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民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长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其主要特点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高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多型性难治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在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难度.笔者近几年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肖翠君;刘红梅;张文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AD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进行美金刚口服液和美金刚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对照研究,美金刚口服液组24例,美金刚片组24例,治疗16 w.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次级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经16 w治疗,两组ADAS-cog、ADL、CG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见乏力等.结论 美金刚口服液治疗中重度AD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白燕;姜红燕;许秀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常规MRI及MRI脊髓成像对比评价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上以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以及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诉的病人84例,所有病人均于Siemens 3T MRI成像系统上进行腰椎检查.MRI脊髓成像采用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波序列(half fourier single shot turbo-spin echo,HASTE),采集参数:TR/TE 4500/828 ms,采集时间4.5 s.采集层厚20~50 mm.结果 囊肿大小不一,大者位于骶1~2水平,58%的病变位于骶2水平.86.9%的病变单发.横断面显示19例含有神经,占29.3%.矢状面显示59例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占70.2%.MRI脊髓成像显示蛛网膜下腔及囊肿均呈高信号,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的关系清晰.多发和双发的11例中,常规MRI只显示清楚3例,MRI脊髓成像则清晰显示11例病变的数目.结论 常规MRI及MRI HASTE序列能够充分显示骶管内囊肿的形态、位置及是否含有神经、是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为手术提供详细的术前依据.
作者:刘广保;谭子琨;林竹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术式对于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1~2010年6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29例(42.6%)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9例(57.4%)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术后并发症,其中%的患者是一过性低血钙.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术式没有必然联系.4例(13.8%)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和21例(53.8%)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腺手术术式没有明显相关,但是,接受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高.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应该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术式.
作者:丁巍;蒋燕;张鹏;张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LHI)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肾、心肌、肺等组织器官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LHI组、休克组大鼠(均n=6)经颈总动脉放血至40 mmHg,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低血压60 min后,LHI组缓慢输注LHI(5 g/ml,5 g/kg),再输入放出的全血及等量生理盐水;休克组输入与LHI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再输入放出全血及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n=6)大鼠不放血、不输液,仅手术.液体复苏结束后60 min,制备肝、肾、心肌、肺等器官组织匀浆用于检测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NOS活性(化学显色法).结果 休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LHI组肝、肾组织匀浆NOS活性高于假手术组,其他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且LHI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的NO含量与心肌、肺组织匀浆的NOS活性均低于休克组.结论 LHI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肾、心、肺等组织器官NO的产生与释放.
作者:韩瑞;刘正泉;张玉平;杜舒婷;雷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其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4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8-iso-PGF2α的水平.采集患者年龄、吸烟等病史,记录发病后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同时计算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年龄>45岁、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ACI患者血浆中含量有差异(P<0.05).ACI患者血压越高者血浆内8-iso-PGF2α水平越高.在吸烟与不吸烟ACI患者中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梗死灶体积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其在血浆内水平越高;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ACI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血浆内该成分水平越高.结论 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氧化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赵明明;徐忠信;王宇;马明;王海燕;李新颖;赵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天花粉蛋白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天花粉蛋白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此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CS给药后3 h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且这一效果持续到24 h后.结论 天花粉蛋白能够诱导Hela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且自噬活化与Beclin1和LC3蛋白的激活有关.
作者:李军;杨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S100A4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收集4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以RT-PCR法检测病灶中S100A4 mRNA的表达.按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和TNM分期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S100A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100A4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体类型、浸润深度(P<0.01)及淋巴结转移程度(P<0.05)密切相关.TNM Ⅲ/Ⅳ期病例的S100A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1).结论 S100A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是胃癌高侵袭能力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作者:陶致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发病突然,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并于发病数h或1~2 d内病情达到高峰.临床表现为头疼,耳鸣,眩晕,半身不遂,并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的甚至昏迷不醒.一般使用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
作者:张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和杞菊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杞菊地黄丸组、辛伐他汀与杞菊地黄丸联合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给药2 w后检测血糖、LDH、CK、Na+-K+-ATP酶、Ca2+-Mg2+-ATP酶、羰基、MDA、SOD、GSH-Px.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大鼠血糖、LDH、CK水平明显降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提高,羰基、MDA含量显著减少,SOD、GSH-Px活性显著上调,且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杞菊地黄丸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可能与其缓解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陈宇;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大多数老年人长期伴随疾病而生存,其中睡眠障碍是常见问题之一,患病率高达49.9%[1].长期睡眠障碍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患、记忆力减退等[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方法是药物,而药物的长期应用会有许多副作用.非药物干预报道甚少,急需探索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睡眠干预方法.本文针对前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设计了一套健康睡眠模式,应用于改善老年人睡眠状况,观察其康复效果.
作者:周会兰;陈长香;邢琰;吴安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为消化科常见病,是老年人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偏向高脂型,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重型胰腺炎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生理扰乱大,死亡率高达20%,临床常见AP继发糖尿病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可高达50%.本文拟将本院近年来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永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复视是两眼将外界同一物体视为两个物体的现象[1],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其中老年患者居多.本文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就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0~76[平均(65.4±5.1)]岁.
作者:贾莹莹;杨隆艳;王霁雪;徐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 d,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 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 h,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 ng/ml vs (21.78±10.64) ng/ml,P=0.018;TnI:(0.99±1.07) ng/ml vs (1.47±1.54) ng/ml,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著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 vs 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 h,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 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显著降低.
作者:贾新未;周磊;傅向华;丁超;梁淑新;谷新顺;范卫泽;孟凡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引起肝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死亡率较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增高30%以上.本文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慢性肺心病肝损害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何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在老年人中较常见.CHF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预后不良.为探讨运动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观察了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的疗效.
作者:张洪侠;桑林;卢艳;金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75%~80%,恶性程度较高,治疗困难,5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需行放疗及(或)化疗[1].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来说,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对其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非常重要.吉西他滨(GEM)属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NSCLC的一线药物.顺铂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两者联合应用,患者耐受性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常规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大鹏;刘晶;孙利;张程;徐忠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辛开苦降合法及单法(辛开法、苦降法、甘调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提示该法及相关方剂(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醋酸直肠刺激法复制大鼠UC模型,检测合方组及拆方组对大鼠UC模型胃肠激素P物质(SP)、舒血管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SP、VI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性;合方组与拆方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辛开组与苦降组无差异(P>0.05);而与合方组比较,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 辛开、苦降、甘调同时应用能够增强其对UC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营;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恶性胸水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活性.方法 分离恶性胸水单个核细胞(PEMCs),采用两步贴壁法,获得非贴壁细胞,树突细胞及淋巴细胞是其主要功能细胞成分.IL-2活化肿瘤浸润免疫细胞,S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免疫功能,SP法S-100蛋白染色检测树突细胞.结果 IL-2活化培养7 d后肿瘤浸润树突细胞(TIDC)和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量明显增加(P<0.01).恶性胸水TIDC经过IL-2活化后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结论 IL-2活化肿瘤微环境中TIDC,使其恢复免疫监视功能,有效地负载肿瘤抗原,协同TIL等其他免疫细胞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黄艳;王红阳;郭继芳;刘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