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一例渗漏性损伤看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

许庆敏;陶曙;俞江萍;吴素坚

关键词:静脉渗漏性损伤, 护理程序, 临床, 组织坏死, 周围组织, 药物, 静脉输入, 护理人员, 护理观察, 过程报告, 刺激性, 运用, 血管, 疼痛, 神经, 局部, 肌腱, 管理, 关节, 处理
摘要:静脉输入某些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常因各种原因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中,导致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出现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伤,称之为渗漏性损伤.在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后的护理观察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护理人员必须运用护理程序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预后与效果.现将我院发生的一例静脉渗漏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Id蛋白与肿瘤研究进展

    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and/or differentia-tion,Id)蛋白是Benezra等于1990年首先从鼠红白血病(mu-rine erylhroleukemia,MEL)细胞eDNA文库中克隆的,属于螺旋一环一螺旋(helix-loop-helix,HLH)蛋白,随后相继在哺乳动物中发现Id1-4 4种亚型.

    作者:李佳佳;毕明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对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加前列腺素E1治疗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前列腺素E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不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可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素美;吴志峰;刘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是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的作用.在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国内外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监测及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张竞竞;孙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泡出血综合征

    肺泡出血综合征(Alveolar Haemorrhage Syndromes AHS)为一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一系列疾病过程中.在不同病因作用下,导致肺微血管的血液进入肺泡,即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当血液聚集于肺实质内,临床可发生呼吸困难、咯血、X线胸片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以及贫血等临床特征.

    作者:任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安定急性中毒抢救综述

    人生漫长路,总有不平坦的坎坷,面对脆弱者走向绝路,故意吞服大剂量安定亦是常见的自杀性手段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应急抢救了多例严重急性安定中毒者或(和)被某院放弃抢救的临终病例,均获得了挽救,总结出抢救措施,现综述于下.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认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急性加重

    通常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袭,肺组织逐渐形成广泛肺纤维化,终导致肺、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邓伟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自我护理指导

    肾移植术后的自我护理是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做好患者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对近几年来4例肾移植患者实施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徐珍荣;荣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科2006年8月~2007年7月使用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3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0例患者中培养出白色念珠菌17株、热带念珠菌5株,未分类真菌2株.在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4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3.33%,在治疗过程中,仅有4例患者轻微的恶心,无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氟康唑是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刘宝珍;张昌红;张作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在肺结核防治中的重要性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多变,易于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几年来我们针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措施是

    作者:冯淑琴;张慧杰;高丽荣;徐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诊批量伤员抢救流程探讨

    批量伤员往往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病员多,在抢救过程中易造成混乱,多需紧急救治.建立严密的抢救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病员的重要措施.我科于2004年制定了批量伤员来院的抢救流程,并组织人员实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欧煜兰;叶雯;董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护理风险的防范

    目的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作者:邹华钦;吴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一例渗漏性损伤看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

    静脉输入某些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常因各种原因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中,导致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出现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伤,称之为渗漏性损伤.在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后的护理观察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护理人员必须运用护理程序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预后与效果.现将我院发生的一例静脉渗漏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许庆敏;陶曙;俞江萍;吴素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创疗法治疗结核性液气胸40例

    结核性液气胸因胸腔内同时积液、积气,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别于单纯结核性胸腔积液或积气.国内对于结核性液气胸的报道较少.以往多主张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我们把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到液气胸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作者:冷洁;王彦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士对供应室工作的心理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对供应室工作的认识及心理状态.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护士对供应室工作性质及重要性了解程度和认识.结果 对供应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是辅助科室,有重视临床工作,轻视供应室工作思想,忽视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结论 应认识到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而且又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作者:方皖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误诊分析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长期误诊,现将我科2002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误诊3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江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研究近况

    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尤其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更高.寻找有效的改善肝功能,减轻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保证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全程治疗,对于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已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关注.运用中西医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苏锦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10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缓解期35例和正常对照者25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作者:任朝凤;刘漪;郑勤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单剂量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结果 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一次给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95.24%,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500 mg/d能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易智明;向太梅;向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卡菌苗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微卡菌苗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为49例,两组均用2H3R3E3Z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微卡菌苗.结果 治疗2、5、6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84%、95.91%、97.96%,与对照组75.51%、85.71%、87.7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吸收好转率与空洞闭合率试验组分别为97.96%、84%,与对照组85.71%、54.1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菌苗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用药安全.

    作者:卢同选;施佩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疾病.15岁以上COPD患病率为3%,此病因病程长,迁延难愈,故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还需坚持长期居家康复护理.正确,系统,有目的地对患者缓解期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可使药物发挥大疗效,减少并发症,从而延长生命.

    作者:熊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