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森
目的 采用常规MRI及MRI脊髓成像对比评价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上以腰骶部疼痛或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以及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诉的病人84例,所有病人均于Siemens 3T MRI成像系统上进行腰椎检查.MRI脊髓成像采用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波序列(half fourier single shot turbo-spin echo,HASTE),采集参数:TR/TE 4500/828 ms,采集时间4.5 s.采集层厚20~50 mm.结果 囊肿大小不一,大者位于骶1~2水平,58%的病变位于骶2水平.86.9%的病变单发.横断面显示19例含有神经,占29.3%.矢状面显示59例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占70.2%.MRI脊髓成像显示蛛网膜下腔及囊肿均呈高信号,病变与蛛网膜下腔的关系清晰.多发和双发的11例中,常规MRI只显示清楚3例,MRI脊髓成像则清晰显示11例病变的数目.结论 常规MRI及MRI HASTE序列能够充分显示骶管内囊肿的形态、位置及是否含有神经、是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为手术提供详细的术前依据.
作者:刘广保;谭子琨;林竹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肺气压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39例高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48 h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迅速有效地提高pH、PaO2和PaO2/FiO2,降低PCO2.试验组2~4 h内pH和PaCO2的改善作用弱于对照组(P<0.05);48 h后两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2~4 h和48 h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别(P>0.05);试验组在机械通气治疗2~4 h和48 h P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MAP、Cdyn、VT、MV、WOBV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VC用于治疗高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在迅速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吸气峰压,有效降低气压伤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性通气模式.
作者:冷蓓峥;施劲东;邵川;龙威;许宾;李善群;高育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福氏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患细菌性痢疾的比例有升高趋势.本文分析我院近年来老年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焦红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Pim-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标本进行Pim-3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将其与患者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Pim-3表达、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Pim-3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以病理分级和Pim-3表达为重要.结论 Pim-3的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寇炜;赵晋;吴静;窦春江;顾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之间的间隙内的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其中骶前囊肿为常见,约占骶前肿瘤的74%.成人骶前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位置深、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不易早期发现,手术难度大.骶前囊肿局部癌变率为8%,感染率为30%.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1例复发性骶前囊肿,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洋;李博;李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病程往往较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并发症较多,单纯口服药物甚至胰岛素1~2次注射很难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满意的血糖控制,有效地降低大小血管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强化治疗可使其受益.但是,ACCORD、ADVANCE、VADT 3组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常规降血糖组,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中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因此,理想的治疗方案既要使血糖达标,又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 (CSII )和多次皮下注射法 (MSI)治疗结果的比较,旨在评估这两种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邵帅;季晓云;程永红;褚秀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80例有抑郁症状的空巢老人,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用GDS、UCLA孤独量表(UCLA)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量表(MUNSH)进行测试,比较干预前后的测试结果,并将干预后的结果与同期的对照组及104名无抑郁的空巢老人(无抑郁组)比较.结果 ①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GDS、UCLA和MUNSH无显著差异;②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低于干预前(P<0.05),MUNSH总分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6个月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③干预组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MUNSH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④干预组干预后的GDS总分、UCLA总分高于无抑郁组(P<0.05),MUNSH总分与无抑郁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空巢老人的抑郁和孤独感,增强其幸福感,但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作者:杭荣华;刘新民;凤林谱;邢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自从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临床应用以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治疗中,效果较佳,是有效的溶栓药[1,2].不过临床中的报道多为单纯采用静脉途径进行溶栓治疗,很少有学者采用动、静脉结合溶栓疗法[3,4].为缩短再灌注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本文利用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早期AMI,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罗志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为消化科常见病,是老年人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偏向高脂型,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重型胰腺炎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生理扰乱大,死亡率高达20%,临床常见AP继发糖尿病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可高达50%.本文拟将本院近年来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永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 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并造成复杂骨折,而且多伴有肩关节脱位,治疗相当棘手.临床上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就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约20%的复杂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1].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应用锁定钢板(LP)和三叶草钢板(Cloverleaf Plate,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9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维山;董金波;李宽新;何斌;李长俊;史晨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24 h后仍需多巴胺支持的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24 h后仍需多巴胺支持的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多巴胺+参麦)和对照组(多巴胺)各30例,比较两组自拔除气管插管24 h至多巴胺完全停药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平均停药时间(19.4±12.3) h,对照组为(30.8±16.2) h,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吴毓优;柳磊;刘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不良而引发的心力衰竭.心室舒张功能不良可以是松弛功能不全使心室充盈变慢或不完全,或由于心室顺应性不良、膨胀受限导致心室充盈障碍.为了增加心室的充盈,需要增加静脉回流的压力,从而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所以从病理生理学来看,DHF是左室必须用提高左室充盈压的办法来获得正常的心室充盈和心搏量的一种代偿状态.其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是左室容积减少和舒张末压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轻度减低.本文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DHF的效果,对比分析联合用药和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疗效差别,为临床有效治疗DHF提供用药依据.
