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

刘洪洲

关键词:吸入糖皮质激素, 缓释茶碱, 治疗组, 慢性阻塞性肺病, 布地奈德, 对照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度, 小剂量, 气雾剂, 口服, 统计学意义, 肺通气功能, 症状, 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 比较差异, 肺功能, 声嘶, 评估
摘要: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缓释茶碱6月,评估肺功能、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并和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布地奈德和茶碱治疗6月后肺通气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ECOPD的例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有2例开始出现声嘶,以后消失.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30例予常规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利尿、强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0.4 ml Q 12 h×7天,观察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红卫;吴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白蛋白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水平(PA)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分为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PA=200 mg/dl),前白蛋白减低组(PA<200 ms/dl),比较两组患者间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气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别,并分析PA与CRP,PO2,PCO2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与血清前白蛋白异常组CRP,PO2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两组白细胞计数,PH,PCO2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反映患者肺氧合功能.

    作者:卫琰;沈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由于婴幼儿呼吸道狭小,肺泡弹性差,长时间的体外循环,是肺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所以术后呼吸道管理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环节,下面对5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鲍丽;鲍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方薤白胶囊对大鼠肺动脉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薤白胶囊(compound Macrostem Onion Capsule CMO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中血清白介素-6(Internkin-6,IL-6)含量和肺组织IL-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Sprague-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卡托普利组、CMOC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MCT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和平均右心室压,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中IL-6的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16.37±2.10mmHg),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36.94±4.76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E-07),CMOC大、小剂量组(26.16±2.75,27.94±2.76)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295,0.003),与组间比略优于卡托普利组(P:0.0072,0.003,0.027).薤白组间比复方薤白大剂量组,优于复方薤白小剂量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中IL-6含量增高,CMOC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IL-6含量减少显著(P=0.048),桂龙咳喘宁组、薤白小剂量组与模型相比IL-6mRNA基因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 CMOC能有效的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其作用原理可能与减少IL-6的分泌有关,降低肺组织的IL-6基因表达.

    作者:姜静;奚肇庆;孙菊光;詹臻;尚宁;朱萱萱;徐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等级星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发展和生存,除了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还要依赖于良好的服务′.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一直是管理者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推行护士等级星级管理模式,并取的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γ-刀治疗肺癌致大咯血死亡3例分析

    目的 对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引起致命性大咯血死亡3例进行分析.方法 63例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19例患者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4例接受化疗.结果 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有3例发生致命性大咯血死亡,化疗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增加肺癌患者致命性大咯血死亡率.

    作者:赵军;常天才;张小琴;陈琪;卫平;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分析

    目的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其治疗依从性受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影响,药物和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是医患之间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枪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经影像检查考虑为肺部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结果 30例活检中肺癌24例,转移癌2例,肺结核2例,诊断准确率93.3%(28/30),并发症很少,其中气胸2例,痰中带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定位准确,诊断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是一种可靠的肺部疾病的诊断技术.

    作者:贺思云;黄生辉;杜国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对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加前列腺素E1治疗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前列腺素E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不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可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素美;吴志峰;刘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状腺T细胞恶性淋巴瘤

    患者,男性77岁,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2个月,伴气促.患者于2006年10月发现左颈前肿块,并渐增大,至12月时出现胸闷、气促、咳痰困难.12月中旬外院胸部cT检查见左侧颈部及胸骨后块影,气管受压并明显狭窄,左上肺高密度阴影.于2006年12月28日入院.

    作者:陈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单剂量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结果 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一次给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95.24%,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500 mg/d能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易智明;向太梅;向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喉罩通气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体会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复苏的第一步,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道十分重要.喉罩通气管(LMA)起初应用于麻醉期间维持气道通畅,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我科近年来也开始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通气管,2003~2005年来,共对42例心肺复苏患者使用喉罩通气管,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敏;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胸膜刷检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胸膜刷检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穿刺术后行胸膜活检、抽取胸液、胸膜刷检分别留取组织及胸液送细胞学检查.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胸膜刷检73.3%(11/15),胸液细胞学检查53.3%(8/15),胸膜活检33.3%(5/15).胸膜刷检的阳性率高于胸液细胞学检查及胸膜活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膜刷检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彩琼;戴希友;张高萍;贺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护理风险的防范

    目的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作者:邹华钦;吴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性.方法 对2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25例OSAH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多导睡眠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 重叠综合征患者较OSAHS患者引起睡眠呼吸障碍更为明显.有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危害性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秦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安定急性中毒抢救综述

    人生漫长路,总有不平坦的坎坷,面对脆弱者走向绝路,故意吞服大剂量安定亦是常见的自杀性手段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应急抢救了多例严重急性安定中毒者或(和)被某院放弃抢救的临终病例,均获得了挽救,总结出抢救措施,现综述于下.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特殊并发症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4~2005年26例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经过,提出IM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26例IMS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24例存活,放弃1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识别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并尽快采用有刨机械通气,是抢救AOPP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勇;周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癔症急性发作6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癔症急性发作患者临床表现与血生化改变的内在关系,为急诊处理提供依据,探讨早期应用镇静药物对癔症急性发作患者迅速缓解症状的重要性.

    作者:韩华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化疗的护理

    腹腔化疗是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作者:林文花;王铃;杨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及呼吸监护病房的2001年1月~2007年2月确诊并明确病原的HAP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HAP患者279例,明确病原学117例.老年患者(65岁)所占比例较高(82/117、70.1%),HAP的病原学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常见,球菌和真菌所占比例较小,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检出率高达32.94%,在晚发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uciated pneumonia,VAP)及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为常见.绪论呼吸内科病房的HAP病原以G-杆菌为主.耐药菌多.治疗难度大.应合理使用抗生索.

    作者:彭卫东;王华英;宋嫣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