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徐永寿

关键词:老年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 影响因素
摘要:急性胰腺炎(AP)为消化科常见病,是老年人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偏向高脂型,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重型胰腺炎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生理扰乱大,死亡率高达20%,临床常见AP继发糖尿病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可高达50%.本文拟将本院近年来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Wingspan支架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Wingspan支架是具有弹性、自膨、微导管输送的镍金属支架,是第一个专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ICAD)设计的自膨支架.本文将本科收治的12例Wingspan支架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

    作者:朱吉祥;胡采霞;陈发军;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石尧;马朝晖;张佛明;朱文燕;古振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福氏志贺菌感染141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福氏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患细菌性痢疾的比例有升高趋势.本文分析我院近年来老年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焦红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电针为主综合其他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及疼痛、关节僵直畸形和关节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研究发现单纯电针治疗疗效不如电针综合其他方法治疗如:药物局部注射、物理治疗、传统中医疗法等,但这种综合疗法尚缺乏统一的治疗组合方式,组合中各疗法的治疗强度、频率、波型、剂量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且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KOA尚无治疗组合的区别,对疗效的评价缺乏客观的疗效评判标准.现就近5年电针综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KOA作一综述.

    作者:张驰;谢羽婕;熊林波;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性

    老年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旦发生,轻者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是DVT的危险因子之一,D-二聚体(DD)检测是DVT筛查的有效指标,为探讨二者对老年人DVT的诊断价值,本文对深静脉血栓的DD、HCY联合检测进行研究.

    作者:杜伟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GHRP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对心衰(CHF)大鼠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ADR)建立CHF模型.采用:①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②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③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心肌中内皮素-1(ET-1)免疫阳性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 ①血流动力学和HE染色心肌组织在模型组有显著变化,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变化不明显;②心肌中ET-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模型组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组和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HRP具有降低心肌组织中ET-1表达,保护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宋汉君;田国忠;韩曦;扈清云;王培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胃镜诊治临床分析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发病急、病因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1].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常规疗法,但因治疗的盲目性常发生再出血等不良预后[2].近年应用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发病原因,经胃镜检查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3].本文选择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生长相关蛋白-43与神经蛋白聚糖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不同时间点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组(n=25)和治疗组(n=25).用线栓法建立右侧MCAOR模型,治疗组选取人中、百会穴给予电针刺激.选取1、3、7、14、21 d五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缺血区皮层GAP-43及Neurocan阳性细胞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GAP-43及Neurocan在假手术组不表达,MCAOR后表达增加,且电针治疗组较MCAOR组表达差异显著(P<0.01).缺血2 h再灌注1 d MCAOR组出现GAP-43及Neurocan阳性表达细胞,并且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再灌注后7 d时,MCAOR组的GAP-43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达到高峰,14 d时降至接近初始水平,但治疗组GAP-43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MCAOR组的Neurocan阳性细胞及其mRNA 7 d明显增多,14 d达高峰,21 d时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1);治疗组 Neurocan表达在缺血再灌注3、7、14、21 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电针上调脑缺血区GAP-43表达与下调Neurocan表达,可能是其促进脑损伤区中枢神经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马冉冉;李光勤;王进平;黄浩然;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趋化生长因子受体-7与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第14期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中趋化生长因子受体-7(CCR7)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结直肠患者和70例正常结肠黏膜中CCR7、VEGF-D和D2-40的表达.结果 CCR7和VEGF-D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体积、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直肠癌中CCR7和VEGF-D、CCR7和MLVD、VEGF-D和MLVD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CCR7、VEGF-D和MLVD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差密切相关.结论 CCR7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还对VEGF-D的表达及淋巴管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检测CCR7、VEGF-D和D2-40可能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

    作者:关国平;张志勇;冯俊伟;姜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发病突然,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并于发病数h或1~2 d内病情达到高峰.临床表现为头疼,耳鸣,眩晕,半身不遂,并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的甚至昏迷不醒.一般使用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

    作者:张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AD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进行美金刚口服液和美金刚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对照研究,美金刚口服液组24例,美金刚片组24例,治疗16 w.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次级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经16 w治疗,两组ADAS-cog、ADL、CG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见乏力等.结论 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AD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白燕;姜红燕;许秀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12 w后检测三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肾皮质colipase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colipa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水平,colipase的增加可能是辛伐他汀保护高脂血症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肖云;谢辉;肖洁;张萌;吴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骶尾旁入路治疗复发性骶前囊肿1例

    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之间的间隙内的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其中骶前囊肿为常见,约占骶前肿瘤的74%.成人骶前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位置深、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不易早期发现,手术难度大.骶前囊肿局部癌变率为8%,感染率为30%.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1例复发性骶前囊肿,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洋;李博;李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与三叶草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 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并造成复杂骨折,而且多伴有肩关节脱位,治疗相当棘手.临床上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就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约20%的复杂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1].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应用锁定钢板(LP)和三叶草钢板(Cloverleaf Plate,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9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维山;董金波;李宽新;何斌;李长俊;史晨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协同作用

    高血压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脑梗死、冠心病、肾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探讨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血压依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近年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要点之一是主张联合用药,初始就加入新的药物,而告别传统的只用一种药物的治疗法.联合用药的观点已被明确写入多个高血压治疗的新指南[1].随着新的β受体阻断剂(βB)的问世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近年的降压治疗临床用药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ACEI)+βB(其中主要是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等)占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收到较好的降压效应[2~4].本文分析ACEI与βB联合治疗高血压,以期为临床进一步使用、有效控制不同个体的高血压提供依据.

    作者:朱岫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番茄食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3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因以番茄为主要食物,很少患前列腺肥大症.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然而直接利用新鲜番茄加工制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笔者应用番茄食疗治疗老年BPH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肺心病肝损害47例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引起肝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死亡率较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增高30%以上.本文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慢性肺心病肝损害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何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术后生存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Pim-3表达、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Pim-3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以病理分级和Pim-3表达为重要.结论 Pim-3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寇炜;赵晋;吴静;窦春江;顾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1].人口老龄化及相伴而来的健康护理问题已经是21世纪我国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重视维护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健康.

    作者:张冉;高玉霞;王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ACI)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治指南指出:国内外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ACI的功能结局.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大量文献报道依达拉奉和纳洛酮能逆转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自由基释放和脂肪过氧化物的大量产生及抑制细胞钙内流超载,改善细胞的代谢,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依达拉奉和纳洛酮联用治疗ACI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守嫔;彭晓兰;严雯;赵静;杨永娜;李瑞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