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肢体动脉栓塞15例治疗体会

程瑞;尚学军;陆旭;周志强

关键词:肢体动脉栓塞, 治疗体会
摘要: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截肢或危及生命[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患者肢体动脉栓塞病例逐年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来收治的老年肢体动脉栓塞病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胃镜诊治临床分析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发病急、病因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1].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常规疗法,但因治疗的盲目性常发生再出血等不良预后[2].近年应用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发病原因,经胃镜检查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3].本文选择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巴戟天多糖对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中MCP-1、IL-8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巴戟天多糖对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IL-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醛造模,形成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作为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体外研究模型.以巴戟天的提取物巴戟天多糖给Begle犬进行灌胃给药,取给药后2.5 h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中MCP-1、IL-8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中MCP-1、IL-8的表达较正常组细胞减小(P<0.05),药物血清组给药后的肝星状细胞片细胞中的MCP-1、IL-8的表达较模型组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 巴戟天多糖可能通过影响MCP-1、IL-2等基因的表达,对机体免疫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作者:刘琛;赫长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改变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emin(HO-1)诱导剂组、ZnPP(HO-1抑制剂)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TNF-α和HO-1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min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DM组相比明显增高;而给予ZnPP后DM大鼠MDA含量增加,总抗氧化能力降低;DM大鼠UEA上升(P均<0.01),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Hemin组UEA与DM 5 w组相比已有下降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ZnPP组大鼠UEA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DM大鼠肾组织TNF-α及HO-1 mRNA表达增加;应用Hemin后DM大鼠肾脏组织TNF-α表达减少(P<0.01).结论提高DM大鼠肾脏HO-1表达水平可以改善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功能障碍.

    作者:邢邯英;野战鹰;张冬会;付玲娣;裴华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与三叶草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 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并造成复杂骨折,而且多伴有肩关节脱位,治疗相当棘手.临床上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就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约20%的复杂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1].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应用锁定钢板(LP)和三叶草钢板(Cloverleaf Plate,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9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维山;董金波;李宽新;何斌;李长俊;史晨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唇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唇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唇癌组织、15例正常唇黏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HT6H〗结果 在正常唇黏膜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4/15;而在唇癌细胞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26/32,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VEGF阳性表达强度增高,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672,P<0.001);TNM分期与VEGF表达无关.结论 VEGF在唇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标志物,在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亚娟;金志威;隋春波;刘文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广西地区汉族人群Duffy血型基因分型

    Duffy血型在人类学研究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1950年在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血清中发现的抗Fya和1951年在一名产妇血清中发现的抗Fyb是Duffy血型系统中常见的两个抗体[1].Duffy血型系统有6个抗原,即Fya(FY1)、Fyb(FY2)、Fy3(FY3)、Fy4(FY4)、Fy5(FY5)、Fy6(FY6).Duffy血型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2-23,由于44号氨基酸的改变出现FY1和FY2这两种基因型[2].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血型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采用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健康献血者进行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周建月;田晓丰;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观察海马、齿状回细胞凋亡情况,用体视学参数--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定量地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后上述区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凋亡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海马CA1、CA2区,齿状回凋亡细胞较少,复方丹参组神经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caspase-3的活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的损伤.

    作者:陈建珍;叶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不良而引发的心力衰竭.心室舒张功能不良可以是松弛功能不全使心室充盈变慢或不完全,或由于心室顺应性不良、膨胀受限导致心室充盈障碍.为了增加心室的充盈,需要增加静脉回流的压力,从而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所以从病理生理学来看,DHF是左室必须用提高左室充盈压的办法来获得正常的心室充盈和心搏量的一种代偿状态.其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是左室容积减少和舒张末压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轻度减低.本文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DHF的效果,对比分析联合用药和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疗效差别,为临床有效治疗DHF提供用药依据.

