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32例大咯血疗效分析

林云辉;姚学军;潘永良;潘慧敏;马宏达

关键词:支气管, 动脉栓塞治疗, 急性大咯血, 远期疗效随访, 内科保守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 综合治疗, 治疗风险, 急诊外科, 呼吸系统, 死亡率, 抢救, 急症, 病因
摘要:大咯血是呼吸系统急症之一,内科保守治疗大多不能奏效,大咯血病因复杂,急诊外科治疗风险较大,死亡率也较高,近十年来我们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各种急性大咯血经内科积极抢救综合治疗无效的急危重症患者32例,疗效达100%,并进行远期疗效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前白蛋白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水平(PA)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分为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PA=200 mg/dl),前白蛋白减低组(PA<200 ms/dl),比较两组患者间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气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别,并分析PA与CRP,PO2,PCO2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与血清前白蛋白异常组CRP,PO2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两组白细胞计数,PH,PCO2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反映患者肺氧合功能.

    作者:卫琰;沈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30例予常规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利尿、强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0.4 ml Q 12 h×7天,观察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红卫;吴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缓释茶碱6月,评估肺功能、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并和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布地奈德和茶碱治疗6月后肺通气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ECOPD的例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有2例开始出现声嘶,以后消失.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

    作者:刘洪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γ-刀治疗肺癌致大咯血死亡3例分析

    目的 对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引起致命性大咯血死亡3例进行分析.方法 63例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19例患者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4例接受化疗.结果 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有3例发生致命性大咯血死亡,化疗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增加肺癌患者致命性大咯血死亡率.

    作者:赵军;常天才;张小琴;陈琪;卫平;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2HL2EV/4HL2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2HREZ/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7%和92.9%.对照组为84.2%和94.7%,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胸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5%和38.1%,对照组为88.1%和36.1%,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53.6%,两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短程标准化疗方案疗效相当.但其副反应小,病人耐受性好,是适于治疗老年肺结核的安全有效的方案之一.对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方案者的可选择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

    作者:冯通明;吴智龙;张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腔内注射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对结核性胸膜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注射药物的适应范围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疾病对照组、尿激酶治疗组、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组.对经B超或X线胸片明确的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在放置胸腔引流管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观察胸水引流时间长短及住院时间长短,并发症发生的多少.结果 尿激酶组和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组胸水吸收时间较疾病对照组短,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组平均住院日较其他2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尿激酶或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胸腔内注射,为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叶江枫;蒙育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2例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

    自发性血气胸是胸外科较为少见的疾病,但危险远大于单纯性气胸,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了自发性血气胸32例,分别实施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剖胸探查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成美英;王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认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急性加重

    通常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袭,肺组织逐渐形成广泛肺纤维化,终导致肺、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邓伟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分析

    目的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其治疗依从性受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影响,药物和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是医患之间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创疗法治疗结核性液气胸40例

    结核性液气胸因胸腔内同时积液、积气,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别于单纯结核性胸腔积液或积气.国内对于结核性液气胸的报道较少.以往多主张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我们把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到液气胸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作者:冷洁;王彦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安定急性中毒抢救综述

    人生漫长路,总有不平坦的坎坷,面对脆弱者走向绝路,故意吞服大剂量安定亦是常见的自杀性手段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应急抢救了多例严重急性安定中毒者或(和)被某院放弃抢救的临终病例,均获得了挽救,总结出抢救措施,现综述于下.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睾丸摘除术后原发性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加深对多原发癌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1例经前列腺活检和经皮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术后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和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多原发癌的重要方法,免疫组化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占位,应排除多原发癌的可能.结论 明确诊断为多原发癌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帮助.

    作者:邵川;陈众博;马坚;涂灿;邓在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诊批量伤员抢救流程探讨

    批量伤员往往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病员多,在抢救过程中易造成混乱,多需紧急救治.建立严密的抢救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病员的重要措施.我科于2004年制定了批量伤员来院的抢救流程,并组织人员实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欧煜兰;叶雯;董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AP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阿奇霉素胶囊0.5口服qd.对照组单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疗程均为7天,其他治疗两组相似.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和细菌学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组治疗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78.95%,临床有效率66.67%,对照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40.00%,临床有效率45.83%,显示治疗组临床和细菌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作为一种选择.

    作者:王凌;严慧萍;熊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特殊并发症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4~2005年26例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经过,提出IM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26例IMS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24例存活,放弃1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识别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并尽快采用有刨机械通气,是抢救AOPP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勇;周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268份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BacT/ALTER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的标本用VITEK AMS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6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44株,阳性率为10.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61.3%),革兰阳性球菌99株(28.8%),真菌34株(9.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检出率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67.2%、61.1%,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66.7%、72.6%.结论 血堵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多、分布广泛,且产ESBI-8、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检出率相当高,耐药菌株多,因此通过对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雨霖;董晓勤;周田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癌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老年肺癌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高,硬度增加,滑动性大,静脉瓣多,穿刺难,药物容易外渗.我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为65岁以上肺癌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yeoplasma pneumoniae,MP)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93例确诊为MP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者,其中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7例,占总病例的18.28%,此11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则治疗和辅以营养心肌治疗,全部治疗痊愈.结论 MP感染肺部引起支原体肺炎同时,还可引心血管系统损害,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宝华;纪丽红;黄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81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邓清军;蔡云刚;曾红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SCLC)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顺铂80mg/m2,VD,第1天,吉西他滨800~1000/m2,VD,第1、8天,21 d为一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38.5%,其中鳞癌为加%,腺癌为36.4%,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良好.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存期,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韩文铭;班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