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黄通络胶囊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张小毅;李生莹;潘国聘;詹合琴

关键词:丹黄通络胶囊, 老年性痴呆, 胆碱乙酰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摘要:目的 观察丹黄通络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侧脑室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M1受体的表达.结果 丹黄通络胶囊组大鼠经治疗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成绩明显优干模型组(P<0.05);目脑组织中AchE活力明显降低,ChAT活力明显增强,海马神经元细胞膜上M1受体的平均灰度也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黄通络胶囊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中枢胆碱能系统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代替传统诱导透析的研究

    目的 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传统诱导透析(HD)疗法在诱导期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探讨CRRT用于诱导期替代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8例新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其中CRRT组42例,常规HD组56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第4、7天时尿素氮(BUN)、血肌酐(CR)、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总超滤量(TUF)、平均动脉压(MAP) 、APACHEⅢ评分,治疗并发症、住院日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行CRRT治疗的患者年龄较HD者高(P<0.05).入院透析前,患者血BUN、Cr、PTH、Hb、MAP及APACHEⅢ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第4天及第7天,两组BUN 、Cr、PTH、APACHEⅢ评分、TU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HD组失衡反应中的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与CRRT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RRT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日数,但增加住院花费.结论 CRRT代替传统HD能给患者提供一个高效、预后良好、平稳、安全的血液净化过程.

    作者:王嘉欣;贾冶;杨柏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NF-κB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

    核因子Kappa B(NF-κB)初发现是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并调节κ轻链转录的核蛋白因子.随后发现NF-κB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炎症反应等基因表达调控[1,2],同时研究表明在很多常见的情况下出现NF-κB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如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都表明NF-κB无论是在正常还是疾病状态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骨质疏松(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发生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失衡,大量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不仪在骨形成和骨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彼此作用,影响OP的发生.因此,我们就NF-κB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昆鹏;戴永武;杨巧珠;马凤燕;刘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肝癌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80例无论肿瘤大小(包括23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2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100例中67例为肿块型(67%),23例为结节型(23%),10例为弥漫型(10%).80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7%、97%、90%、96%.结论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的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肝癌早期,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卢贺峰;金吕祥;张雪松;田春艳;鲁玉梅;吴仁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巴曲酶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 Fib)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31例(31耳)为老年组,对照组为非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31例(31耳).两组患者均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降纤,金钠多、敏使朗改善内耳微循环及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检查纯音听阈,治疗期间监测血浆Fib.结果 巴曲酶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8.4%,低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77.4%(P<0.05).老年组中治疗期间 Fib出现一次以上低于1.0 g/L者7例,治疗有效5例(有效率为71.4%);治疗期间 Fib始终高于1.0g/L者24例,有效率41.6%,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短期疗效不如非老年患者;治疗期间Fib下降至1.0 g/L以下的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许元腾;张榕;王英歌;梁晓华;林少莲;舒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脂联素及瘦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清脂联素、瘦素的影响,从中探讨大黄蛰虫丸调节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220~300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组高剂量、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动物模型,用大黄蛰虫丸灌胃8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脂联素、瘦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瘦素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瘦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具有防治血脂异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升高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血清瘦素含量发挥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张艳慧;郭素丽;王艳娜;司秋菊;陈凤静;王鑫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游离钙,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 5分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ELISA法检测细胞色素C水平,比色法检测钙离子含量.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中钙离子、细胞色素C的含量很少.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中的钙离子、细胞色素C的含量在第1天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增长而减少,在第7天时含量低,但是仍然高于正常组以及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点辛伐他汀组钙离子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自效地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离子超载,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

    作者:王柏欣;陈梅;王淑秋;王昕;陈廷玉;王景涛;徐辉;邱洪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开封城区172例高血压患者和192例健康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较差,除人际敏感无差别外,其他因子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心理卫生状况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SSRS总分、主观支持、倾向性、稳定性和精神病质有不l同程度的相关(P<0.05,P<0.01或P<0.001).结论 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卫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治效果.

