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冉冉;李光勤;王进平;黄浩然;李晶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比较119例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 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 hPG、TC、TG、LDL、FINS及PINS均明显下降,HDL升高,吡格列酮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病率(8.5%).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作者:徐寒松;雷闽湘;孔德明;向慧;谢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救医学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虽然阿托品和复能剂的使用使其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平均死亡率仍为10%~14%,特别是伴有严重并发症的中老年患者,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非常高,血液灌流(HP)及血液滤过(HF)已经广泛用于中毒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或衰竭(MOF).本文拟回顾分析我科使用HP及HF治疗重度AOPP的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平;蒲友敏;郭国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S100A4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收集4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以RT-PCR法检测病灶中S100A4 mRNA的表达.按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和TNM分期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S100A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100A4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体类型、浸润深度(P<0.01)及淋巴结转移程度(P<0.05)密切相关.TNM Ⅲ/Ⅳ期病例的S100A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1).结论 S100A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是胃癌高侵袭能力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作者:陶致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之间的间隙内的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其中骶前囊肿为常见,约占骶前肿瘤的74%.成人骶前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位置深、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不易早期发现,手术难度大.骶前囊肿局部癌变率为8%,感染率为30%.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1例复发性骶前囊肿,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洋;李博;李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及与不存在糖尿病的尿路感染(UTI)的异同.方法 收集我院T2DM伴UTI和单纯UTI病例共693例,对其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但T2DM伴UTI组男性患病率高于UTI组(χ2=8.648,P=0.003).T2DM伴UTI组的年龄(t=8.179,P<0.001)、住院天数(t=2.916,P=0.004)、无症状菌尿率(χ2=38.252,P<0.001)以及抗生素联合应用率(χ2=16.674,P<0.001)显著高于UTI组.大肠埃希氏菌(E.coli)为主要病原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布T2DM伴UTI组明显高于UTI组(χ2=5.886,P=0.015).T2DM伴UTI组真菌(χ2=6.027,P=0.014)及革兰阳性球菌(χ2=6.636,P=0.010)致病率高于UTI组.对E.coli药敏结果分析显示: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C).T2DM伴UTI组对氨苄西林(AMP)(χ2=4.663,P=0.031)、妥布霉素(TOB)(χ2=9.591,P=0.002)、加替沙星(GAT)(χ2=8.546,P=0.00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χ2=22.763,P<0.001)、呋喃妥因(NIT)(χ2=4.231,P=0.040)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χ2=16.175,P<0.001)耐药率均较UTI组高,对头孢吡肟(FEP)耐药率低于UTI组(χ2=3.919,P=0.048).结论 T2DM的存在使男性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无症状菌尿的比例也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
作者:陈宇;刘东方;李荣;龙敏;王波;程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复视是两眼将外界同一物体视为两个物体的现象[1],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其中老年患者居多.本文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就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0~76[平均(65.4±5.1)]岁.
作者:贾莹莹;杨隆艳;王霁雪;徐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DM组、正铁血红素Hemin(HO-1)诱导剂组、ZnPP(HO-1抑制剂)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TNF-α和HO-1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min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与DM组相比明显增高;而给予ZnPP后DM大鼠MDA含量增加,总抗氧化能力降低;DM大鼠UEA上升(P均<0.01),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Hemin组UEA与DM 5 w组相比已有下降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ZnPP组大鼠UEA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DM大鼠肾组织TNF-α及HO-1 mRNA表达增加;应用Hemin后DM大鼠肾脏组织TNF-α表达减少(P<0.01).结论提高DM大鼠肾脏HO-1表达水平可以改善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功能障碍.
作者:邢邯英;野战鹰;张冬会;付玲娣;裴华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发病突然,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并于发病数h或1~2 d内病情达到高峰.临床表现为头疼,耳鸣,眩晕,半身不遂,并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的甚至昏迷不醒.一般使用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
作者:张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天花粉蛋白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天花粉蛋白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此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CS给药后3 h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且这一效果持续到24 h后.结论 天花粉蛋白能够诱导Hela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且自噬活化与Beclin1和LC3蛋白的激活有关.
作者:李军;杨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1].人口老龄化及相伴而来的健康护理问题已经是21世纪我国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重视维护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健康.
作者:张冉;高玉霞;王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为消化科常见病,是老年人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偏向高脂型,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重型胰腺炎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生理扰乱大,死亡率高达20%,临床常见AP继发糖尿病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可高达50%.本文拟将本院近年来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永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启动因素之一.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MOF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张岁龙;叶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及疼痛、关节僵直畸形和关节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研究发现单纯电针治疗疗效不如电针综合其他方法治疗如:药物局部注射、物理治疗、传统中医疗法等,但这种综合疗法尚缺乏统一的治疗组合方式,组合中各疗法的治疗强度、频率、波型、剂量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且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KOA尚无治疗组合的区别,对疗效的评价缺乏客观的疗效评判标准.现就近5年电针综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KOA作一综述.
作者:张驰;谢羽婕;熊林波;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心源性猝死(SCD)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所引起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的呼吸及循环停止,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及极差的预后,是当前深受重视的临床医学问题之一.现将我院10年来所抢救的85例SCD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旨在识别高危病人,有效预防猝死,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都斌;王贝贝;陈亚琴;徐荣贵;王雪仙;郑江;张雅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在老年人中较常见.CHF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预后不良.为探讨运动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对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观察了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的疗效.
作者:张洪侠;桑林;卢艳;金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因以番茄为主要食物,很少患前列腺肥大症.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然而直接利用新鲜番茄加工制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笔者应用番茄食疗治疗老年BPH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肺气压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39例高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48 h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迅速有效地提高pH、PaO2和PaO2/FiO2,降低PCO2.试验组2~4 h内pH和PaCO2的改善作用弱于对照组(P<0.05);48 h后两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2~4 h和48 h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别(P>0.05);试验组在机械通气治疗2~4 h和48 h P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MAP、Cdyn、VT、MV、WOBV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VC用于治疗高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在迅速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吸气峰压,有效降低气压伤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性通气模式.
作者:冷蓓峥;施劲东;邵川;龙威;许宾;李善群;高育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Pim-3表达、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Pim-3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以病理分级和Pim-3表达为重要.结论 Pim-3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寇炜;赵晋;吴静;窦春江;顾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