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贾新未;周磊;傅向华;丁超;梁淑新;谷新顺;范卫泽;孟凡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辛伐他汀, 心肌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 d,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 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 h,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 ng/ml vs (21.78±10.64) ng/ml,P=0.018;TnI:(0.99±1.07) ng/ml vs (1.47±1.54) ng/ml,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著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 vs 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 h,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 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显著降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开苦降合法及单法(辛开法、苦降法、甘调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提示该法及相关方剂(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醋酸直肠刺激法复制大鼠UC模型,检测合方组及拆方组对大鼠UC模型胃肠激素P物质(SP)、舒血管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SP、VI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性;合方组与拆方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辛开组与苦降组无差异(P>0.05);而与合方组比较,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 辛开、苦降、甘调同时应用能够增强其对UC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营;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番茄食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3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因以番茄为主要食物,很少患前列腺肥大症.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然而直接利用新鲜番茄加工制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笔者应用番茄食疗治疗老年BPH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多脏器衰竭86例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启动因素之一.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MOF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张岁龙;叶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凌蔻导浊排毒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凌蔻导浊排毒方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冰醋酸腐蚀法造模.造模后空白、模型两组给生理盐水,治疗组予凌蔻导浊排毒方,对照组给奥美拉唑,均通过灌胃途径给药.观察溃疡指数,测定大鼠血清NO含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溃疡指数(P<0.05),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P<0.05),升高大鼠血清NO含量(P<0.05).结论 凌蔻导浊排毒方对胃溃疡具有较好促愈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以及明显升高VEGF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志坤;刘启泉;苏芳;靳凌瑜;王维;张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Wingspan支架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Wingspan支架是具有弹性、自膨、微导管输送的镍金属支架,是第一个专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ICAD)设计的自膨支架.本文将本科收治的12例Wingspan支架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

    作者:朱吉祥;胡采霞;陈发军;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石尧;马朝晖;张佛明;朱文燕;古振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蒙古地区老年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70例对照者和32例OP患者的VDR基因Fok1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两组人群Fok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对照组人群Fok1多态性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8.57%、50%、11.43%.OP组分别为21.88%、43.75%、34.37%.两组人群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8.211,P<0.05).结论 老年女性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OP相关.

    作者:邢少姬;张利芳;韩丽红;程子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曹梦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香烟暴露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香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每组14只.采用烟熏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MGB1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与人类慢性支气管的特点相一致.BALF中模型组细胞总数、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HMGB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可见HMGB1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MGB1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强(P<0.05).结论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HMGB1可能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震;梅晓冬;蒋旭琴;徐飞;包明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肺气压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39例高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48 h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迅速有效地提高pH、PaO2和PaO2/FiO2,降低PCO2.试验组2~4 h内pH和PaCO2的改善作用弱于对照组(P<0.05);48 h后两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2~4 h和48 h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别(P>0.05);试验组在机械通气治疗2~4 h和48 h P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MAP、Cdyn、VT、MV、WOBV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VC用于治疗高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在迅速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吸气峰压,有效降低气压伤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性通气模式.

    作者:冷蓓峥;施劲东;邵川;龙威;许宾;李善群;高育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的疗效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24 h后仍需多巴胺支持的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24 h后仍需多巴胺支持的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多巴胺+参麦)和对照组(多巴胺)各30例,比较两组自拔除气管插管24 h至多巴胺完全停药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平均停药时间(19.4±12.3) h,对照组为(30.8±16.2) h,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吴毓优;柳磊;刘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对比

    多发动脉瘤是临床中较少遇到的一类动脉瘤,约占到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5%~35%[1,2],动脉瘤的治疗包括常规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两种,国内一些单位对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介入和手术治疗均可行[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14例多发动脉瘤患者共30枚动脉瘤.

    作者:李鸣华;赵理乐;尹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听觉损害有着密切的关系[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听觉损害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拟为预防或者减轻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林碧;陈君;蔡沁;陈雄;陈建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的进展,并发肺栓塞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国内外对糖尿病患者肺部病理组织学及肺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肺部微血管病变与全身微血管病变一致,肺脏是糖尿病攻击的靶器官之一[1].血浆D-二聚体(DD)为肺栓塞及DIC敏感的标志物.为此,本文对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血浆DD的检测并观察其意义.

    作者:彭德珍;林武洲;周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性

    老年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一旦发生,轻者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是DVT的危险因子之一,D-二聚体(DD)检测是DVT筛查的有效指标,为探讨二者对老年人DVT的诊断价值,本文对深静脉血栓的DD、HCY联合检测进行研究.

    作者:杜伟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对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80例有抑郁症状的空巢老人,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用GDS、UCLA孤独量表(UCLA)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量表(MUNSH)进行测试,比较干预前后的测试结果,并将干预后的结果与同期的对照组及104名无抑郁的空巢老人(无抑郁组)比较.结果 ①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GDS、UCLA和MUNSH无显著差异;②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低于干预前(P<0.05),MUNSH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6个月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③干预组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MUNSH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④干预组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高于无抑郁组(P<0.05),MUNSH总分与无抑郁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空巢老人的抑郁和孤独感,增强其幸福感,但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作者:杭荣华;刘新民;凤林谱;邢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75%~80%,恶性程度较高,治疗困难,5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需行放疗及(或)化疗[1].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来说,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对其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非常重要.吉西他滨(GEM)属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NSCLC的一线药物.顺铂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两者联合应用,患者耐受性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常规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大鹏;刘晶;孙利;张程;徐忠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生长相关蛋白-43与神经蛋白聚糖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不同时间点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组(n=25)和治疗组(n=25).用线栓法建立右侧MCAOR模型,治疗组选取人中、百会穴给予电针刺激.选取1、3、7、14、21 d五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缺血区皮层GAP-43及Neurocan阳性细胞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GAP-43及Neurocan在假手术组不表达,MCAOR后表达增加,且电针治疗组较MCAOR组表达差异显著(P<0.01).缺血2 h再灌注1 d MCAOR组出现GAP-43及Neurocan阳性表达细胞,并且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再灌注后7 d时,MCAOR组的GAP-43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达到高峰,14 d时降至接近初始水平,但治疗组GAP-43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MCAOR组的Neurocan阳性细胞及其mRNA 7 d明显增多,14 d达高峰,21 d时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1);治疗组 Neurocan表达在缺血再灌注3、7、14、21 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电针上调脑缺血区GAP-43表达与下调Neurocan表达,可能是其促进脑损伤区中枢神经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马冉冉;李光勤;王进平;黄浩然;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强化治疗模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病程往往较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并发症较多,单纯口服药物甚至胰岛素1~2次注射很难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满意的血糖控制,有效地降低大小血管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强化治疗可使其受益.但是,ACCORD、ADVANCE、VADT 3组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常规降血糖组,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中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因此,理想的治疗方案既要使血糖达标,又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 (CSII )和多次皮下注射法 (MSI)治疗结果的比较,旨在评估这两种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邵帅;季晓云;程永红;褚秀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老年泪道阻塞的疗效

    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插管是单纯性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硅胶泪道引流管由于采用环形泪道置管方法,具有柔软光滑、固定方便、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插管无眼外暴露、方便术后护理等优点,方便应用于老年泪道阻塞患者[1].本文就相关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郝倩;王丹;刘海乐;胡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复视临床病因分析

    复视是两眼将外界同一物体视为两个物体的现象[1],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其中老年患者居多.本文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就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0~76[平均(65.4±5.1)]岁.

    作者:贾莹莹;杨隆艳;王霁雪;徐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