作者:武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观察海马、齿状回细胞凋亡情况,用体视学参数--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定量地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后上述区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凋亡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海马CA1、CA2区,齿状回凋亡细胞较少,复方丹参组神经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caspase-3的活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的损伤.
作者:陈建珍;叶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比较119例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 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 hPG、TC、TG、LDL、FINS及PINS均明显下降,HDL升高,吡格列酮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3%,低于安慰剂组的发病率(8.5%).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作者:徐寒松;雷闽湘;孔德明;向慧;谢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仙灵骨葆含药血清在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同培养体系中对小鼠OB、OC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OB系MC3T3-E1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诱导成的破骨样细胞,建立细胞上清相通但细胞间不相互混杂的OB-OC共育体系,实验分为不同浓度(高、低)的仙灵骨葆含药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光镜观察OB矿化结节及OC骨吸收陷窝数并计数,收集共育体系中1、3 d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OPG、RANKL的含量.结果 从形态和功能活性证实培养细胞为OB和破骨样细胞;三组细胞培养7 d后,可见仙灵骨葆高浓度组矿化结节计数值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低浓度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三组细胞培养7 d后,空白对照组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多于其余两组(P<0.01),而仙灵骨葆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培养液上清中OPG/RANKL比较,1 d后仙灵骨葆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比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3 d后仙灵骨葆高浓度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P<0.01),且低浓度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仙灵骨葆含药血清可促进共育系统中OB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减少破骨样细胞在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的能力;可影响体外培养OB-OC的功能调控信号系统,提高OPG/RANKL的比例,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燕;杨光;孙国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插管是单纯性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硅胶泪道引流管由于采用环形泪道置管方法,具有柔软光滑、固定方便、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插管无眼外暴露、方便术后护理等优点,方便应用于老年泪道阻塞患者[1].本文就相关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郝倩;王丹;刘海乐;胡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12 w后检测三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肾皮质colipase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colipa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水平,colipase的增加可能是辛伐他汀保护高脂血症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肖云;谢辉;肖洁;张萌;吴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LS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文献报道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证实合并椎管狭窄者占49.5%~56%[1],腰椎管狭窄的发生除了先天因素外,更多地与后天因素如: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等相关,LSS是老年人常见的腰腿痛的原因,可引起下肢病痛、无力,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以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可因此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问题,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治疗本病的方法,但有学者在8~10年的随访表明: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在背部疼痛缓解,主要症状改善及对当前状态满意度方面相类似[2].
作者:鞠智卿;姜贵云;杨晓莲;王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Duffy血型在人类学研究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1950年在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血清中发现的抗Fya和1951年在一名产妇血清中发现的抗Fyb是Duffy血型系统中常见的两个抗体[1].Duffy血型系统有6个抗原,即Fya(FY1)、Fyb(FY2)、Fy3(FY3)、Fy4(FY4)、Fy5(FY5)、Fy6(FY6).Duffy血型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2-23,由于44号氨基酸的改变出现FY1和FY2这两种基因型[2].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血型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采用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健康献血者进行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周建月;田晓丰;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70例对照者和32例OP患者的VDR基因Fok1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两组人群Fok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对照组人群Fok1多态性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8.57%、50%、11.43%.OP组分别为21.88%、43.75%、34.37%.两组人群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8.211,P<0.05).结论 老年女性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OP相关.
作者:邢少姬;张利芳;韩丽红;程子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