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风;封三花;朱敬山
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调节作用,探讨慢性应激对衰老机体的促衰老作用及穴位埋线的抗衰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应激组(C组)、模型+应激+埋线组(D组);采用D-半乳糖溶液腹腔注射制作衰老模型,采用长期制动应激造成慢性应激,D组分别于百会、肾俞、内关、肝俞交替埋线8次,1次/w.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皮质醇(Cor)、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血清Cor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Cor含量也有明显升高(P<0.05),而D组Cor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浆ACTH、下丘脑CRH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组两种激素含量升高明显,与A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D组两种激素含量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紊乱,慢性应激可使HPA轴兴奋性提高,加速机体衰老;而穴位埋线可改善衰老机体和慢性应激导致的HPA轴功能紊乱状态,减轻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边心会;张宏;徐朝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化疗的有关国内外研究主要分析上述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1],而对于引起的肺功能影响状况则报道不多.本次研究选择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NSCLC患者,进行单疗程化疗后,对比分析化疗前及结束后10 d的有关指标,研究术前单疗程化疗对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泽峰;高峰;王涛;齐战;米丽丽;曾辉;王瑞;姚继方;郭杨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脑卒中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变化快,常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易发生意外,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家庭、医院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1].现将我科304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就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降低医疗风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薛红;况时祥;翁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PN模型,以尾部SNCV< 30 m/s作为DPN成模标准;待DPN模型成功建立后,DPN模型组大鼠不再做任何处理,远志治疗组大鼠给予远志(2.7g生药/kg/d)灌胃6w.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尾部SNCV和坐骨神经AR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DPN模型大鼠的血糖、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升高,尾部SNCV明显降低(P<0.01);与DPN模型组大鼠比较,远志治疗组大鼠的血糖、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降低,尾部SNCV明显升高(P<0.01).结论 远志可明显降低DPN大鼠坐骨神经AR活性、逆转DPN大鼠尾部SNCV减慢,对DPN时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晓丽;马洪伟;陈志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害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以及神经元凋亡.AD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生与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有关活性氧(ROS)氧化应激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小胶质细胞(MG)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神经系统细胞内外生成ROS的主要酶体,并且作为MG介导的淀粉样β蛋白(Aβ)神经损害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就MG 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和AD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卢冲;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授权在健康促进的引用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相互协作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慢性病患者控制自身健康的能力和自信,从而提高其对生活的满意度[1~3].而老年人又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故本文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的影响.
作者:郭建华;宁艳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5%~20%,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仅为30.2%、24.7%和61%[1].因而如何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当务之急.作为主要的降压手段之一,药物降压常以钙通道阻滞剂为主.因此,本研究选择较为常用的一线药物,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可行性.
作者:李华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40例,健康对照组(NC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Resistin水平,同时测定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BMI、血脂各项指标的水平,采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新诊断T2DM组患者血清Resistin、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相关分析显示,Resistin、GGT与FPG、HOMA-IR、BMI呈正相关(P<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负相关(P<0.01);GGT与Resis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GT、Resistin可能相互促进,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丽疆;刘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药效迅速、给药方便等优点,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2].老年患者由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上容易引起各种非治疗效应,即输液反应,这种输液反应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为尽可能减少输液反应及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本文就我院老年科住院出现输液危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海风;封三花;朱敬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在急诊科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而尤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胺碘酮是常用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本文对我院急诊科诊断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用药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旨在了解急诊情况下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志宁;尤莉;赵庆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的统计显示,全球慢性肾衰竭患者正以8%的年增长率增加.全球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人数,已超过了人口年增长率[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老龄化正受到各界关注.本文选择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社会支持度和疾病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岳秀娟;袁左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症状,以对称性损坏多见,下肢较上肢重,肢端感觉异常,表现为手套、袜筒式感觉障碍,并伴疼痛、麻木、发凉、无力和肌萎缩等.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且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文观察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普通针刺法及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佟艳丽;苏秀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多见,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价值[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可以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是MMP家族的经典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显示二者可能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CD105是血管内皮的重要标记蛋白,可以成功地标记肿瘤中新生的血管.
作者:钟云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胶体金法与ELISA法在检测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1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回顾分析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对照分析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检查时间和费用.结果 541份样本中,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胶体金法相对特异性为96.0%(261/272),相对灵敏性为88.8%(239/269),相对准确性92.4%(500/541).胶体金与ELISA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照显示,HCV胶体金检查时间[(22.4 ±4.6)min]和费用[(6.2±1.1)元]显著低于ELISA法的检测时间[(118.2±21.1)min]和费用[(13.3±3.2)元](P<0.05).结论 胶体金法应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便捷、省时及费用低,且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作为紧急和特殊需要情况下的初筛.
作者:袁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近年来在脊柱外科的新术式之一,但传统TLIF需剥离较大范围的椎旁肌等软组织,导致术后瘢痕及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1],影响了长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腰椎微创术的发展,对于腰椎力学解剖结构的进一步认识,本文观察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作者:荆兴泉;杨双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前随着人类基因序列破译相继完成[1],蛋白质组研究已成为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同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引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加上翻译后修饰作用如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羟基化以及蛋白质自剪接等,都会使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异.蛋白质的变异与疾病的发生关系为密切,通过对正常及病理个体之间的蛋白质组的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某些疾病的特异性蛋白质分子,可能成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作者:祝莹莹;姜兰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G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再通效果迅速、显著,但是AMI急性期由于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电活动不稳定常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RA),预防及处理RA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及心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回顾性分析AMI患者行PCI并发再灌注RA的影响因素.
作者:何国欢;聂绍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糖尿病(DM)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小鼠脑内自噬活性的改变.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DM模型,通过短暂性双侧颈总动脉夹闭(CCAO)手术在DM模型上建立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印迹和透射电子显微镜(EM)检测脑内自噬活性.结果 在缺血早期,自噬活性标记物LC3-Ⅱ表达大幅度上调,至少持续72 h.与假手术(Sham)组比较,DM组LC3-Ⅱ表达的基线水平增高.DM加剧了中风诱导的LC3-Ⅱ水平,DM-脑缺血(DM-VO)组的LC3-Ⅱ表达增高为显著.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缺血后实验动物神经元大量表达自噬囊泡样物质,以DM-VO组表达为显著.结论 DM加剧了脑缺血后脑内自噬活性水平的增高,调节脑内自噬可能成为一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新途径.
作者:张婷;王红梅;李强;孙晓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构建BHRF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及获得稳定表达BHRF1的慢病毒的方法.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鼻咽癌组织中扩增获得BHRF1的基因全长CDS序列,并克隆于带GFP荧光报告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中,酶切验证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WPXL-hBHRF1-IR ES-GFP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将浓缩纯化后的病毒上清感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下293T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及转染效率.结果 电泳鉴定与目的基因表达条带完全吻合,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的BHRF1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参考序列完全一致,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BHRF1已正确地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包装后慢病毒颗粒可高效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表达,转染效率>90%.结论 成功构建了BHRF1与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BHRF1基因的相关功能提供了适合的稳定转染载体.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入住该院采用介入治疗的4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介入组,另选取同期采用药物治疗的4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行心脏彩超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对比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介入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LVDs、LVEF及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LVDd、LVDs、LVEF及F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LVDd、LVDs、LVEF及F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35.71%、3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介入组Ⅰ~Ⅱ级的比例为90.0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王可;董平栓;杨旭明;张辉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