    作者:刘靖;赵长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本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PC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参附注射液在普外科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

    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为推广临床应用,将该传统方剂加工提炼成参附注射针剂.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在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中的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1];但参附注射液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戴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大鼠行盲肠结扎及穿孔制作脓毒症模型后肝脏酶学的变化.方法 对Wistar大鼠按辛伐他汀20 mg·kg-1·d-1的剂量干预14 d后行盲肠结扎及穿孔建立脓毒症模型,按照6、24h和48 h分别留取血液标本,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及谷氨酸脱氢酶(GLDH)水平.结果 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GST及GLDH水平随时间进行性增高,辛伐他汀预处理后脓毒症大鼠血清GST及GLDH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肝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程度保护作用.

    作者:赵鹤龄;陆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86例CRF患者的评分.结果 50岁以上和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男性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性别和年龄与SAS评分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透析时间与SDS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F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透析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产生影响.

    作者:周良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02~2008年甘肃省893例老年人伤害部位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893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部位分布及治疗情况,为制定相应预防老年伤害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2002 ~ 2008年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进行不同伤害部位分布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2002~2008年兰州市老年伤害病人中,男性伤害的发生明显高于女性,伤害部位前三位为颅脑、下肢及脊椎,其累计构成男性为76.54%,女性为80.05%.老年伤害病人中60岁组伤害发生人数多,其次为65~岁组及70~岁组.背腹部及颅脑部损伤所致病死率高,分别为12.50%、11.39%.颜面部的治愈率高,为90.24%,其次为上下肢,分别为70.0%、72.51%.结论 老年人伤害发生的高频率、多部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所以加强老年人的伤害干预及创造良好安全的社区环境对于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程宁;胡晓斌;唐丹华;高娟;刘鹏;白小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软组织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及富于淋巴组织的器官,发生于结外淋巴组织器官者为结外淋巴瘤,原发结外部位有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肝脏等,而原发于软组织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分少见[1-4],Travis报道其发病率仅占淋巴瘤的0.11%[4],组织学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5].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软组织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情况.

    作者:赵娟;夏大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围术期血清VEGF、TGF-α、TNF-α、IL-6及CRP水平变化规律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控制癫痫的发作,多数患者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1].本文观察老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规律.

    作者:田小文;徐世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超声心动图在观察老年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房间隔缺损( 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6.2% ~ 22.0%[1],随着增龄,ASD患者伴随的症状和体征也越来越多.老年ASD患者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生存机会降低.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技术[2]已逐渐成熟,并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拟探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TTE)在观察老年患者经导管继发孔型ASD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作者:任启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多,因此,老年人群中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考虑到股骨颈解剖及功能上的特殊性,股骨颈骨折在治疗也有一些差异,而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得到重建,疼痛能够得到迅速缓解,而且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因而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2].笔者对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兰天露;董桂甫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肾康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CRF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环节[1,2].目前广泛认为慢性肾衰患者应实行预防性抗氧化治疗,我们采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氧化应激(OS)状态的影响.

    作者:蒋文勇;吴欣;于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目的 比较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缝线成形术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成形效果.方法 选择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9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69例患者分为缝线成形组及人工瓣环组.两组间在术前三尖瓣反流程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肺动脉压力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反流面积、心排出量(C0).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手术死亡及住院死亡.两组患者组内术后1 w、术后6个月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心排出量术后6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三尖瓣反流面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心排出量术后6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缝线成形组出现4例(4/36)三尖瓣重度反流;人工瓣环组未出现三尖瓣重度反流.结论 缝线成形术和人工瓣环成形术均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成形效果优于缝线成形术;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可明显增加术后中期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智伟;李哲;林柏松;张秀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全麻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6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2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8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和5 min(T5)时的SBP、DBP、HR和SpO2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与麻醉前相比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后即刻与插管后1 min血压与插管前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1),但舒芬太尼组变化相对较轻,与芬太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手术期间血压波动的幅度舒芬太尼组小于芬太尼组(P<0.01).芬太尼组对心率的影响大于舒芬太尼组,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SpO2麻醉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对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杨莉;徐凯智;赵昕;张满和;许艳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甘肃汉、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分析

    目的 分析甘肃汉族和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PP、PA、AA).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确定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结果 两个民族中,Pro12Ala多态性在同民族中2型糖尿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民族2型糖尿病组中大致相同,分别为4.17%,4.62%(x2=0.027,P=0.871),2型糖尿病组中基因型为PP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高于XA( PA/AA)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中的甘肃汉族和回族人群中PPA 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性主要以PP型为主,该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无关联.

    作者:关晓丽;刘怡;刘一帆;陈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