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徐清;杨硕;刘梦琳;聂红;孙洁民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鞘内注射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1例MS按主要治疗方法 分为鞘内注入甲泼尼龙(MPS)组、MPS冲击组及常规地塞米松组(DXM),比较治疗后各组不同时间的Kurtzke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减少数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鞘内注入MPS组治疗早期EDSS评分减少较其他两组显著,尤其对于脊髓受累为主的MS患者EDS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鞘内注入MPS与两种常规方法 比较见效快,建议用于脊髓受累为主的急性期MS.
作者:董艳玲;李吕力;李瑶宣;梁浩;滕晓茗;肖继东;张德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麻醉手术后发生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在成年和老年患者中均可发生,且部分发展为慢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参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能力[1].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迅速、连续输注无蓄积作用以及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的特点[2];七氟烷是新型的卤族类麻醉药,其理化性质稳定,诱导迅速,刺激性小,对循环抑制轻,苏醒快而完全,且无组织毒性[3].本研究拟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单纯吸入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针对老年病人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汪芳俊;王桂芳;蔡蓉;孙桂英;自华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现状,提高医疗保健的预见性、有效性、针对性.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三峡库区604名老年人身心状况进行测验.结果 38.1%的库区老年人存在身心健康障碍,随着年龄增加有递增趋势.受教育程度高、有配偶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好(P<0.05).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呈正相关(r=0.629,P<0.01).结论 库区老年人总体身心健康状况较好,但仍有一些身心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程雪;蒙华庆;刘智;邱建国;杨辉;汪波;宁洁;周建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芝麻素对大鼠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作用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芝麻索低、中、高剂量组.9 w后处死动物取肝脏,测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逆转录PCR检测肝组织肝细胞色素P450(CYP)2E1 mRNA表达水平变化;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芝麻素能降低肝脏各脂质指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CYP2E1的表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结论 芝麻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代利;李绣花;赵新平;董小霞;倪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梗死治疗后炎症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1]>.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脑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和IL-12是重要炎症因子,其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具有重要调节作用<'[3]>.本实验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和IL-12水平,探讨依达拉奉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的理论依据.
作者:钟秋明;曾小斌;王柏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胃肠道非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及上腹烧灼感等,在以焦虑或抑郁为特点的更年期妇女有较高的发病率[1].更年期激素水平紊乱[2],尤其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因素[3],临床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4],但目前主要为化学药物.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FD确诊病例在常规西医抑酸、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具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天麻素治疗[5],取得较好效果.1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作者:景富春;谭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而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肺康复已被证实能有效减轻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均可从肺康复中获益,本文就COPD康复治疗措施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红璇;于荣秀;魏文婷;陈家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管性的危险因素是中老年意识下降的重要原因,且患过急性脑卒中的病例中继发AD的概率极高.很多危险因素对于AD和缺血性脑卒中是交叉的,常见的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心肌梗死、房颤、ApoE4等位基因等<'[2-4]>.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cells,M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易于扩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基质细胞等不同的细胞系分化<'[1]>.MSCs的成骨分化受到多重信号通路的调控,如何定向诱导其成骨分化是解决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来源的一个重要前提.近年来的报道称Wnt经典途径对生理成骨是必需的<'[2]>.
作者:杨玮;徐道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干扰素(IFN)-γ联合检测在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6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5例及健康人(N)36例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IFN-γ与MMP-9的水平,同时对危险程度及IFN-γ、MMP-9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IFN-γ及MMP-9的水平均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CS组中AMI组IFN-γ及MMP-9的水平均高于UAP组(P<0.01);SAP组和正常对照组IFN-γ及MMP-9的水平无统计性差异.IFN-γ与MMP-9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1,P<0.05).相对危险度(RR值)ACS组(AMI组及UAP组),SAP组对正常对照组IFN-γ为3.71、2.821、1.194,MMP-9为4.507、3.261、1.101.结论 ACS患者血清中IFN-γ和MMP-9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对ACS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层及病情预测.