    作者:武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85例心源性猝死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SCD)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所引起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的呼吸及循环停止,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及极差的预后,是当前深受重视的临床医学问题之一.现将我院10年来所抢救的85例SCD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旨在识别高危病人,有效预防猝死,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都斌;王贝贝;陈亚琴;徐荣贵;王雪仙;郑江;张雅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60~6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1.3%,而≥80岁为7.5%[1].血栓栓塞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降低血栓栓塞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作者:郑立文;刘晨;文应峰;杨宗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12 w后检测三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肾皮质colipase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colipa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水平,colipase的增加可能是辛伐他汀保护高脂血症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肖云;谢辉;肖洁;张萌;吴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制髋保护器预防跌倒引起的髋部骨折15例

    老年髋部骨折无论从经济学上,还是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方面均属于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其可以造成老年人长期的疼痛、功能受限和较高的死亡率[1].另外,骨折本身以及其造成的后果,譬如孤独、丧失自理能力和入院监护等均可给老年人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疾患.全世界范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有超过800万例骨折发生,而且近10年有增多趋势,这与进入老龄化时代有关.髋保护器的研制和应用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过程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作者:刘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对比

    多发动脉瘤是临床中较少遇到的一类动脉瘤,约占到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5%~35%[1,2],动脉瘤的治疗包括常规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两种,国内一些单位对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介入和手术治疗均可行[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14例多发动脉瘤患者共30枚动脉瘤.

    作者:李鸣华;赵理乐;尹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恶性胸水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体外活化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恶性胸水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活性.方法 分离恶性胸水单个核细胞(PEMCs),采用两步贴壁法,获得非贴壁细胞,树突细胞及淋巴细胞是其主要功能细胞成分.IL-2活化肿瘤浸润免疫细胞,S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免疫功能,SP法S-100蛋白染色检测树突细胞.结果 IL-2活化培养7 d后肿瘤浸润树突细胞(TIDC)和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量明显增加(P<0.01).恶性胸水TIDC经过IL-2活化后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结论 IL-2活化肿瘤微环境中TIDC,使其恢复免疫监视功能,有效地负载肿瘤抗原,协同TIL等其他免疫细胞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黄艳;王红阳;郭继芳;刘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1].人口老龄化及相伴而来的健康护理问题已经是21世纪我国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重视维护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健康.

    作者:张冉;高玉霞;王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参照基因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测定内参照β-actin表达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两步法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 中人β-actin保守区域序列设计荧光PCR适用的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用于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荧光PCR方法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 建立了人β-actin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人β-actin表达实时荧光RT-PCR两步法检测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为β-actin作为定量RT-PCR中内参照基因进行人其他功能基因和病原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瑾歆;陈建业;李云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开苦降合法及单法(辛开法、苦降法、甘调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提示该法及相关方剂(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醋酸直肠刺激法复制大鼠UC模型,检测合方组及拆方组对大鼠UC模型胃肠激素P物质(SP)、舒血管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SP、VI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性;合方组与拆方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辛开组与苦降组无差异(P>0.05);而与合方组比较,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 辛开、苦降、甘调同时应用能够增强其对UC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营;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膜糖蛋白Ia C807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 C807T 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为PIS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PIS组52例,普通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CIS)]组85例及对照组55例,检查血糖,血脂四项(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并提取DNA,PCR扩增,酶切检测GPIa C80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PIS组与CIS组相比,807T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χ2=13.59,P<0.01);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PIS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39倍.而CIS组与对照组相比,807T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60岁以下CIS组与对照组807T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别(P>0.05).而进展脑梗死组与CIS组相比,807T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别(P<0.01);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PIS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98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PIa基因807T等位基因为PI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进展脑梗死(包括60岁以下中青年患者)与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相关,且GPIa 807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进展脑梗死发病风险.

    作者:王启章;韩利民;李晶;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番茄食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3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因以番茄为主要食物,很少患前列腺肥大症.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然而直接利用新鲜番茄加工制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笔者应用番茄食疗治疗老年BPH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