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强;孙戈新;刘建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ACS中起了关键作用.ACS患者整个冠状动脉系统都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而不仅局限于梗死相关血管[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炎症相关性疾病[2].大量研究证实[3],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在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CS是炎症触发的斑块破裂,炎症反应是ACS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终可导致呼吸衰竭.COPD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根据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发病率为8.2%[1].COPD长期发展不但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会引起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变化与COPD引起的肺功能和右心功能损害密不可分.本文拟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损害对右心结构和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作者:郑辉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方法 选择老年人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2例,男345例,女307例,根据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分为不同组,在老年人发生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各组患者的病死率及NIHSS、BI量表评分.结果 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较高,而NIHSS、BI评分较低.结论 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血压、血糖、血脂、血胆固醇、血管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
作者:王雷;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148例老年患者资料,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将其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复苏药物、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相关因素的差别.结果 148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23例复苏成功,125例失败,复苏成功率15.5%.两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从心搏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肾上腺素用量、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胺碘酮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率较低,普及全社会急救意识、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复律等,是提高急诊老年患者CPR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空军离退休老年人躯体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160名空军驻京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中文版简易PPT(CMPPT)测试躯体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认知功能,通过体检报告和电子病例档案收集社会人口学和慢性疾病等信息.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经性别、年龄及与MMSE相关的教育、慢性心衰和既往脑卒中等因素的调整后,CMPPT与认知功能异常(MMSE≤24)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9),OR值为0.895(0.766 ~0.963).根据CMPPT评分区分认知功能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0.691~0.846),P<0.001.结论 空军离退休老年人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关系密切,CMPPT的评分能作为反映受试者认知功能水平的一个指标.
作者:陈大伟;刘玮;张伟江;靳雁斌;杜文津;陈晋文;李华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心源性猝死.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ACS占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有效的方法之一,但PCI可诱发或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的增生或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3].本文探讨PCI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澈;齐大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约占人类全身骨折的2%~6%.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常出现持续腰背痛[1,2].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脊柱外科新的一项微创技术,特别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持续腰背痛[3,4],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治疗效果.
作者:牛存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在临床口腔畸形中十分常见,而以往传统的修复方法即便能将缺失牙的余留间隙修复,但亦较难兼顾功能、美观、稳定的效果[1].因此,有学者建议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即先通过正畸矫治错牙合畸形,完善咬合关系,调整牙弓中缺失牙与余留牙的位置,待符合固定修复的适应证后,固定修复牙列缺损[2].但是,比方法的短期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观察.本研究对比探讨正畸与固定义齿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及疗效.
作者:陈震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高血压主要靶器官损害之一.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能出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病理改变,10~15年即可能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夜尿多、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轻度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肌酐逐渐增高[1].积极降压、保护肾功能是治疗关键.前列地尔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肾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调节肾血流量等药理作用.本文拟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变化.
作者:杨阳;王乃梅;赵晓玲;秦博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多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之一,适用于血管条件不宜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患者[1].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与血小板及其活化的关系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监测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计数、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栓素B2(TXB2)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活化与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关系,探讨引起血栓的预测因子.