作者:赵东明;杨萍;刘国庆;李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症(AD)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以及脑卒中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A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然没有被完全阐述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与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异常在AD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以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发挥的作用为关键,其亚单位在A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故研究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损伤机制对阐明AD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周一;徐淑君;鲍晓明;王钦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胸外科手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和技术日趋提高,其适应证的范围也日益扩大,术前肺功能检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性,而且关系到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VRIxp)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对肺部声音进行记录、成像和量化的系统,VRIxp能提供肺部定量数值,可按区域对肺功能进行评估,对评估术后残余肺功能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金光;赵松;齐宇;赵佳;周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消痰化瘀抗纤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血清和药物血清干预传代培养的HSC-T6细胞24 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血清不同时间段对HSC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抗纤方高(13.5倍)、中(4.5倍)、低(1.5倍)剂量组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增殖(P<0.05);当高剂量组作用72 h时,抑制作用强,抑制率为21.73%,且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抗纤方药物血清可显著抑制HSC的体外增殖,而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兰咏梅;韩涛;王佳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而且其治疗效果也不佳,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研究有可能是有效防治AD的突破口<'[1]>.国外研究发现<'[2]>抑郁症患者在完成延迟记忆作业时,其成绩也显著低于正常人群,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广泛的记忆力损害,抑郁情绪是一种低落、消极的精神状态,其是否对老年人有认知功能的损害则不得而知,本实验旨在探索抑郁情绪与MCI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探讨抑郁情绪是否是MCI的诱发因素之一.
作者:罗鹏;廖涛;伍文彬;王定超;张玲;徐玲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脉压等血压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辽宁省彰武县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血压、脑卒中患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其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脑卒中组男女脉压分布趋势一致.30岁后各年龄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脉压的增大,脑卒中OR值增加.结论 此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与脉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患病危险性随脉压增高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
作者:薛维爽;张俊湖;滕伟禹;王海龙;时景璞;付凌雨;李辉;董卫;董亚珞;周波;李继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与跟骨强度相关性.方法 以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获得知情同意的1 347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体质判定标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采用定量超声法检查跟骨骨强度,分析体质类型与骨强度的关系.结果 骨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骨强度高于女性.各体质类型居民骨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气部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和血瘀质,各类体质间骨强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 体质类型是影响骨强度的一重要因素.
作者:刘仲华;吴瑕;胡一顺;刘丹;陈玉华;王国华;胡燕;冯向荣;邱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合贝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VSMC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AngⅡ10<'-7>mol/L)和模型+合贝爽1、2、3组(剂量分别为10<'-5>、10<'-6>、10<'-7>mol/L),应用MTT法检测VSMC的生长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Bcl-2、Bax、Fas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 合贝爽抑制VSMC增殖,促进VSMC凋亡,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的表达.结论 合贝爽使VSMC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表达有关.
作者:庄秋红;李譞;赵学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研究报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在10%~30%左右[1].直肠癌经腹直肠切除吻合术(Dixon术)术后局部复发率虽然不高,但其病死率高达80%~90%,成为直肠癌术后主要致死原因.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内对直肠癌手术技术的改进,直肠下段癌包括距肛门3~4 cm肿瘤也尽可能实现Dixon,由此而产生的术后局部、尤其是吻合口复发的发生率相对增多.在局部复发的病例中,只有22%~47%可以再次手术,改行不保留肛门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但再次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10%,全部复发的病例再次治愈的机会仅3%~5%,预后极差,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2].因此,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行保肛手术,降低Dix-on术后局部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手术操作可能引起的脱落于肠腔、腹腔中的癌细胞是否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术后局部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特别对术中肠腔、腹腔冲洗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直肠癌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
作者:郑晓川;梁乃超;王军生;张桂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性,观察sCD40L、sP-选择素是否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指标.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9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变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并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CS患者血清sCD40L、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数量正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sP-选择素可作为ACS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指标.
作者:周丽芹;蔺雪峰;白琳;金树琦;郭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式均有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03例结肠癌梗阻的临床资料.
作者:刘志岩;赵航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