洪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0 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1·d-1,心悦胶囊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 mg· kg-1·d-1,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灌胃200 mg·kg-1·d-1,连续6d,然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再给药1次,药后1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心悦胶囊300、600 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10/s、80/s、160/s)、血浆黏度(120/s)及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及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600 mg/kg亦可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对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心悦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某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时的高粘状态,防治血栓形成.

    作者:肖寒;付雯雯;周小涵;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细胞膜转运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在D-半乳糖致衰小鼠体内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给药后进行药理学研究.结果 通过Na+-K+-ATP酶、Ca2+ -Mg2+ -ATP酶试剂盒来测定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脑、肾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通过对酶系的检测,探究金莲花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动物体内细胞膜转运能力的影响以及筛选出佳药物的构效关系.结论 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明显提高Na+-K+-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保护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但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

    作者:田嘉铭;杨国栋;饶娜;安芳;王书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VEGF-D和VEGFR-3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表达

    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淋巴转移关系较为紧密.

    作者:朱朝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分析与治疗效果

    当眼睛部位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直接外力作用,常可导致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有的损害和极为严重的眼疾患.近几年来,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致盲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的罪魁祸首.

    作者:尚涤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梅毒患者三种检测方法比较

    梅毒为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我国梅毒发病率为17.61/10万[1],20 ~40岁性活跃人群为其高发人群.近年,老年梅毒患者病例逐渐增多,老年梅毒患者病情呈隐匿性,常无自觉症状,梅毒的诊断发现往往来自其他疾病的就医,单纯来自性病门诊患者较少,给疾病控制造成一定困难,本文回顾分析老年梅毒疑似患者的检测情况,并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为确证试验,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胶体金法(SYP)及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三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

    作者:袁杰;罗艳;石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