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华;石慧娟;杨梅松竹;钟飞;米长忠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和双嘧达莫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和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例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更好地改善血流速度,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的表达,研究三者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结直肠腺癌标本87例作为观察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中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特点,研究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不同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Dukes分期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均与结直肠腺癌的预后相关.结论 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高表达,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进展,术后联合检测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吕铮;张志勇;阎继东;张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血管收缩功能变化而引起的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继发性多为两侧头痛.病人头痛发作时轻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畏光,眼前出现暗点及闪光幻觉;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视野缺损、单眼盲、一过性视力丧失,甚至出现视觉感知障碍、视物变形、复视或多视、视物颜色改变等多种症状[1].笔者应用安脑片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脉络膜血管瘤与脉络膜黑色素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病理诊断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73例和有临床诊断的脉络膜血管瘤患者57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脉络膜血管瘤多为隆起<5 mm(Z=-11.358,P =0.000)、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及基底大“血管池”(Z=-8.724,P=0.000).脉络膜黑色素瘤多为隆起度>5 mm(Z=-11.358,P=0.000),有挖空征(Z=-8.460,P=0.000)、脉络膜陷凹征(Z=-7.552,P=0.000)和声影(Z=-8.327,P=0.000),血流频谱多为动-静脉血流频谱(Z=-3.402,P =0.001)和低速低阻动脉血流频谱(Z=-8.043,P=0.000),多数继发视网膜脱离(Z=-11.182,P=0.0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脉络膜血管瘤与脉络膜黑色素瘤有效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手段,可作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造影、CT、MRI等影像诊断的互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苑敏;王洁;毛海龙;李国政;刘丽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 对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 2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汇总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分型与特点,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临床效果.结果 1 25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89.3%的患者为Ⅰ、Ⅱ期高血压,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占72.3%,心脑肾靶器官损害者占81.0%,其中以心脏类疾病多,为47.6%.结论 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是:高血压分期靠前,但危险程度普遍较重,危及靶器官;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坚持平稳降压的原则,同时应做好给药剂量、方法及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张晓红;赵晓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 w后,分两次每次腹腔注射1%的STZ柠檬酸盐缓冲液(STZ 3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用2.5%二甲双胍、0.5%和1%的穿心莲内酯10 ml/kg灌胃8w,结束时测定体重指数(LEE指数),心重指数(HW/BW),血糖;心肌组织制备匀浆,比色法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钙含量(CA)、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结果 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EE指数维持正常,心重指数有所下降;心肌组织MDA、C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心肌因氧化应激升高的CAT水平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异(P>0.05),且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作者:杨苹;林海涵;贺朝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是人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类激素.TH包括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和3,5,3,,5,-triiodothyronine,T4或甲状腺素,thyroxine).甲状腺滤泡细胞所分泌的T4在Ⅰ型、Ⅱ型脱碘酶(deiodinases types 1 and 2,D1 and D2)作用下转变成T3,T3是TH生物活性成分.TH分泌水平受体内激素和外来物质的影响[1].目前甲状腺功能异常改变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及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调节的重要性受到广泛关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虹;薛慎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临床护士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婚姻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整群选取唐山市三甲医院45 ~55岁的护士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7份.结果 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72.9%;抑郁症患病率21.5%;婚姻状况与临床护士的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的发生情况相关(P<0.05).结论 婚姻状况是影响临床护士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给予重视.
