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中肺损伤的剂量学研究

高劲;程广源;钱立庭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损伤,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摘要: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sliding window调强(SMLC-IMRT)中肺组织受量上的情况,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 采用Varian公司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食管癌病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每例均做4个计划5野适形、7野适形和5野SMLC调强、7野SMLC调强,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采用3DCRT技术时,肺所受的剂量在5野与7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2)采用SMLC-IMRT技术时肺所受的剂量在5野与7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3)3DCRT和SMLC-IMRT相比较,SMLC-IMRT组肺的平均剂量、V20、V30低于3DCRT,两组有差异(P<0.01),其余无差异.结论 采用3DCRT和SMLCIMRT技术时,5野和7野在肺组织保护上无明显差异;SMLC-IMRT与3DCRT相比可减少肺平均剂量,有利于肺组织的保护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完全止血38例、部分止血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萍;张秀峰;怀智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布洛芬在急性肺损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布洛芬应用于急性肺损伤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急性肺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布洛芬组)每组15例.纪录氧合指数,白介素2(IL-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发症例数,病人预后等数据.结果 B组C组病人第五天的氧合指数和炎症因子浓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B组的并发症明显比其余两组多,两组病人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布洛芬应用于急性肺损伤病人可以提高病人氧合指数,降低炎症因子浓度,但尚无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的证据.

    作者:林小茂;卜会驹;温海洋;陈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肺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收治的1例肺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好发于吸烟人群,临床上多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反复气胸.X线表现为中上肺野多发小结节状改变,晚期表现为多发囊状以及纤维化改变.病理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约一半病人经激素或不经任何治疗后症状缓解,三分之一病人病情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结论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疾病,容易误诊,HRCT对诊断很重要,确诊需要病理.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

    作者:王洪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纤支镜代胸腔镜诊断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诊断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方法 利用国产纤支镜对3例胸腔积液患者局麻下行胸腔检查并取活检.结果 肺腺痛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胸膜结核肉芽肿1例.结论 以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行胸腔镜检创伤小,费用低,简便易操作.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者查明病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永涛;李庆然;刘凤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健康指导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易发生猝死.因此做好哮喘患者的健康指导及加强护理,避免或减少发作尤为重要.我科2002~2007年收治了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党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护患纠纷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每位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现就产生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杨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关注吸入性肺炎的防治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系指吸入口咽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其他刺激性物质所致肺实质的炎症.通常将其分为3类,一类为吸入物直接损伤肺组织引起肺的化学性炎症,有国外学者将其冠名为aspiration pneumonitis,如吸入胃酸之后出现的肺炎(又称之Mendelson综合征);另一类为吸入固体物质引起阻塞性不张和炎症;第三类为误吸(aspiration)含有定植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此类临床为常见.

    作者:孙耕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链霉素使用过程中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20天,伴全身乏力,于2007年4月15日住院.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上中/上中进展.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肺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处置:HRPS抗痨方案.

    作者:董泽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创通气条件下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无创通气是指不需借助于气管插管或造瘘,不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无创通气机具有操作简便迅速,便于携带患者可在家长期应用.无创通气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避免了气道的损伤,保护了其防御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使需要通气的时间和住院日期缩短了,并缓解了病人的呼吸肌疲劳,使心肺功能获得较全面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MICU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其评估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年龄大,同时合并有多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病情和愈后.根据整体护理需要及调查访问,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了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作者:申峻;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节病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非干酪样坏死性的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虽然进行了大量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结节病的病因仍不清楚.许多学者从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特点分析,认为结节病的发病是进入机体的某种未知的物质不断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在环境和易感基因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引起的.其中一些微生物和特殊物质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张春阳;冯华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中等量以上胸水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导致病人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35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细,创口小,取代传统胸腔引流管病人减轻疼痛,方便,置管时间长,并可减少感染.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也可以多次抽气,而避免多次胸腔穿刺.本文总结2003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单纯性气胸78例,其中38例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30例分析

    目的 讨论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均确诊为内膜结核.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恩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64例急性肺水肿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肺水肿(APE)的急诊特点以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APE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伴有低血压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①64例病人50例(78.1%)抢救成功,14例(21.9%)死亡;②30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0例(66.6%)抢救成功;③45例应用小剂量吗啡注射,35例(77.7%)好转,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④8例伴有低血压,合用硝普钠和多巴胺,6例(75.0%)好转.结论 对急诊APE诊疗措施的实施需要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积极应用小剂量吗啡,对伴低血压或休克者应用多巴胺和硝普钠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方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村30年来采石工矽肺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某村采石场农民工粉尘接触30年来,矽肺的发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1976~2006年某村职业性体检中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30岁来查出矽肺患者28人(6.21%),结核患者17人(3.77%),0+42人(9.31%),尘肺合并结核7人(1.55%),肺部其他疾病18人(3.99%),发病年龄平均49.03年(36~57年),发病工龄平均26.77年(15~37年).结论 采石场生产环境粉尘接触农民工存在着矽肺的危害,并与接触年龄、工龄有关.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Ⅱ型糖尿病为主.X线表现为肺的病变广泛,多伴有空洞,痰菌阳性率高为临床特点.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要有效控制血糖是控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邵联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COPD患者血中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NAC组,测定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ET-1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而NO高于治疗前(P<0.05);但所有这些变化均以N-乙酰半胱氨酸组的变化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有助于COPD患者维持体内舒血管因子及缩血管因子平衡,可能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玲;刘涛;时衍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红素在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1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观察组,156例40岁以上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COPD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间接胆红素对COPD具抗氧化保护作用.

    作者:梁世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中肺损伤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sliding window调强(SMLC-IMRT)中肺组织受量上的情况,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 采用Varian公司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食管癌病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每例均做4个计划5野适形、7野适形和5野SMLC调强、7野SMLC调强,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采用3DCRT技术时,肺所受的剂量在5野与7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2)采用SMLC-IMRT技术时肺所受的剂量在5野与7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3)3DCRT和SMLC-IMRT相比较,SMLC-IMRT组肺的平均剂量、V20、V30低于3DCRT,两组有差异(P<0.01),其余无差异.结论 采用3DCRT和SMLCIMRT技术时,5野和7野在肺组织保护上无明显差异;SMLC-IMRT与3DCRT相比可减少肺平均剂量,有利于肺组织的保护

    作者:高劲;程广源;钱立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