作者:巩建华;徐倩;袁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AL)-Ⅰ类分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6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标本,使用抗HLA-Ⅰ、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1、低分子量蛋白(LMP)-2单克隆抗体研究这三种分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原发灶中这三种分子表达缺失比例分别为35.0%,38.3%,23.3%,表达下调的比例分别为23.3%,21.7%,30.0%.结论 食管癌中HLA-Ⅰ类抗原分子存在表达明显下调或者缺失的现象,这种表达异常有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不利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作者:王星洁;郝迎涛;孙启峰;赵小刚;彭传亮;姜兴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技术检查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MMSE、符号-数字转换模式测验、连线测验A等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选择共297例,无狭窄91例;有狭窄206例,其中轻度狭窄83例、中度狭窄72例、重度狭窄51例.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其发生率左侧大于右侧.轻度狭窄组与无狭窄组认知功能检测分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在符号数字转换、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测验较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显著下降(P<0.05);重度狭窄组各项认知功能检测分数较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均有显著下降,较中度狭窄组在MMSE、画钟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听觉词语延迟显著下降(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且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管管腔越狭窄,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
作者:赵文新;何月;严斌;彭巧玲;段立晖;周国庆;朱小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HD组)和初诊T2DM(无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各8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抽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MB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 血浆MBL水平在HD组明显高于DM组(P<0.05).HD组TC、TG、LDL均高于DM组(P<0.05),两组间FPG、HbA1c、HDL、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BL、CPR、TC、LDL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DM血管病变与MBL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MBL、CRP水平升高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BL与CRP两项指标之间在DM病人中不显示相关,提示可能以不同机制参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春霞;刘阁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质量寻找切入点.方法 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3例,采用PSQI评估量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目前在职患者PSQI总分明显低于无工作(P<0.05);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PSQI总分明显高于无慢性疾病(P<0.05);有配偶的患者PSQI总分明显低于无配偶的(P<0.05);平时参加体育运动的患者PSQI总分明显低于不参加体育运动(P<0.05);目前有工作的患者睡眠时间评分明显低于无工作(P<0.05);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明显高于无慢性疾病(P<0.05);有配偶患者的睡眠障碍明显低于无配偶(P<0.05);参加体育运动的患者睡眠时间得分明显低于不参加体育运动(P<0.05).PSQI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职、无慢性疾病、有配偶、平时进行体育运动的患者PSQI总分越低.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质量受目前工作情况,婚姻状况,慢性疾病和运动多方面影响,要改善其睡眠质量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作者:王善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模型大鼠在吸烟及戒烟后大体症状、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探讨吸烟与戒烟对哮喘患者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吸烟致敏组、戒烟致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大体症状,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取血清以ELISA方法测定IL-13、IgE蛋白质含量.结果 哮喘模型大鼠制备成功;被动吸烟后呼吸急促、喘鸣等症状加重,肺通气功能减低,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血清IL-13、IgE水平上升;而戒烟后喘息症状略有减轻,肺功能短期内即有恢复,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血清IgE水平下降.结论 吸烟可加重哮喘模型大鼠喘息症状,使得肺通气功能进一步减低,炎症反应加重;通过戒烟,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生存状态,建议及早戒烟.
作者:姜洪芳;白雪;王佳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老年耳鼻喉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存在,抵抗力较差,耐受性也较一般人群差,采用局麻可能增加手术的创伤,还有可能增加危险事件的发生[1].另外部分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病患,昏迷时,可能会导致麻醉后血液、组织分泌物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2],故全麻是一种优势较大的麻醉方法.在全麻后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刺激伤口及手术部位渗血、水肿,患者苏醒后还会诱发呼吸道阻塞、喉痉挛等并发症[3].本文观察针对此类状况进行麻醉术后的卧位改良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作者:李艳;熊瑞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也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文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100例全部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男43例,女57例,年龄60 ~75[平均(64.2±4.9)]岁,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8±4.9)岁;其中X线显示阳性轻度46.00%(23/50),阳性中度30.00%(15/50),阳性重度24.00% (12/50);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3±5.1)岁,X线显示阳性轻度48.00%(24/50),阳性中度30.00% (15/50),阳性重度22.00%(11/5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刘耿朗;张华峰;刘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情况,将子宫肌层浸润分为三组: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阴道超声检查、二者联合检查对肌层浸润判断与病理结果比较,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45、0.459、0.731,对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55.6%、40.7%、81.5%;准确度分别为69.8%、66.7%、82.5%;对深肌层浸润准确度分别为:92.1%、90.5%、93.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判定,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宁宁;申志扬;喻红霞;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年龄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362名气功锻炼者和360名非气功锻炼者进行调查,观察身体形态学、生理学客观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反应时间低于观察组,而肺活量、大摄氧量、每搏输出量、肌肉力量、神经肌肉协调性高于对照组,因而观察组的生理年龄低于对照组.结论 气功可以提高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肌肉功能,使老年人生理年龄降低.
作者:于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现,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终会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1].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有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但这并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本文就采用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邓剑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