作者:王博;陈长香;刘桂阳;洪慧玲;李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寻找骨转移癌原发部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176例骨转移癌进行CK7、CK20以及其他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不同的骨转移癌中CK7和CK20有4种组合方式:①CK7 +/CK20-:乳腺癌(82.9%)和肺癌(78.6%)有高表达率;②CK7-/CK20+:直肠腺癌(84.6%)有高表达率;③CK7 +/CK20+:没有肿瘤具有高表达率;④CK7-/CK20-:肾细胞癌(83.3%)和前列腺癌(76.9%)具有高表达率.转移性肿瘤中肺癌TTF-1阳性率84.8% (39/46);肾透明细胞癌Vimentin全部阳性,CD10阳性率为81.2% (13/16);乳腺癌ER阳性率为77.7%(14/18);甲状腺癌TTF-1和TG阳性率分别为100.0% (10/10)和90.0% (9/10);结直肠癌CDX2阳性率100.0%(10/10);前列腺癌PSA和P504S阳性率分别为90.9% (10/11)和50.0% (6/12).结论 CK7和CK20在不同癌组织中表达方式有助于确定骨转移癌来源部位,其他抗体如CDX2和TTF-1等是寻找癌组织来源部位的基础.
作者:马庆锋;张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材料,但随访发现应用DHS术后可能发生髋内翻、头颈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本研究对23例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王军;马世云;苏柯;李龙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肺癌细胞A549侵袭和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survivin siRNA转染处理人肺癌细胞系A549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Akt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Akt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survivin siRNA可抑制人肺癌细胞侵袭,抑制Akt磷酸化水平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徐永中;朱灵;范钰;焦志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对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尿激酶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再通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均于入院第二天检测静脉空腹血糖(FPG).按照FPG< 5.6 mmol/L(n=72)、5.6 mmol/L≤FPG <7.0 mmol/L(n=52)、FPG ≥7.0 mmol/L(n=58)分为三组,多因素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着FPG水平增高,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FPG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G增高是非糖尿病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FPG增高,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应将FPG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刘国晖;温言;陈大勇;罗文娥;王文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由于心理、语言、肢体的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是影响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对策.
作者:戴志凌;刘洁欣;宋瑞军;刘萍;吴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采用艾灸及艾灸联合中药方法治疗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观察艾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组、艾灸联合中药组,每组60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疲乏状态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艾灸及艾灸联合中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疲乏状态(P<0.05);对于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也有明显作用.结论 艾灸可以改善患者疲乏状况,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联合中药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杨吉利;于蕾;徐蕾;王军;景年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以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为主[1],但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较难耐受.近来笔者以鸦胆子油乳剂口服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较好.
作者:廖江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被广泛应用于下腹部手术,但是由于牵拉反应、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中需要应用不同的静脉药物,增加麻醉风险.右美托咪定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等作用,副作用少而轻,已于1999年在美国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的镇静、镇痛、围术期镇静以及治疗撤药反应等诸多领域.
作者:于学超;刘永;靳邦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收集该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数升高,RBC变形能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L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G、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受试者综合做相关性分析,血浆黏度指数与TC呈正相关(r=2.637,P=0.000),与LDL呈正相关(r=1.521,P=0.002);与TG、HDL无明显相关性;RBC聚集指数与TC呈正相关(r=3.321,P=0.001),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RBC变形能力与TC呈负相关(r=-0.453,P=0.013),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作为血脂对循环影响的亚微观表现,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监测指标指导临床诊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新红;戢妍丽;姚丽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107例青年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门诊体检的107例青年无脑血管病自然人群进行比较,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量吸烟史、舒张压增高、高脂血症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为密切,OR值分别为3.81(95% CI 1.798 ~8.070) (P<0.001)、2.61(95% CI 1.109 ~6.132) (P <0.05)及2.39 (95% CI 1.044 ~5.467)(P<0.05).结论 大量吸烟史、舒张压增高及高脂血症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青年缺血性脑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作者:靳玮;吕佩源;董艳红;王贺波;张和振;郭宗成;吕妍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由于真菌感染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培养阳性率较低,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同时,IFI也是免疫受损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对于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由于接受大剂量的化疗、长时期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导致身体机能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而极易患IFI.本文拟观察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症状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罗伟;冀林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探寻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不断呈现新的治疗方式,不同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有一定差异[1-4].对可手术治疗也可非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脊柱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本研究拟分析脊柱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伊力哈尔·沙迪克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